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 第161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30

第161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30


巳时正,日头已爬至檐角,洒下暖金碎光。

堂内案几整齐排列,数十名学子端坐其间,目光齐齐投向主位  ——  一位身着藏青儒衫、须发皆白的老儒生,正是此次文会第一关的主考。

他精神矍铄,手指轻捻长须,朗声道:“第一关,对句。一炷香内,对出老夫所出上联,既要对仗工整,亦需兼顾意境与巧思,考验诸位急智与学识根基,现在开始。”

话音落,侍女捧着燃得正旺的线香上前,青烟袅袅升起,缠绕着飘向梁间。

老儒生目光扫过全场,缓缓道出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此联一出,堂内瞬间静了半分。有学子下意识重复

“北斗七星……  十四点”,指尖在案上轻划  ——  上联将夜空中的北斗七星,与水中倒影相叠,“七”  变  “十四”,既含数理之趣,又勾勒出  “星映碧水、天水相连”  的空灵意境,虚实相生,难度颇高。

香火静静燃烧,细如发丝的灰烬不时飘落。

片刻后,一位身着蓝衣的书生率先起身,拱手道:“学生对:南山万寿,松间贺岁千百年。”

老儒生闻言,微颔首,指尖仍捻着胡须:“‘南山’对‘北斗’,‘万寿’对‘七星’,‘千百年’对‘十四点’,词性对仗尚可。

只是‘千百年’虽为虚数,却未呼应上联‘七变十四’的数理巧思,意境也稍显俗套。罢了,基础尚牢,可过,请上楼。”

蓝衣书生松了口气,躬身谢过,快步踏上通往二楼的木梯。有了第一个过关者,堂内紧绷的气氛稍缓。

紧接着,一位穿灰衣的士子起身,声音略带紧张:“学生对:西风一雁,云端掠影两三声。”

老儒生捻须思索片刻:“‘西风’对‘北斗’,‘一雁’对‘七星’,尚可。

‘两三声’与‘十四点’皆含数字,虽无倍数关联,却也算沾了数理的边,意境‘雁掠云端’也与上联‘星映碧水’的空灵相契。可过。”

随后又有几人陆续作答:“东风万里,花间醉月百千姿”——  意境尚可,却无半分数理;

“春江一线,山间映月两三分”——  数字勉强呼应,“一线”  对  “七星”  却显局促。

老儒生或皱眉摇头,或轻叹一声  “勉强过”,香已燃至大半,楼上也只上去了四五人。

多数学子仍埋首苦思,有人抓着发髻面露懊恼,有人在纸上反复涂改,堂内渐渐响起细碎的议论声:“这上联也太刁钻了,既要对仗,又要数理,还要意境,三者全占太难了!”

“听说上一科的京城乡试解元江锦辞也来了,说不定能破这联?”

“对,就是那位年纪轻轻就中了解元的江公子!他若出手,定有妙句!”

“我看未必,各人都有所长所短,你看他不也还没想出来么?”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直静坐角落的江锦辞缓缓起身。

他身着素色青衫,身姿挺拔,神色平静,只是寻常应答。

满堂先是一滞,随即响起几声压抑的低呼。

刚上楼的蓝衣书生恰好站在梯口,闻言忍不住回身,击节赞叹:“妙!太妙了!‘一双飞’暗合‘二’数,孤雁映月成影,‘一’变‘二’,正与上联‘七星映水变十四’的数理巧思严丝合缝!”

旁边几位年长的文士也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眼中满是惊叹:“‘南楼’对‘北斗’,方位相对;‘孤雁’对‘七星’,一禽一星,虚实相应,词性工整无懈可击!”

“更难得的是意境  ——  北斗映水成双,南楼孤雁伴月成影,都是‘一物映出两形’,孤独中藏着映照之趣,比上联的‘空灵’更添了几分韵味,后生可畏啊!”

“果然是解元公!这急智与巧思,绝非寻常学子能及!”

老儒生原本平淡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精光暴涨,竟忍不住向前迈了两步,目光灼灼地盯着江锦辞,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绝妙!此乃绝对!形神兼备,数理相通,意境更在上联之上!公子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才思,真是大才!请!快请上楼!”

