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刘备再破袁术,曹昂成门生(求追订
又见丁夫人身边,冒出一个跟曹操有七分相似的少年。
少年躬身一礼,语气恭谨:“小辈曹昂,见过皇叔,谢皇叔相救之恩。”
曹昂?
曹操的长子?
那个将坐骑让给曹操,步行保护曹操而死的曹昂?
刘备微微肃容,仔细打量曹昂。
见曹昂器宇轩昂更胜于曹操,刘备不由心生欣赏:“昔日在洛阳时,我就常听孟德兄提及,称其长子曹昂,为人敦厚甚孝。”
“方才我入院时,便见你护住了丁夫人,你虽年少,但有护母之勇,孝心可嘉。”
虽然受了刘备夸赞,但曹昂举止更恭:“父母爱子,子护父母,乃人之常情也。”
闻言,刘备更生欣赏之意。
曹昂并没有迂腐的认为儿子必须爱护父母,而是加了个前置:父母爱子。
先有父母爱子,才有子护父母,知道理而不迂腐,如此品性,比愚孝更为可贵。
“丁夫人,我有个不情之请。”刘备拱手一礼:“令郎至孝又有俊才,我心甚喜。倘若令郎尚未有师承,可否入我门下?”
丁夫人又惊又喜。
曹操昔日回谯县时,就曾向丁夫人提及刘备,称:皇叔当世英雄,能与之结交,我之幸也。
受刘备救命之恩,丁夫人本就有感激之意。
方才听刘备称呼曹操为“孟德兄”,丁夫人更确定刘备跟曹操关系匪浅。
此刻又听刘备要以曹昂为门生,丁夫人没有片刻的犹豫,就应道:“若能入皇叔门下,是我儿之幸也。”
曹昂亦是久闻刘备名声,早有崇敬之心,今日又被刘备救了性命,遂也应声而拜:“如蒙不弃,愿为恩师奔走。”
刘备大笑扶起曹昂:“我尚有两个门生在小沛,一者乃扶风名士法真之孙法正,一者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左冯翊马腾之子马超。”
“此二人与你年龄相仿,如今亦与孟德兄同守小沛抵御叛军,你可有胆气与我同往小沛?”
曹昂受不得激,昂声道:“有何不敢?愿与恩师同往!”
刘备心中更喜。
收曹昂为门生,除了曹昂器宇轩昂又敦厚甚孝让刘备颇为欣赏有养成之意,更重要的是刘备要让曹操彻底臣服。
先有洛阳歃血之盟。
后又千里救援曹操。
再又护住曹操妻儿。
最后以曹昂为门生。
论公论私论情论理,哪怕袁绍许诺会与曹操平分天下,也拉拢不了曹操。
曹操若是臣服,曹氏和夏侯氏的猛将今后也能全纳入麾下。
只有刘备的力量增加了,才能将司雍地区的政策推行天下。
刘备的敌人,并非简单的各路诸侯,更有那一部分大肆兼并土地的世家豪族。
正说间,关羽大步而入,语气既有忿忿又有无奈:“皇叔,袁术往淮南方向跑了,某没追上。”
仔细询问后,刘备了解到了详情。
袁术在翻墙离开曹宅后就集结了兵马,气势汹汹,似乎要与刘备死斗。
正常情况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袁术在集结兵马后也会打一波反攻。
关羽亦是如此想。
然而事实却是:袁术在集结兵马后,放了一阵狠话后,竟然直接跑路了!
就连城外的钱粮辎重也都被袁术抛弃,仿佛跑慢了就来不及了似的。
先勇后怯,看得关羽一愣一愣的,等反应过来后早已经追之不及了。
刘备嘁了一声,不屑而道:“袁术惜命,能跑肯定会跑。他乃四世三公袁氏之后,走哪都能遇到袁氏门生故吏。想要东山再起,也就几句话的事。”
袁术会跑,刘备一点不意外。
昔日在关中时,袁术五万大军之所以会败,除了孙坚弃暗投明外,更重要的是袁术这个主将先跑了。
战场上只要主将先跑,麾下兵马再多再猛也无济于事。
就如某个高梁河车神,战败后能独自乘驴车连夜疾驰逃回涿州,其逃亡速度之快甚至未被辽军追上。
而似袁术这般贵族子弟,保命是最优先的,死战是不可能的。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虽然胆怯惜命,但袁术的战术却没问题。
死战,不是被抓就是被擒;跑路,到了淮南卷土重来。
然而比起跑路的袁术,刘备最开心的却是袁术留下的大量钱粮辎重。
这简直就是散财童子啊!
