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李世民:这忠臣朕受不了 > 第22章 天雄 下

第22章 天雄 下


秦王府,灯火彻夜通明。

李二如同困兽般在殿内踱步,脸上已无泪痕,只剩下冰冷的杀意和深切的悲恸。

甲胄未卸,上面的血迹已然干涸,变得暗红发黑。

“查!给本王彻查!掘地三尺,也要把幕后之人给本王挖出来!”他的声音低沉而恐怖,蕴含着毁灭一切的力量。麾下“百骑”精锐尽出,长安城暗流汹涌。

所有证据都指向了王世充,却又都显得似是而非,难以抓住真正的把柄。这种无力感让李二更加愤怒。

处理完紧急军务和调查事宜后,无尽的疲惫和悲伤袭来。

他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坐在殿中,望着跳动的烛火,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从小一起长大、性格豪爽、武艺高强、总是挡在他身前的伙伴。

天雄…从小便是你护着我…打架、闯祸、打仗…最后一次…竟还是你…用命护我…叫我如何…如何能心安…

长孙皇后悄然走了进来,她显然已得知噩耗,眼眶微红,脸上带着悲戚与担忧。

她默默地为李二斟上一杯热茶,放在他手边。

“二郎…”她轻声唤道,声音温柔而带着抚慰的力量。

李二抬起头,眼中是罕见的脆弱和痛苦:“观音婢…天雄他…是为了救我…”

“妾知道。”长孙皇后在他身旁坐下,轻轻握住他冰冷的手,

“赵将军忠勇无双,对二郎情深义重。他的牺牲,天地可鉴。”

沉默良久,李二忽然道:

“他临走前…最放不下的…怕是那个孩子…赵子义。”

他想起了灵堂上那个聪慧过人的孩子,想起了妻子对他的喜爱和夸赞。

长孙皇后闻言,心中一紧,悲意更浓:

“九儿那孩子…才四岁…便失了慈母,如今又…这可如何是好?”

她脑海中浮现出赵子义那早慧又偶尔流露依赖的眼神,心疼不已。

那孩子那般聪慧敏感,骤失怙恃,该是何等打击?

他父亲是为救二郎而死,这份恩情,天高地厚。于公于私,都必须护那孩子周全平安。

“…我不会让天雄白死,更不会让他的孩子无依无靠。”

李二的声音变得坚定起来,帝王的决断重新占据上风,

“他的爵位、赏赐,我会加倍给予那孩子。我会亲自为他择选名师,护他长大成人…”

长孙皇后却轻轻摇头,目光清澈而睿智:“二郎,妾以为,这些固然重要,却非最紧要的。”

“哦?”李二看向妻子。

“九儿非是寻常孩童。他心思之深重,远超同龄人。他曾对臣妾言,庄子清静,利于静心读书,且放心不下那些庄户。如今想来,或许…他早有预感,或天性使然,不喜长安这是非之地。”

长孙皇后缓缓道,“骤然予其高爵厚禄,置于长安众人目光之下,恐非福气,反是催祸。岂不闻‘捧杀’二字?”

李二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妻子的深意。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是啊…是我急糊涂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父亲刚因救我而死,我若此刻过于厚待其子,反而是将他置于炭火之上。那些暗处的眼睛…绝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观音婢看得透彻。保护那孩子,最好的方式,或许不是立刻将他捧高,而是…让他暂时离开风暴中心,给予他真正需要的成长时间和空间。天雄,你在天有灵,定能明白我的苦心,我必不会让你绝后,必让你之子成才!

“那依你之见?”李二问道,语气已恢复平静。

“不如,暂且维持现状,甚至…更低调些。”

长孙皇后沉吟道,

“爵位赏赐,可先记下,待其成年再行封赏。眼下,首要的是保他平安,遂他心意,让他仍在庄中静养、读书。我们暗中多加看顾便是。待风浪平息,待他再长大些,再作计较。”

李二久久不语,最终重重叹了口气:

“便依你所言。只是…苦了那孩子了。”

他仿佛看到那个孩子,再次独自面对命运的残酷,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怜惜。

“妾会时常派人关切,亦会告知肇仁先生,多加看顾引导。”

长孙皇后轻声道,“那孩子与妾有缘,唤我一声姨娘,我必不会让他受了委屈。”

---

翌日,一队身着黑衣、神色肃穆的秦王府亲卫,护送着一辆马车,沉默地驶出长安城,朝着泾阳县的方向而去。

马车里,没有赵天雄的遗体(遗体已按礼仪另行安置),只放着他的一些遗物和一套染血的铠甲。

为首的校尉面色沉痛,手中紧握着一卷公文和一枚代表秦王信物的令牌。

他知道,此去的目的地,是赵将军生前最牵挂的地方。

他要去见的,是赵将军那位年仅四岁、却已名动太原的“神童”独子。

他要亲自去传达这个晴天霹雳般的噩耗。

车轮滚滚,碾过初春的土地,载着死亡的消息和一座即将压在一个孩童稚嫩肩膀上的大山,驶向那座宁静的庄园。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46/421994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