江锦辞对着老儒生微微一揖,随后在众人或惊叹、或敬佩、或羡慕的目光中,他缓步走向木梯。

有人自发让开道路,有人忍不住探头张望,身后传来的  “不愧是解元”

“这对句真是绝了”  的赞叹声,如潮水般漫过堂内,却未让他的脚步有半分停顿,依旧平静得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寻常小事。

待江锦辞的身影消失在楼梯转角,一楼大堂内的对句考核又持续了片刻。

剩下的那些人,像是被启发了一般,接连不断的对了下去。

最终,包括江锦辞在内,共有三十余人成功登上了文华楼二楼。

二楼环境更为清雅,四壁悬挂名家字画,轩窗敞亮。

众人刚落座,便有一位身着深蓝儒袍、气质沉稳的中年文士走上前来,他是第二关的主考。

与此同时,三楼一间垂着竹帘的雅室内,几位气度不凡的人物正凭栏俯瞰。

其中一人正是京兆尹王守,他身侧坐着的是吏部侍郎张谦。

张侍郎捻着茶盏,目光落在二楼那袭青衫上,笑道:“王大人,楼下那位,莫非就是去年那‘无意仕途’的江解元?如此人才,若真无心庙堂,倒是可惜了。”

王守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少年人意气风发,想法多变也是常事,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张大人且看他今日表现。”

二楼,主考声音清朗:“第二关,考校诗才。

时值新春,万象更新,便请以‘元日’或‘新春’为题,作诗一首时限,两炷香。”

侍女再次捧上香炉,新的线香被点燃。

题目一出,不少人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江锦辞。

他安然坐在角落窗边,目光沉静,仿佛在思考。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锦袍、眉眼间带着几分傲气的年轻学子忽然起身,朝着江锦辞方向拱手,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全场听见:

“江解元才思敏捷,第一关便拔得头筹,令我等钦佩。想必这第二关,定也有惊世之作。不如就请解元公率先提笔,也好让我等见识学习,开阔思路,以免闭门造车,贻笑大方。”

此人名为赵铭,出身官宦之家,素来自负才学,将此次诗会视为扬名立万、以及为来年的会试殿试作铺垫,提前进入上位视野的绝佳机会。

江锦辞的出现,尤其是第一关的惊艳表现,让他感到了强烈的威胁。此刻出言,明为推崇,实则是要将江锦辞架在高处,若其诗作稍有不慎,便可加以贬损。

这番话果然引得众人目光再次聚焦于江锦辞身上,期待、审视、好奇,兼而有之。

楼上的王守看了那赵铭一眼,笑着对旁边的张侍郎道:“张大人,楼下这位小友,瞧着倒是眼熟,莫非是府上亲眷?”

张侍郎轻抚茶盏,目光淡然扫过楼下,语气平稳听不出喜怒:“确是家中不成器的外甥。年轻人锐气盛了些,总想着在人前显圣。

比不得王大人看中的那位江解元,去年便已懂得藏锋守拙的道理,倒是难得。”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赵铭的身份,暗指其不够沉稳,又顺势探问江锦辞“无意仕途”的虚实。

江锦辞抬眼,淡淡地扫了赵铭一眼,那目光平静无波,却让赵铭没来由地心中一紧。

只见江锦辞从容起身,并未动怒,也无丝毫局促,缓步走向厅中长案。

“倒是高看你了.....”

赵铭见他如此干脆地应战,眼底掠过一丝得色,暗忖:“作诗岂是儿戏?题目刚出,便需立意、择韵、炼字,哪个不是字字斟酌、反复推敲?

如此仓促提笔,能写出什么像样诗句?众目睽睽之下,看你如何收场……”

江锦辞挽起袖口,执笔蘸墨,动作流畅自如,随即笔走龙蛇,落在雪白的宣纸上。

旁边负责唱诗的青衣书童立刻凑上前,看着那墨迹未干的诗句,朗声诵读出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484/426708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