在颍川的时候,刘备还在给荀彧说:三大法令最终是要推行诸州的,故而制定方案时,要以三大法令为最终目标,速度可以放慢,但方向不能变。
结果袁术直接就送了一波大礼。
这些钱粮辎重,大抵出自豪强大户。
袁术也是狠人,知道谁有钱粮谁没钱粮,大户就负责出钱出粮,庶民负责搬运钱粮,
甚至于袁术还美其名曰:是我给庶民饭吃,他们应该感谢我,怎么能反我呢?
而有袁术在汝南郡到沛国一带大肆作恶,刘备不仅得到了钱粮,还能拿钱粮赈济受难的庶民。
什么?
有大户说钱粮是他们的?
袁术抢了大户钱粮关我刘备什么事?
分明是受难庶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我说是就是,你看庶民是信大户还是信我。
将个中道理给关羽一捋,关羽心头的郁闷也随之消散不少,哼声道:“下次某一定能抓住袁术。”
由于小沛外还有兖州诸将和徐州诸将虎视眈眈,刘备没时间在谯县耽误。
然而钱粮辎重又不能不要。
见刘备犯愁,丁夫人提议道:“皇叔何不将诸事交予谯县令。谯县令袁涣,出自陈郡袁氏,素有贤名。”
陈郡袁涣?
刘备顿生喜色。
虽然都是袁氏,但汝南袁氏和陈郡袁氏行为方式大有不同。
汝南袁氏野心极大,不仅累世专攻孟氏《易》学,还擅长势力争斗,令汝南袁氏成天下士望。
陈郡袁氏崇尚清虚,克己奉公,不敛私财,又少雄心大志,不喜欢掺和势力争斗,郡望极高。
袁涣又是陈郡袁氏的佼佼者,不论是才学还是品性都在陈郡袁氏首屈一指。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然而今日,福运却是接连不断。
不仅奇袭了袁术得了袁术的钱粮辎重,还救了曹操妻儿并以曹操之子曹昂为门生,此刻更遇到了良才袁涣。
刘备没有迟疑,急令人召袁涣。
县署。
谯县令袁涣唉声叹气。
虽然被授命为谯县令,但袁涣上任时间不足两个月。
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就遇上了袁术北上劫掠谯县。
为了让谯县免受兵祸,袁涣以“陈郡袁氏和汝南袁氏同出一脉”劝袁术少劫掠,却被袁术来了一句“陈郡袁氏?庶家罢了!岂配与汝南袁氏相提并论?”,将袁涣气得不轻。
不能护住谯县士民而令谯县士民受袁术兵祸,袁涣深感愧疚却又无能为力,只能躲在县署,自问无颜再见谯县士民。
正叹气间,小吏引了一骑急急而来,称:“皇叔召见袁县令。”
皇叔?
方才城中兵乱,莫非是皇叔入城?
虽然听到了谯县有喊杀声,但袁涣并不知道谁与袁术相争,也没去想太多。
骤闻皇叔召见,袁涣吃惊不已。
袁涣也不敢怠慢,急忙来见刘备。
叙聊一阵后,刘备见袁涣气质儒雅,谈吐不凡,亦是放了心,道:
“袁县令,从现在起,你就是沛相了。”
“谯县城外的钱粮辎重及受难士民,都由袁相负责安顿,我以豫州牧的身份许你便宜从事之权。”
“凌烟军校尉许褚亦是谯县人,我会让许褚引一千凌烟军协助你震抚乱兵。”
也不管袁涣是否同意,刘备直接当场写了个沛相任命文书手稿,然后谯县诸事都一股脑儿的交给袁涣处理。
袁涣忍不住问道:“皇叔就不怕我助袁氏?毕竟我也姓袁。”
刘备笃信而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军情紧急,我不能逗留谯县。待我击溃叛军,再回谯县招待袁相。”
袁涣心头五味繁杂。
说刘备是伯乐吧,的确相中了他袁涣这匹千里马。
说刘备礼贤下士,又现场手写任命文书然后走人。
一时之间,袁涣都不知道刘备是伯乐还是在应付。
虽然很遗憾,但军情紧急,刘备来不及礼贤下士。
故而在任命袁涣为沛相后,刘备便带上关羽、张辽、典韦、黄忠及四千凌烟军并曹操之子曹昂,往小沛而走。
沿途所遇袁术前军,亦是见之即攻。
“什么情况?刘备怎么会出现在后方?”张勋心惊胆寒。
昔日袁术在关中大败,张勋好不容易才易容伪装逃回宛城,本想着此番可以报仇雪恨了,没想到人还没到小沛,刘备就自后方杀来了。
“该不会是主公又跑了吧?”副将李丰小心翼翼的猜测。
张勋脸色大变,转而呵斥:“主公用兵,岂是你能猜测的?再敢妄言乱我军心,必将你斩首以正军法!”
