第126章 第126章
随着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国内粮食供应逐渐恢复正常。后期,孙红心和杨少的生意也出现明显转变:粮食需求日益减少,而肉类、水果、鸡蛋等高消费品却越来越受欢迎。
孙红心及时调整了供货内容。虽然总量下降,收入却不减反增——经济好转带动了消费升级。
例如,自1962年下半年起,国家鸡蛋收购价达每50公斤80元。正规渠道售价每斤1块1,而在鸽子市至少卖到1块5。孙红心给杨少的价格是每斤8毛。
水果方面,孙红心供应的品质极佳,总是一上市就被抢空。杨少在鸽子市卖每斤3块,孙红心的供货价是1块8。
猪肉在正规渠道每斤8毛6,鸽子市价格与鸡蛋相近。孙红心提供的是野猪肉,扣除内脏、骨头等部分,毛猪按每斤6毛多结算。
除了与杨少的生意,孙红心还持续与人卫合作。
三年里,他平均每月提供约40万字的译稿,有时一字不交,有时一次交稿超百万字。
稿费累计超过20万,具体数额他不清楚,因为全由孙燕存入银行吃利息。他自己只靠烈士补贴、大学生补贴和医院发的一半工资生活——算下来每月也有近百元,足够开销。
到大三毕业时,他已考取中医和西医双料的8级卫生员。如果全职,月工资加补贴可达145元,但因只坐诊半天,实领72块5,加上18元大学生补贴,月入约90元。
不过从大二下学期起,烈士补贴已停发。
四年间,孙红心确实收入颇丰。孙燕存的稿费少说也有25万,年利息超过一万,这数字在当时难以想象。
而这还不是最大的收入来源。
真正的大头来自杨少:近四年里,孙红心从他那里收到了超过3000件古董玉器。若放在半个世纪后,这些藏品价值起码超过30亿。
其中还包括几件闻名于世的国宝,后世单件估值数亿,此时却不过几十到三百元就能入手——简直如同捡钱。
至于那些大小黄鱼什么的,他根本看不上眼,顶多只能留着给家里人打些首饰。
不过时间一长,这些事也渐渐让人麻木。大学三年里,最让他高兴的,是大一下学期孙燕给他生了个外甥女,名字是他取的,叫李家昕。
小丫头现在两岁多了,能跑会跳,和他最亲,经常是他带着睡觉的,比已经三岁的何晓可爱得多。
1962年7月15号,何雨水中专毕业了。她刚满十八岁,而且已经和张航确定了关系,说不定哪天就去领证。
她的工作被分配到轧钢厂财务科,学的是会计,这还是孙红心建议的。
张航也过了实习期,现在是二级焊工。他父亲是六级焊工,天天盯着他,技术自然进步得快。
相比之下,秦淮茹虽然早进厂一年,却到现在还是正式工,差距实在不小。
晚上,为了庆祝何雨水毕业,家里做了一桌好菜,大家热热闹闹吃了一顿。
饭后其他人都在主屋聊天,孙红心和李军却悄悄去了隔壁——孙红心的屋里。
“邮递员的口供拿到了吗?”一进屋坐下,孙红心就问姐夫。时机到了,该对易中海动手了。
“拿到了,我准备明天去保城找何大清。只要拿到他的口供,就能直接逮捕易中海。”李军也等这天很久了,不是为了立功,而是想替何家兄妹出气。
这几年几家相处下来,早已不分彼此,成了一家人。
“嗯,现在不用威胁何大清了,就实话实说。另外,他要是愿意,其实可以回来看看。柱子哥和雨水其实挺想他的。”
“跟他说,如果在那边过得不好就回来,有人给他养老,不用担心。亲生儿女总比别人可靠,而且他亲孙子上幼儿园了,还没见过呢。”孙红心越来越为大家着想。
再说,按原来的轨迹,何大清最后还是会回来。他在保城那几个继子根本不会给他养老,不如早点回来。
“行,我到时候跟他说。”李军也认同小舅子的想法。
两人正要继续谈,却被一个小身影打断了——小昕昕吃完饭发现舅舅不见了,迈着小短腿就找过来。“球球。”她口齿还不清。
孙红心赶紧蹲下张开手,等小家伙扑进怀里,抱起来亲了亲她果冻似的小脸,“宝贝慢点跑,别摔着。”
“不会。”小家伙觉得自己跑得很稳。
其实她哪天不摔个十几次,只是摔了也不爱哭。
李军在一旁看得眼馋,好几次怀疑这到底是不是自己女儿——怎么跟舅舅比跟亲爹还亲?
他仍不放弃地朝女儿伸手,“宝贝,来爸爸这儿,爸爸抱抱?”
