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当兵官府发媳妇,八十老汉守国门 > 第361章:三国来使,沧澜之治

第361章:三国来使,沧澜之治


夜,帝都,一座毫不起眼的偏僻宅院。

这里,是暗影卫辖下最机密的据点之一。

今夜,宅院方圆五里之内,三步一岗,十步一哨,连一只飞鸟都难以闯入。

书房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叶白端坐于主位,神色平静地品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

在他的对面,坐着两个气息各异,但同样面带焦灼的“客人”。

一位,是来自赵國的王室亲王,面容儒雅。

但紧锁的眉头和微颤的指尖,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另一位,则是南蛮的使者。

一名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三道狰狞疤痕的部落大祭司。

他的手中,紧紧攥着一根雕刻着古怪图腾的兽骨法杖。

距离上次一别,才过了数月,这二位便不惜再次冒着天大的风险,秘密潜入武国帝都。

“二位深夜到访,想必不是为了来恭贺本公的。”

叶白放下茶杯,淡淡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赵國亲王深吸一口气,声音干涩。

“叶公,出大事了!”

他与南蛮大祭司对视一眼,后者沉声接过了话头,用一口略显生硬的中原话说道。

“我们两国的暗探,同时在极北之地,发现了一个恐怖的动向。”

“西楚,楚厉王那个疯子,他正在与极北之地的‘狄族’接触!”

“狄族?!”

饶是叶白心境早已古井无波,在听到这两个字时,瞳孔也不由得微微一缩。

狄族!

那是一群生活在冰原之上、茹毛饮血的野蛮人!

他们逐水草而居,全民皆兵,其骑兵的凶悍与残忍,冠绝天下!

因为极北之地太过苦寒,历来与中原王朝井水不犯河水。

“楚厉王,是要引狼入室!”

赵國亲王猛地一拍桌子,失态地低吼道。

“他许诺了狄族,一旦联手攻破武国,北境三州之地,尽数划归狄族放马!”

“这,这是割让国土!他疯了!”

南蛮大祭司的脸色也无比难看。

“一旦狄族铁骑南下,与西楚的主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叶公,首当其冲的,便是你武国!”

“而武国一旦被破。”

赵國亲王接道。

“我赵國与南蛮,唇亡齿寒,亦将不保!楚厉王这是要将我们,赶尽杀绝!”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个西楚,就已经让三国疲于奔命。

如今,再加上一个毫无人性、只知杀戮与掠夺的狄族。

这盘棋,瞬间变得凶险万分!

“所以。”

叶白缓缓开口,替他们说出了来意。

“二位此次前来,是希望与我武国,缔结更紧密的,军事同盟?”

“没错!”

赵國亲王斩钉截铁。

“叶公!事到如今,我们三国必须拧成一股绳!”

“我们希望,能立刻缔结攻守同盟,整合三方兵力,共同御敌!”

南蛮大祭司也重重地点头。

“我们必须联手!否则,就是各自被西楚与狄族逐一吞噬!”

他们带来的情报,无疑是致命的。

他们提出的要求,也显得合情合理。

然而,叶白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二位的心情,本公理解。”

“但,‘更紧密’的军事同盟,时机未到。”

“什么?!”

赵國亲王豁然起身。

“叶公!这都火烧眉毛了,您,您竟还如此。”

“亲王稍安勿躁。”

叶白抬手,虚虚一压。

一股无形的威压让赵國亲王不自觉地又坐了回去。

“本公问你。”

叶白目光如炬。

“我武国水师初建,陆军新编,符文装备刚刚才解决了基板问题,国内资源尚在勘探。”

“此时,我三国便公然宣布缔结‘军事同盟’,你猜,楚厉王和狄族,会做什么?”

赵國亲王一愣。

“他们会立刻停止一切试探。”

叶白的声音冰冷。

“倾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在我三国真正整合完毕之前,发动一场灭国之战!”

“以我三国现在的状态,去迎接一场仓促的决战。二位,有几成胜算?”

书房内,再次陷入死寂。

赵國亲王和南蛮大祭司的额头,都渗出了冷汗。

他们被“南北夹击”的恐惧冲昏了头脑,却忘了最关键的一点。

他们,也还没准备好!

“那依叶公之见,我们就这么坐以待毙?”

南蛮大祭司不甘地问道。

“当然不。”

叶白微微一笑。

“同盟,可以结。但,要结在暗处。”

“本公提议,我们进行一场……艰苦的谈判。”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书房内,变成了三方角力的战场。

赵國希望武国能立刻出兵,陈兵北境,威慑狄族。

南蛮希望武国能提供新式的“符文重弩”,武装他们的勇士。

而叶白,则死死守住底线。

武国,绝不主动挑起战争,也绝不将尚未成熟的“符文装备”交予外人。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拉锯战。

直到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三方才终于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一、建立三国“最高情报共享机制”。

由公孙赫的暗影卫牵头,三方间谍网络并轨,共享所有关于西楚与狄族的情报。

确保任何一方的军事调动,都能在第一时间被另外两方知晓。

二、缔结“有限军事支援”密约。

在西楚或狄族,对三国中任何一方发动“大规模灭国性进攻”时。

另外两方,必须在各自的边境线上,发动“有限度的军事支援”,以牵制敌人兵力。

叶白将“灭国性”和“有限度”这两个词,咬得极重。

这意味着,小规模的摩擦,各国自己解决。

只有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盟友才有义务出手,而且,也仅仅是“牵制”,而非“倾巢而出”。

至于赵國和南蛮最关心的“共同出兵”主动迎击狄族,以及“战后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

“诸位。”

叶白端起茶杯,送客之意已明。

“连眼前的风暴都还没过去,就去讨论风暴之后的彩虹,是否……为时过早?”

