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迁移
一九五六年初春,有一行人,男的每人担一挑罗篼,手中拿一个搭触。这是担运长途路行者的必备工具,走上五里八里的,就要用搭触立在地上,撑起扁担三分之一的地方喘一口气,让持重地肩膀休息一下,方可继续赶路。每个男子肩上担着两箩篼各种东西有上百斤重。走几十里路,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要付出体力,精力,更是责任和能力。这里只有一个不到二十岁的男子担子最轻,他的罗篼里坐着一个女孩,另一头也坐着一个女孩。石梯一样的山坡向上延伸,两边奇形怪状的石头听见了他们的童真有趣的对话:“舅舅,让我下来走,看你脸上都有汗水了。”大巧说。
“你下来走?你走得过像这石梯一样的坡吗?你的腿还没有石台阶高呢!”
“我走不上,我可以爬上去呀。”
“那二巧走不动咋办?”
“你只说狼来了,她比我跑得还快。”
小舅子听到外甥女幼稚的话,看着她们两个可爱的脸庞,用手把搭触立在地上,撑起了扁担,对着天空长啸了一声,两个外甥女都笑了,齐声问:“你是学星星唱歌,还是学老虎撞山?”
“我这是虎啸山林。”
“我要尿,我要尿。”
小舅子只好放下箩篼,把她抱出来,她的尿液滴在了石梯坡上。
出公鸡岭,走南边的路,路虽好走一点,但路远将近百里。挑担子的人一天难以走完。但从北面也有一条路,都要从山上翻过去,翻山越岭,路很难走,特别过石梯一样的大山,真的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力。但从北边山路上走都可以少走三十里路,所以大家选择了从北面出山。上了石梯坡在山顶上一眼看去,一片大平川,令人目光一新,有黄的油菜花,有青绿的麦田,还有一片一片黑乎乎的树木。江河分两条水,褒河水和勉县水,在山下汇集成一条河——汉江河。河水悄无声息地流淌着,像历史一样,悄悄地过了几千年。山还是这座山,水还是这个水。山河没变,大地没变,但人的流动,使社会变了;人的向往,使社会变了。中午时分,这一行人来到了汉江河渡口。乘船摆渡,让大巧二巧万分新奇。这船怎么在水中动哩?这水怎么这么快地流淌?这是怎么回事?她晕了,她有点傻了。怎么天上的太阳在转?水中的船在转?地上的人也在转?船在水中转,水在我眼中转?转着转着,转到了岸边。小舅子担着她们从木船上下来,但她们依然在梦幻般的河水中出不来。后来,二巧在梦幻中朦朦胧胧地睡着了。大巧却睁着大眼睛对这神奇的世界云里雾里的翻腾不息,月亮不见了,星星也不见了,连太阳都掉进河水里去了。这是为什么?她总是想不明白,多年以后,她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得到了答案,原来世界这么奇妙。在太阳离西山一竹竿高的时候,这一行肩挑手拿的人,终于到了五里铺。这个离汉中城来回一个时辰的村庄。乡上给他们租了一户人家的两间草房,居住周围的邻居都来看新来的人家,大家互相打过招呼。孩子们自来熟地就玩到了一块,有在树洞前看蚂蚁是怎么把它们的食物,一个米粒大小的虫子扛回它们的洞穴。有的在泥土里翻出一条蚯蚓,他们想清楚蚂蚁是怎么肢解蚯蚓的。这一伟大工程惊叹小朋友的心灵,原来蚂蚁啃大象就是这么来的。吴灵举做了简单的浆水拌汤,一人一碗,加上两个荞麦饼。吃完饭,他从邻居家借了一大捆稻草打成地铺,男人们和衣而卧,因只有一张床,月月和两个女儿睡在了上面。今天太累了,每个人很快进入了梦乡。
社里第二天给他们介绍这里的详细情况,土地是大家一块耕种,每个人都可以去社里挣工分,年底凭工分算账。牛是大家的社里专人饲养,收的粮食按交了统购统销的以后平均分配。人们在这种新制度中觉得没什么不可以,只要有活干,有饭吃,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至于一年能分多少不知道。但现在因为有社领导,我们这不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吗?吴灵举和月月成了这里劳动群众中的一分子,新的生活开始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86/111110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