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1952,开局继承一座 > 第86章 第86章

第86章 第86章


“老天爷啊,我没法活了!都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杨沐之,你不是人!死老太太,你坑死我们家了!老贾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吧……”

贾张氏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天抢地。

张大妈皱眉道:“别闹了,再怎么闹也没用。

叁大爷,你去后院把沐之叫来,让他带着房本。”

“好。”

叁大爷转身去了后院。

没过多久,杨沐之打着哈欠,跟着叁大爷走了过来。

张大妈迎上去,问道:“沐之,房本带了吗?”

“带了。”

杨沐之拿出房本,在众人面前展示。

果然,房本上清清楚楚写着聋老太太那套房归杨沐之所有,还盖着公家的红印。

事实摆在眼前,谁也反驳不了。

除了房本,他还带了一份和聋老太太签的租赁协议。

张大妈看向贾家人:“现在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走!”

贾张氏脸色铁青,拉着儿子和儿媳转身回家了。

“沐之,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张大妈,我送送您!”

将张大妈送到门口后,杨沐之回到院里,发现只剩下三位大爷。

壹大爷眉头紧锁:“沐之,房子既然是你的,怎么不早说?”

杨沐之摊手:“房子十几年前就分给我妈了,有什么好说的。”

“你……”壹大爷气得咬牙。他暗想,要是早知道房子是杨沐之的,就不必花钱买棺材了,用张破席子把聋老太太埋了也行。

贰大爷不满地说:“沐之,这事你做得不地道。既然聋老太太的房子归了你,她的后事就该你出钱。”

杨沐之笑了:“贰大爷,您这话没道理。房子本来就是我的,我让聋老太太住已经是仁至义尽。再说,她的家产本应归我,你们私自分了,我说什么了吗?”

“你!”贰大爷气结,却无言以对。

叁大爷呵呵一笑:“沐之,之前大家讨论聋老太太房子时,你怎么不说明白呢?”

杨沐之平静地回答:“我早说过,房子是谁的名字,就是谁的。”

三位大爷顿时哑口无言。

闹了半天,他一直在旁观,看着多少人惦记他的房子,最后才亮出底牌,让所有人无话可说。

“你小子真缺德!”

“比谁都坏!”

“一肚子坏水!”

三位大爷气呼呼地各自回家了。

……

转眼到了冬天。

缺粮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粮店的仓库始终空着。

四合院里的人几乎都处于半饥饿状态。

好在大部分人都在轧钢厂上班,厂里提供早、中两餐,家里的粮食勉强够糊口。

而杨沐之依旧隔三差五往家里带肉,四个孩子从不缺嘴,个个白白胖胖。

院里的人一次次被打击,渐渐也就麻木了。

谁都不明白,在这个人人挨饿的年代,杨沐之到底从哪弄来这么多计划外物资。

有一天。

杨沐之早早起床,提着鸟笼,骑着自行车去了天桥。

此时的天桥异常萧条,早已不见当年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

前两年,这里还一度成为黑市,短暂恢复过些许繁荣。

如今家家户户都缺粮,黑市也无从开张。

北风凛冽,空旷的街道上,偶尔掠过几个步履匆忙的路人。

人人面带饥色,瘦弱不堪。

迎面走来一位身着将校呢大衣的男子,双手拢在袖中。

杨沐之的目光不由得被他吸引。

这年头能穿上将校呢的,绝非寻常人家,必有军职背景。

即便到了七十年代,谁家有件将校呢仍是件荣耀的事,普通人即便有,也舍不得日常穿,总要留到赴会或重要场合才肯上身。

“是他,程蝶衣!”

看清来人,杨沐之顿时了然。

程蝶衣是这年代的天王巨星,有件将校呢也不足为奇。

只是眼前的程蝶衣早已不见往日光彩,和街上的路人一样面黄肌瘦。

不用问,是饿的。

这年代口粮按人头分配,再大的明星也不顶用,配额还不如普通工人。

“沐之老弟,是你啊!”

程蝶衣看见杨沐之,眼睛一亮,快步迎了上来。

“沐之老弟,救命啊!”

“老哥,你这是怎么了?”

“沐之老弟,我饿啊,有吃的没有?”

杨沐之不由失笑。程蝶衣这般的天王巨星,搁在后世何等风光,如今却与普通人一同挨饿,说来实在唏嘘。

“哟,您这样的大角儿,还能挨饿?”杨沐之调侃道。

程蝶衣苦笑:“角儿再大也怕饿呀!如今口粮定得紧,唱戏的身上有功,那点粮食哪够?杨老弟就别取笑我了。

整整两天没吃饭了,您手头要是宽裕,赏我一口吧。”

“唱戏的就是嘴巧,给!”

杨沐之从怀里掏出一块烤红薯,递了过去。

冰天雪地中,红薯还冒着腾腾热气。

“哎呦,多谢您了!”

程蝶衣接过红薯,顾不得体面,站在街边就大口啃了起来。

杨沐之暗自感慨:后世那些明星鲜肉要是饿上两天,怕不也是这副模样?

建国前,程蝶衣是何等讲究,最爱吃小肠陈的卤煮,夜里唱完戏,还特地坐三轮车赶到宣武门就为那一口。那时候若递块红薯给他,不甩你脸上都算客气。

程蝶衣狼吞虎咽,吃得满嘴乌黑,连红薯皮都囫囵吞下,看来是真饿了。

“还有吗?”

