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汉近静听 > 第39章 人的信仰

第39章 人的信仰


三年过去了,吴灵举带社员每年抬田造地近百亩。你别说他们用的这个办法,节省了人工人力,由于因地制宜,只要把水沟高度尽量不降低,水能到的地方就能根据地势地貌修渠引水,再修地造田,生产队三年水田增到400亩,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成就!过去千百年来想都不敢想的成果,今天很现实地摆在眼前。虽然60年代在中国发生那么大的自然灾害,但他们这个村落没有人逃荒外流,没有饿晕过人。虽然生活艰难,全国都一样,但吴灵举他们用不屈不挠的意志,长满厚茧的双手,渡过了让全国人民节衣缩食的难关。最有说服力是朱家梁上的住户看到野鹤湾那一片荒坡,被抬成了错落有致,高低不同地梯田后,每年的水稻着实把朱家梁上的人饿醒了,他们向信用社贷到了款,然后买了砖,架了桥,把褒惠渠的水凌空架引进到朱家梁上,使那里近百亩土地变成了水田。有了水田,朱家梁上的后生还怕娶不到媳妇吗?山川没变,大地没变,四季没变,社会变了,人的思想也变了。过去不敢想的,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做的,现在敢做了。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吴灵举这个牛一样劳动的人,他没有祈求上天可怜他,没有祈求神灵保佑他,他只是在***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思想指导下,用自己的双手带大家用肩膀担出一个能吃饱不饿的现实生活。在往后的几年里,吴灵举他们这个典型做法,带动了汉中七里八乡的人纷纷仿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他们现实的眼光发现了自己的土地可以养活自己,只要你不懒惰,你能旱地变成水田,你的肚子绝不会反对,给你的臂膀输送力量去改造土地,反过来又给你的肚子增添营养。千百年来,人们为吃饱不饿,现在终于明白了兴修水利,才能造福人民。***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在这里再次得到印证。刘三才支书领导的村,六个小队现在基本上都以旱地改水田,增产增收为主要工作方向,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他累病了,吐血了。当时的医疗条件也极简单,他对自己的病也没当回事,不到五十岁的他,闭上了双眼,他让我们的***少了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吴灵举依然每天早上带社员们上工,早上回来吃饭时却发现月月面色不悦,也没发现家里有东西缺少,就急忙问:“你身体不舒服?”

“我心里不舒服。”

“怎么遇到什么挠心的事了?”

“你说我这肚子,生了五个,大巧二巧三巧四巧五巧,咋生不出一个男娃呢?家里没有男娃咋行呢?”

“你不是又有了吗,这次应该是个男娃吧。月月你不能天天想,越想越不行。”

“那要不是呢?”

“多个孩子多份口粮,又饿不死她。”

“你个瓜皮。”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86/111110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