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归乡絮语
秦浩然知道长辈是听闻了之前的风波,心中担忧,便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让人安心的笑容:“劳叔爷挂心,一切都好。夫子管束严格,同窗们也…和睦。”省略了那些无形的孤立和暗流,只报平安。
秦远山闻言,明显松了口气,连忙从牛车上拎下两个用湿润茅草细心捆扎好的物件。一捆是两条尺余长、鳞片泛着青黑光泽的鲜活草鱼,鱼尾还在微微摆动。另一坛则是用红布封口的土陶罐,里面是村里自家酿造的、色泽浑浊却带着粮食醇香的米酒。
秦德昌整理了一下衣冠,说道:“走,浩然,带我们去见见夫子和门房张管事。”这是乡里人最朴素的谢师与打点之道,东西不贵重,却是一片赤诚的心意。
门房老张见到秦远山和里正亲自前来,还带着礼物,倒是没有太多意外。清明前后,常有家长借此机会略表心意。他将三人引至李夫子书房外等候。
李夫子听闻是秦浩然的家人来访,便召他们进去。秦德昌和秦远山有些拘谨地走进书房,不敢四处张望,只是恭敬地将那捆草鱼和那坛米酒奉上。
秦德昌代表族人开口道:“李夫子,一点乡野土产,不成敬意。草鱼是今早刚从塘里捞上来的,图个鲜活。这米酒也是村里自己酿的,口感粗劣,聊表心意。浩然这孩子愚钝,在学塾给您添麻烦了,万望夫子多多费心教导!” 秦远山在一旁连连点头,搓着手,脸上满是恳切。
李夫子看了看那还在滴着水珠的草鱼和那坛朴素的米酒,又看了看站在一旁沉静恭谨的秦浩然,心中了然。并未推辞,微微颔首,语气平和:“二位有心了。浩然天资聪颖,求学心切,乃是可造之材。留在学塾,老夫自当尽心教导。”
听到这话,秦德昌和秦远山脸上顿时绽放出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仿佛听到了最动听的褒奖。秦远山更是连连作揖:“多谢夫子!多谢夫子!”
从夫子书房出来,又回牛车上抱起一坛酒,让秦浩然带着再去找门房老张,将那坛米酒塞到老张手里,恳切地说道:“张管事,平日里浩然这孩子,少不了叨扰您,这点自家酿的浑酒,您留着解乏,千万莫要嫌弃。浩然年纪小,不懂事,还望您平日里多关照,多提点!”
老张推辞不过,见对方情真意切,也就收下了。看了看面容沉静的秦浩然,对秦德昌和秦远山低声道:“两位放心。浩然这孩子,在学塾里,挺好的。”
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不瞒二位,李夫子私下里曾夸过,说这孩子…有慧根,是个读书的料子。”
秦远山几乎失声叫出来:“真的!”被秦德昌拉了一下才意识到失态,连忙捂住嘴,但脸上的狂喜却掩藏不住。秦德昌也是捻着胡须,笑得合不拢嘴,仿佛已经看到了秦家光耀门楣的那一天。
老张又补充道:“就是…这写字上,还需下苦功。夫子说,练字非得在纸张上找感觉不可,石板和草纸,终究是两回事。所以前阵子,夫子还特意奖励了浩然一些毛边纸和好笔,就是盼着浩然能把字练出来。”
这话如同点睛之笔,让秦德昌和秦远山彻底安心,也更加感激。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浩然在学塾不仅没受欺负,反而深得夫子喜爱和栽培!连昂贵的纸张都舍得奖励!
秦德昌连连说道:“应该的,应该的,练字是大事。回头我们再多想想办法,定不能辜负了夫子的期望!”
辞别了老张,坐上晃晃悠悠的牛车,踏上返回柳塘村的路。离家越近,道路越发泥泞,两旁的田野和熟悉的村落景象逐渐映入眼帘。
秦远山驾着车,嘴角一直带着笑,时不时回头看看坐在车斗里的秦浩然,仿佛怎么看也看不够。
絮絮叨叨地问着学塾里的生活细节:吃得饱吗?晚上睡觉冷不冷?功课难不难?
秦浩然一一耐心回答,报喜不报忧,只挑那些能让家人安心的事情说。讲述夫子如何讲解经义,自己如何背诵文章,偶尔也提到赵家业的憨厚,但对于周文才等人的孤立、李继等人暗藏的怨恨,只字未提。
里正秦德昌坐在一旁,听着秦浩然的叙述,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活了大半辈子,见识自然比秦远山多。
他能从秦浩然平静的叙述中,感受到学塾那个小社会必然存在的倾轧和不易。但他没有点破,只是偶尔插话,询问一些关于李夫子教学风格、学塾规矩等更宏观的问题。
当牛车终于驶入柳塘村那熟悉的泥土路时,得到消息的族人早已等候在村口。
看到牛车回来,人群一阵骚动。孩子们奔跑着围上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去了镇上读书、仿佛变得有些不一样的秦浩然。大人们则围住秦德昌和秦远山,急切地打听消息。
“德昌叔,远山,咋样?浩然在学塾还好吧?”
“夫子怎么说?没人欺负咱娃吧?”
秦德昌站在牛车上,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自豪,高声将李夫子的肯定说成天资聪颖。
门房老张透露的有慧根、是读书料子以及夫子奖励纸张的事情,大声宣布了出来。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和议论声。
“太好了!我就说浩然是块料子!”
“夫子都夸了!还奖励了纸!那可是金贵东西!”
“咱们柳塘村,说不定真能出个秀才公!”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秦浩然身上,那目光里充满了热切的期盼、毫无保留的信任,承载了整个村落未来希望的种子。
秦浩然站在牛车旁,看着那一张张因长期劳作而显得沧桑,此刻却因自己而焕发出光彩的脸庞,看着族人眼中那近乎虔诚的期望,心中暖流涌动,却也感到肩上的担子仿佛又重了千斤。
回到那间熟悉的大伯家,堂屋里,三叔公秦远铭早已等候多时。
老人拉着他的手,仔细问询学问进境,老人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连声道:“好!好!祖宗保佑!我秦氏有望矣!”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