李丰吓了一跳,迅速缩回来脖子,又弱弱问道:“那我们还去小沛吗?”
张勋脸色阴沉的思考了片刻,下令道:“我猜到主公之意了。主公应是让我等暂时避开刘备锋芒,先让刘备与兖徐诸将厮杀,我等再来个黄雀在后。”
“传我将令,立即折返,辎重不要带了,都是诱饵,速速南下。”
看着张勋在睁眼说瞎话,李丰不由双眼瞪圆,暗暗记下张勋的话,随后便跟着张勋急急撤离,留下一地的辎重。
见张勋前军一触即溃,关羽更是鄙夷:“袁术除了纵兵劫掠,还能有点别的本事吗?这般不经打,那所谓的四世三公也只是虚名空壳罢了。”
本以为打袁术会有难度,凌烟军战前还都喝了壮行酒了,就连刘备都亲自上阵了。
结果,这战斗力比黄巾还不如!
黄巾好歹还会与官军对峙死战,袁术是见势不妙扔下钱粮辎重就跑,称之为土鸡瓦犬都有些羞辱土鸡瓦犬了。
“二弟啊,你就庆幸吧。”
“若不是袁术恰好在谯县劫掠又没封闭城门,让我等打了袁术一个措手不及,又岂会有这般顺利?”
“战场之上,虽然可以利用运气带来的战场优势击破敌军,但不能高估自己的实力。”
刘备正色纠正关羽的心态。
若将运气归为实力而沾沾自喜,是会吃大亏的。
就如史载关羽水淹七军,利用大水优势生擒了于禁等众,打出了威震华夏的威势。
结果关羽高估了自身实力,既没能料到糜芳傅士仁这两个久随刘备的会直接献城,又不见好就收,反而还想一鼓作气拿下许都,最终被孙权来了个掏窝子背刺。
史载关羽好歹还跟着刘备一路败多胜少,吃了不少亏。
而今跟着刘备的关羽顺风顺水,这也是为何关羽跟着刘备卷了多年,骄矜之气依旧难改的原因之一。
太顺了!
顺到关羽眼中的刘备天下无敌。
就如某剧桥段:项羽要找刘邦单挑,刘邦觉得项羽的要求很离谱,偏偏卢绾认为刘邦单挑项羽可以击败项羽。
这种盲目的自信就来自于刘邦早年的英勇形象以及短短几年就成为天下最强的两个诸侯之一。
以至于卢绾认为天下没人能比得上刘邦,还当众怂恿刘邦:他以为他是谁啊?大哥,您干他,让他见识见识。
而关羽,也隐隐有了这种趋势。
尤其是在安喜县鞭打督邮后,两年多的时间,刘备就成了掌控司雍之地的太尉、尚书令、皇叔。
先在关中一举击破四世三公之后的袁术,后在洛阳兵不血刃仅以游说之术就让董卓拱手让出权势。
而现在,数十万大军以小沛为诱饵要围杀刘备,刘备带了五千兵马就将袁术吓走,张勋等人更是一触即溃。
这让刘备在关羽眼中就如同神一般。
刘备的纠正并没有让关羽认可,反而让关羽对袁术更是轻视:“袁术连运气都没有,岂不是更没本事?”
一时之间,刘备竟也无言以对。
刘备只能岔开话题,道:“袁术虽然不谙兵事,但陶谦曾跟随皇甫嵩张温讨伐过羌人又曾大破黄巾,不可小觑。”
“若得知我南击袁术,陶谦或会促成兖徐诸将共击小沛,若如此,小沛就危险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74/111109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