吃完红薯,程蝶衣眼巴巴地望着杨沐之。

杨沐之从怀里掏出一个大眼窝窝头。

“给我!”程蝶衣双眼一亮,扑上前去抓窝头。

杂面窝头虽糙,却比红薯顶饿。

“慢着——”

杨沐之手一缩,程蝶衣扑了个空。

“程兄,想吃窝头也行,不过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杨沐之道:“听说你藏了不少好物件,带我开开眼。”

“这……”

程蝶衣犹豫了。

他向来把藏品当亲儿子般宝贝着,从不肯轻易示人,除非是知交又懂行的,才偶尔取一两件共赏。带人去看全部?门儿都没有。

“不乐意就算了,这窝头可是我今天的口粮,我还舍不得呢。”

杨沐之说着就要把窝头收回去。

“别、别!我带你去!”

程蝶衣终究没能抵住窝头的  。红薯勉强垫了底,饥饿感反而更凶了。

接过窝头,他三两口吞下肚,摸摸肚子,仍觉不满足。饿了两天,这点东西哪够?

何况程蝶衣从小坐科,一身功夫都是实打实练出来的。唱念做打比练武更耗体力,一顿不吃都撑不住。

“杨老弟,看你日子还过得去,家里不缺粮吧?”

“凑合过。孩子多,定量也多,他们年纪小吃得少,我省着点每月还能有剩。等孩子长大,日子就难喽。”

“哟,您这可是大户啊。”程蝶衣满脸羡慕。

杨沐之问:“你都断粮了,怎么不去找段小楼帮衬点?”

程蝶衣顿时满面怒容:“师兄的家底全被那个臭女人攥在手里,哪轮得到我?再说,我程蝶衣就是饿死,也绝不向那女人低头!”

“算我多嘴。”

程蝶衣与师兄段小楼的事,他早有耳闻。

二人自小结为师兄弟,一同在梨园行当里成长。程蝶衣痴迷戏曲,到了人戏不分的境地。台上,他是《霸王别姬》里痴恋霸王的虞姬;台下,他依旧是虞姬,倾慕着扮演霸王的师兄段小楼。总之,他已深深陷进戏中,将生活与舞台混为一谈,实在有违常理。

他不寻常,段小楼却不同。卸了妆,他与寻常男子无异,吃喝玩乐无所不好。他尤其钟情于八大胡同花满楼的头牌菊仙,后来菊仙赎身从良,嫁给了他。

程蝶衣认为是菊仙抢走了师兄,因而对她恨之入骨。他口中那声“臭”,指的正是菊仙。

二人说着话,程蝶衣引路,来到一处独门独院的四合院。院子不大,仅有一进,却收拾得整洁利落。走进厅内,程蝶衣转动一只花瓶,柜后悄然旋开一道暗门。

“请。”

杨沐之迈步而入。

“好家伙。”

只看一眼,他不由得暗暗吃惊。

程蝶衣收藏最多的,是各式女子首饰与头花,光闪闪的凤冠就有十余顶。其余书画、瓷器、铜器、木器、摆件等,林林总总数百件之多。能入他眼的,自然都是精品。

杨沐之细细看去:景泰蓝铜器、宣德炉、徽宗字画、板桥墨竹、耸中堂的虎字,另有玉器、石器,而最多的,当属明清两代的瓷器。青花瓷近百,珐琅彩瓷也有七八件。单是这几件珐琅瓷,日后价值便难以估量。

“不错,真不错。”

杨沐之连连赞叹。他手中藏品虽数倍于此,但程蝶衣所藏,精品迭出,有些连他也未曾得见。当然,若论珍品总数,仍不及他。

“还过得去。”

程蝶衣面露得色。在他眼中,杨沐之亦是收藏大家,能得他认可,自是欣慰。

“好是好,可若只有这些,还差些火候。总该有点真正能入眼的东西吧?”杨沐之故意激他。

“哼!”

程蝶衣不屑一顾:“今日便叫你开开眼界。等着!”

话音落下,他打开柜门,自底层取出一只绛紫色紫檀木小箱。杨沐之端详那木箱,心中微震——无论是做工、雕工还是选料,皆属上乘。

那只箱子即便放在后世也价值不菲,能用来装它,足见里面物品的非同寻常。

“今天让你开开眼界,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宝。”

程蝶衣珍而重之地打开檀木箱,箱底铺着明黄闪光的绸缎,底下不知垫了什么,凹槽中静静嵌着一对白玉般的杯子。

瓷质细腻,宛若天然白玉,光泽流转。

“这是……”

杨沐之心中一颤:“程兄,容我细看。”

程蝶衣叮嘱:“小心些。”

“哎——”

杨沐之轻手轻脚地取出两只杯子,一只有母鸡带一只小鸡啄食蜈蚣,另一只则是母鸡领着三只小鸡啄蜈蚣。

指节轻叩,声音清越如击磬。

他小心放回原处,叹道:“薄如纸,白似玉,声如磬,胎如脂。这应该就是赫赫有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了吧?”

“杨兄弟果然识货!”

“真是好东西,程兄,托您的福,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33/421983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