“这些问题,暂时搁置。等我们,都活下来再说。”

赵國亲王和南蛮大祭司,带着这份“不甚满意”、却又“无可奈何”的密约。

再次秘密地消失在了帝都的晨曦之中。

叶白站在窗前,看着天边那抹微光,神色凝重。

“狄族,南北夹击。”

他知道,留给武国和他自己的时间,又一次被缩短了。

……

外部的压力,如同悬顶之剑。

而武国国内,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内部变革”,也正在武明通的主持下,如火如荼地展开。

金銮殿。

武明通身着摄政王朝服,威仪日重。

“诸位爱卿。”他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上。

“我武国,有一条母亲河,名为‘沧澜江’。”

“此江贯穿我武国腹地,滋养了两岸百万生民。”

“然,数百年来,此江夏秋之季,时常泛滥,动辄淹没良田万顷,百姓流离失所,国库岁岁赈灾,疲于奔命!”

“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资源之忧。”

“国之根本,在于粮草!粮草不稳,国本动摇!”

武明通猛地上前一步,掷地有声。

“故,本王决意,倾举国之力,调动民夫,征召武者,彻底治理‘沧澜江’!”

他拿出一卷早已规划好的宏伟蓝图。

“本王要开凿一条百里新河道,分流洪峰。”

“加固千里堤坝,使其坚如磐石。修建三座大型水门,调蓄水流!”

“此工程,耗时漫长,耗费巨大!”

“但,一旦完成,将一劳永逸,根治水患!更可灌溉万顷良田,为我武国奠定万世之基!”

“此议本王意已决!”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哗然。

“不可啊!殿下!”

以吏部侍郎周琛为首的保守派官员,再次跳了出来。

“殿下!国库刚刚才为水师、天工院、边军拨付了海量银钱!”

“如今,已是不堪重负!怎能再行此等耗费巨大的超大型工程啊?”

“是啊殿下!此工程,需调动数十万民夫!眼下春耕在即,此举无异于自废农业啊!”

“请殿下三思!此乃动摇国本之举!”

“动摇国本?”

武明通冷冷地看着这群“忧国忧民”的世家官员。

“放任良田被淹,百姓饿殍遍地,国库年年空耗,那才是动摇国本!”

他猛地一甩袖袍,拿出自北境巡视归来后、日益隆重的君王威严。

“本王,不是在与诸位商议,而是在下旨!”

“户部!工部!立刻执行!若有阳奉阴违,或贪墨钱粮者”

武明通的眼中,杀机一闪。

“一如,田亩清查!”

“……”

大殿之内,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想起了那些在田亩清查中,被叶白和武明通联手挂上城墙的豪强人头。

“臣,遵旨!”

以周琛为首的官员,脸色惨白,不甘地跪了下去。

武明通,力排众议!

一道政令,传遍武国腹地。

一场浩浩荡荡的治水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数十万民夫,被从各地征召而来。

朝廷更是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征召了大量低阶武者,组建“开山队”与“清淤队”。

一时间,沧澜江两岸,人声鼎沸,旌旗招展。

这是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超大型工程。

然而,如此庞大的工程,不可避免地会滋生腐败和懈怠。

但,所有人都低估了武明通的决心。

工程开始的第三天,武明通,便将自己的王帐,搬到了沧澜江下游、最危险的一处工地上!

他没有待在帝都遥控指挥,而是亲临一线督工!

当数十万民夫看到,他们那位尊贵无比的摄政武王。

竟也穿着粗布麻衣,脚踩淤泥,亲手挥舞着铁锹,与他们一同开凿河道时。

所有人都疯了!

当武明通将两名试图克扣民夫口粮的工部小吏,当着十万人的面,就地斩首,挂在堤坝之上时。

所有的贪腐,瞬间绝迹!

“殿下与我等同在!”

“为殿下效死!为武国效死!”

武明通亲临一线,与民同甘共苦。他白天巡视工地,夜晚便在帐中批阅奏折。

他用“龙象锻体汤”淬炼出的强悍体魄,支撑着他日夜不休。

他那年轻而坚定的身影,成为了沧澜江工地上,最亮的一面旗帜。

武国的民心,在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凝聚着。

武明通的声望,不再仅仅局限于朝堂和军队。

在武国的千百万百姓心中,这位年轻的摄政武王,正通过这场“沧澜之治”,一步步地,迈向真正的圣明!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77/111107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