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堂哥中童生
同村小伙伴,见周毅回来,炮仗似的跑过来通知。
周毅一顿。
周继博真的考上了?
这对周家来说的确是大好事。
“就说我儿宰相根苗!三爷你忘了,我儿继博降生之时有个老道路过咱家门口,说咱家文脉鼎盛必要出文曲星,您瞧瞧,这不是说中了!”
为周继博这次下场考试,族里一早准备了两场席面。
一场府试中童生。
一场院试中秀才。
周毅回家的时候周家老爷们们,已经在院子里喝了半天了,他大伯拉着一脸醉红的周继博说:“我儿出息啊!他偿了我十余年的夙愿,往后振兴咱们周氏的重担就落在他肩上了。”
周继博虽然排名一百开外,但过了府试这关,就是童生与以往身份天差地别。
虽还不是秀才,但也足够他们清水村周氏族人,再不受其他村子欺压,更何况周继博还这样年轻,考中秀才举人也不是没可能。
周贵高兴的连连捋胡须,表态道:“咱周氏后继有人了!汉唐、继博,今个当着族中老少的面,只要继博你得中秀才,往后族里每年拨十两银子,用以资助你继续科考!”
此言一出,不光周汉唐父子,就连周大力以及周氏一众小辈都为之一惊。
只有桌上的周家长辈们,对此捋着胡须点头,显然资助周继博是一早商量好的。
十两银子听上去虽然不多。
但对于农户人家,可是一笔巨款。
可以说有了今日族长的许诺,往后他周继博科考路上遇到的困难,只要族里能解决必然不会叫他们一家为难。
周毅站在二房门口瞧得真切。
满桌子周家男人无不满面红光,全都在畅想着周氏光耀的未来,唯独他爹周汉唐眉心深锁,一脸愁容。
“周毅你也过来!”
族长周贵将周氏一族唯二的读书人喊到主桌席面上。
年仅六岁的周毅坐在一圈成年男人中间极为显眼。
按照他们乡下的规矩,凡遇婚丧嫁娶等事,小孩和女人都是另外一桌,这辈子长到六岁,周毅还是头一次在席面上桌吃饭。
柳氏学堂伙食太好,周毅上了饭桌只端碗喝了一口汤,然后静静听着大人们分说。
他爹周大力脖子以下都红透了,显然是没少喝,“大侄儿出息了,我这当叔叔的别提面子上多有光!”、
分家以后,大房二房不说形同陌路也是差不多。
闻听周大力说软话,周汉唐敛了敛眼皮,眸色有些轻佻。
周继博更是一句话没说,甚至连眼神都没分给供养自己十几年的亲叔叔半分。
直到,周大力将二两银子放到桌面上,大房父子二人才狠狠震动了下身子。
在一圈震惊的目光里,周大力红着眼圈感慨道:“这银钱不多,大哥你拿去给侄儿添些笔墨,往后他出息了咱爹在地底下也高兴!”
大房父子同时一怔。
对于分家时,只分了家禽、青苗庄稼的二房来说,能拿出二两银子给周继博贺喜,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周汉唐脸皮终于有些挂不住,讪讪说:“大力,你我已经分家,这、这是做什么……”
“大哥,拿着吧!”
周大力看向周汉唐目光有些怜悯。
当初分家闹的那样难看,此刻当着周氏这么多族人,周汉唐即便想收下这二两银子,也拉不下脸。
周继博道:“二叔,我爹已经有了工钱,这……钱您还是拿去供堂弟读书吧,毕竟你跟二婶也不容易。”
周毅端着汤碗的手一顿。
小犊子的狗嘴也有吐出象牙的一天?
周毅对自己老爹性格再熟悉不过,刀子嘴豆腐心,把情义看得比什么都重。
他兀自叹了口气,举起汤碗朝着周继博十分正式地说:“堂哥,多年苦读得偿所愿,恭喜!”
打小就没和气说过话的堂弟,竟真的朝自己道喜。
周继博眉宇凝滞一刻,再看周毅脸上全然认真,并没有往日的故意连一点嘲讽都没有,他目光有些闪躲,却也还是硬邦邦地应了声,“不客气!”
并多了句叮嘱,“你日后也要努力用功!”
“嗯!我会的!”
周毅之所以拉下脸来跟周继博道喜,不是他忘了大房怎样磋磨他们二房,而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
常言道血浓于水。
活了两辈子的他,懂得一个道理,父辈之间可能因为生存资源产生不可调和的摩擦,也可能,在晚辈眼里有许多举动,仁慈的完全无法理解,甚至十分窝囊。
但那是他们从小到大的情谊,是那些看不见的岁月,一起苦过一起相扶的恩情。
又怎能说抹掉就彻底抹掉。
府试过后不出半月便是院试,酒席这天之后,周继博如同打鸡血一般刻苦用功,有好几次,周毅半夜起来撒尿都能看见他在月下用功。
八月徭役正式轮到他们村。
一夜之间,村里少了将近一半的男人,原本他们村是要下河打木桩,是周毅主动找到族长说县丞家的三公子是他的同窗,族中可以去找王大人家二公子,将村里徭役极度危险的活换成,相对安全些的搬运石子圆木。
为此,村里不少人家送来了鸡蛋和布头作为感谢。
家穷实在拿不出东西的,就主动跑到周家二房的地里,主动帮着锄草干农活以表达谢意。
时光一晃而过。
周毅已经将四书五经全部背诵完毕,柳三泰已经开始带着他从大学开始通读吃透,一开始周毅以为按照他现在孩童,记忆力极好的脑子与上辈子的哲学基础,了解四书五经精义应该没那么难。
可事实却给他狠狠上了一课。
正是因为他根深蒂固的抛出事物表面,看哲理的思维,往往让他将简单的事情过度复杂化,这一点就连夫子柳三泰都提点过很多次。
古代封建王朝独尊儒家,是为教化。
将臣民教化成彻底臣服一家之姓氏的奴仆、甘愿听话的社会生产资料。
周毅是长在红旗下、根正苗红的现代人思维,要他读几本经史子集便对封建礼教产生敬畏?这根本不可能,所以每到精义理解,涉及朝堂皇权,周毅便无比头疼,只能拿一些读过的真题精义或者其他文章上的核心意思来缝合,缝合成自己的意思再反馈给先生柳三泰听。
这一日,柳氏学堂再次传来暴怒。
正午柳氏院中石榴树上打盹的鸟儿,倏地振翅飞空。
屋内柳三泰咆哮,“颜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班固有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为三纲,你刚才说什么?”
“责任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周毅!为师什么时候,教你小小年纪就这般狂悖!”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63/111110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