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波澜
牛车承载着失落与震惊,终于在天黑前回到了熟悉的柳塘村。
秦德昌没有耽搁,立刻召集了全村关心此事的老少爷们儿,就在祠堂前的空地上,借着即将落山的最后一点天光,公布了这次县城之行的收获。
他声音洪亮道:“老少爷们儿,咱们这趟县城,卖鱼的钱,一共是一千八百四十八文。”
秦德昌抬手压了压议论,继续道:“扣掉进城要交的市税、车马损耗,实收是一千六百三十文。”详细地报出数字,显示出公开透明。
“按照咱们族里早就定好的规矩,这些钱,大部分要分给当初出大力气抓鳝鱼、平日里精心喂养鳝鱼的人家。剩下的一部分,充入族中公产,以备不时之需。”
具体如何分配,自有族老们根据早就拟好的章程核算。过程虽然繁琐,但在秦德昌的主持下,倒也井然有序。当秦远山代表自家,领到属于他们那一份,一百八十七文铜钱时,秦禾旺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一把抓过用麻绳串好的铜钱,放在手里掂了又掂。
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能买多少肉吃,多少糖瓜、多少鞭炮了。
这次卖的是大部分鳝鱼和黑鱼,族里另外的鳝鱼,打算过几天在去售卖。按照比例,自家大概还能分到一百多文。这样加起来,这次干塘,自家在鳝鱼上的总收入,大概在三百文左右。
三百文这个数字与之前打听过的读书费用对比。在景陵县,最基础的蒙学塾师,一年的束脩(学费)也要两三贯钱,这还不算必不可少的笔墨纸砚和书本费。
三百文,连束脩的零头都不够!这点钱,距离改变命运的读书之路,如同隔着千山万水。挣钱,必须想办法挣到更多的钱!光靠土里刨食和这点副业,是远远不够的。
夜深人静,秦远山一家也回到了自己那间低矮的土坯房里。
秦远山将钱袋交给妻子陈氏。陈氏接过钱,仔细数了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将钱收进床脚那个上了锁的小木匣里。有了这笔额外的收入,这个年又能过得宽裕不少。
秦禾旺依旧沉浸在兴奋中,围着母亲叽叽喳喳地说着县城里的见闻,高大的城门、热闹的街市、还有那碗香喷喷的三鲜面,当然,也没漏掉刘大肚、以及最后秦浩然那惊人的记忆力。
陈氏起初只是笑着听儿子讲述,但当听到秦浩然只听了一遍,就能流利背出那么长一段天书时,她的笑容渐渐凝固了,脸上露出了和白天牛车上大人们一样的震惊和不可思议。她不由得看向安静地坐在炕沿,似乎在发呆的秦浩然。
秦远山擦拭了一下身子,坐在炕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看向妻子,开口:“孩他娘,有件事,我得跟你商量商量。”
陈氏见当家的神色严肃,也收敛了笑容,坐直了身子:“啥事?你说。”
秦远山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我琢磨着…浩然这孩子,怕是真的不一般。今天你也听禾旺说了,那背书的事…这可不是普通娃子能有的记性!里正叔回来路上也悄悄跟我说,这孩子,怕是块读书的料子!埋没在咱这土里,太可惜了。”
观察着妻子的脸色,继续说道:“我想着…等开春了,是不是…想办法送他去读书?哪怕只是识几个字,将来也能有个出路,不用像咱们一样,一辈子看天吃饭,受人气。”
陈氏一听读书两个字,脸色瞬间就变了。读书识字,对于普通农家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意味着巨大长期的投资,而且成功率极低。
附近村里不是没有过先例,前村张老六家,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了三年私塾,结果钱花光了,儿子也没读出个名堂,最后还是回来种地,反倒欠了一屁股债,一家子过得更加凄惶。
陈氏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声音都拔高了几分:“读书?你说得轻巧!那是咱们这样的庄稼人能想的事吗?那得花多少钱?!束脩、笔墨、书本,哪一样不是吞金的窟窿?咱们家什么光景你不知道?一年到头,你和我,起早贪黑,累死累活,收成好的年景也就刚够糊口,遇上灾年还得饿肚子!
菱姑翻过年就快十五了,马上要出嫁,总得备点像样的嫁妆吧?不能让她在婆家抬不起头!禾旺也不小了,再过几年就要说亲了,彩礼这些哪一样不要钱?屋顶下雨还漏得厉害,开春还得买点瓦片修补…哪来的余钱去供浩然读书?”
妻子的反应在秦远山的意料之中,但秦远山还是试图解释:“我知道难…可是浩然他…”
陈氏打断他,语气激动,带着一种捍卫自家利益的决绝:“没有什么可是!秦远山,我告诉你,供浩然读书,可以!”
这话让秦远山一愣,有些意外地看着妻子。
只听陈氏话锋一转,每个字都像冰豆子一样砸在地上:“但是,不能用家里的钱!一文都不能动!你弟弟大丰留下的那十亩水田,夏秋两季售卖的一半粮食,我都记着账,今年加起来大概有三贯钱左右。还有他爹的那点抚恤,我一直没敢动,锁在箱子最底下。
林林总总,我给浩然记着账,名下的钱,加起来大概有二十四贯左右。你要是有心,就用这些钱供浩然!那是他爹用命换来的,是浩然以后取妻声张的本钱。咱们家的钱,你想都别想!要动,先从我身上踏过去!”
她的话像连珠炮一样,又快又急。秦远山的脸涨红了,既心疼侄儿的天赋可能被埋没,又理解妻子的现实考量,更对动用弟弟留下的遗产感到愧疚。
那笔钱,是弟弟用命换来的,也是浩然将来的最后一点依靠。用来赌一个虚无缥缈的读书前程,万一失败了……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像是被抽干了力气,颓然地低下头,闷声道:“…我就那么一说。睡吧。”
夫妻俩谁也不再说话,吹熄了油灯,各自躺下。
黑暗中,两人背对着背,显然谁也没有睡着。沉重的呼吸声和窗外呜咽的北风交织在一起,诉说着这个贫寒农家夜晚的无奈与挣扎。
秦浩然将大伯和伯娘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在耳中。伯娘的反应,并不意外。在生存压力面前,任何超越基本需求的投资都会被视为奢侈和冒险。自己能理解伯娘的担忧和算计,那是底层百姓最真实的生存智慧。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