小家伙一扭头,把孙红心搂得更紧了,“不要,要球球抱。”
孙红心心花怒放,不愧是自己的小棉袄。
李军早已习惯,走近轻轻捏捏女儿的脸,“小没良心的。”
反正她也听不懂,压根不搭理亲爹。
孩子在,正事也谈不成,孙红心干脆抱着她去主屋玩。易中海这事谋划已久,李军自有主张,用不着他多嘴。
见孙红心抱着孩子进来,龙小芳忍不住笑。想到他对男孩女孩天差地别的态度——自家儿子能活着就不错了,小昕昕却被他捧在手心,在家就恨不得时刻抱着。
“红心,你这偏心闺女可太明显了。”龙小芳边说边伸手,其实也想抱抱小昕昕,她也觉得女孩更招人疼。
可孙红心在的时候,小昕昕只认他和拾草。
见龙姨伸手,小家伙再次扭开头,连声嚷嚷:“不要不要。”
孙红心满脸得意,心里说不出的满足。
在主屋陪孩子玩到八点,孙红心还和孙燕、龙小芳一起给两个小不点洗澡。两位姐姐认真洗,他纯粹是逗俩肉团子玩。
光溜溜的两个小家伙坐在盆里,挺着圆滚滚的小肚子,浑身软乎乎的。何晓尤其胖乎,都快成小弥勒佛了,特别有趣。
洗完澡,两个孩子乖乖跟着宋桂蓉去睡了。小欣欣跟奶奶睡,何晓自己睡在四面围起来的婴儿床里。
大人们也各自回屋。
第二天,李军出差去保城。
保城不远,李军和两个同事开车,十点半就到了。他们事先通过邮递员拿到了何大清的地址,没费什么功夫就找到了人。
何大清跟白寡妇来保城后,在一家公私合营的饭馆工作,工资比之前在轧钢厂还高些,不然也没法一边帮衬别人一边还给儿女寄钱。
李军找到他时正是午饭时段,后厨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没打扰,就在何大清工作的饭馆点了三个菜,顺道把午饭解决了。
李军当了三年半副所长,和几位老领导一直保持联系,逢年过节都会登门汇报工作。不出意外,现任所长调任后,就轮到他接任。
这次跟来的两个同事也都是他的老部下,从巡防队时期就跟着他。
“嚯,所长,何大清这手艺真绝了!这也太好吃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菜!”一位同事刚尝一口就惊住了。
李军也尝了尝,味道确实好,不比何雨柱差。不过两人菜系不同,不好直接比较——何雨柱擅长川菜,何大清主打北方风味。
说实话,李军还是觉得何雨柱的手艺更合口味,毕竟吃惯了。
“慢慢吃,不急,等何叔中午忙得差不多了,我们再找他谈。”虽然没见过何大清,但看在何家兄妹的份上,李军一直称呼他为何叔。
快一点半的时候,饭馆里渐渐安静下来。李军找到经理,出示了证件,“你好,我从四九城来,想找你们这儿的何大清师傅了解些情况,麻烦请他过来一趟。”
李军态度很客气,但这年头老百姓见到公安都紧张。经理连连点头,“好的好的,您稍等,我这就去叫他。”
一听说有公安找自己,何大清心里直发慌,战战兢兢从后厨出来,站在李军面前像个挨训的小学生:“领、领导……您、您好。”
李军笑着站起来,扶何大清坐下:“何叔,您别紧张,我是柱子的邻居,也住您以前那院里。只是您搬走之后我才来,所以没见过面。坐,坐下慢慢说。”
“柱子?”多年没听人提起儿子,何大清眼眶顿时湿了,却又紧张起来:“是不是……柱子出啥事了?”
“放心,柱子挺好的。对了,您还不知道吧,他都结婚了,孩子都三岁半了,是个大胖小子,可爱得很,估计您抱都抱不动呢。”李军特意说些家长里短,想让他放松些。
这话果然有用,何大清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真的啊?”
“真的。我叫李军,是咱们那片的派出所副所长。您叫我军子就行。何叔,今天来是想问您点事儿,您别担心,不是坏事。”见何大清没那么紧张了,李军才转入正题。
先把正事说完,再聊家常也不迟。
“你说。”听说有了孙子,何大清心里踏实多了。
“何叔,据我所知,您离开家后,每个月都给柱子和雨水寄生活费,对吗?”李军示意旁边的同事准备记录。
“是,我来保城第二个月就开始寄,一直寄到今年五月。我想雨水都十八了,能自己过日子,就没再寄。”提到女儿,何大清眼睛亮了些,又急着问:“对了,雨水现在咋样?”
“雨水挺好的,刚中专毕业,分到轧钢厂财务科,下个月就领工资了。她还谈了个对象,也是咱们院里的,您应该认识,后院张家的张航。那小子也挺出息,高中毕业进了轧钢厂,现在已经是二级焊工了。他爸张刚是六级焊工,有他带着,张航进步肯定快。”李军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把何家的情况说清楚,方便后面谈话。
于是他接着说:“何叔,我把家里情况都跟您说说吧。您儿媳妇叫龙小芳,在纺织厂当工人,现在也是二级工,一个月工资差不多四十块。”
柱子如今已是七级炊事员,还当上了厨房班长。闲暇时候,他常外出承接宴席,每月挣个五六十块不在话下。
雨水刚参加工作,按照办事员来算,起初能拿多少工资我说不准,但十几二十块总归是有的。
张航那小子,光论工资是最高的。焊工属于特殊工种,工资本就比其他工种高些,因此尽管只是二级工,每月领的反而比柱子还多一些。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51/421026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