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77章 鸭市探询

第77章 鸭市探询


祠堂前的喧闹渐渐平息,但空气中仍弥漫着一种兴奋的余温。铜钱被仔细清点,用麻绳串好,放在了秦德昌带来的木匣里。

最终统计下来,参与集资的户数远超预期,几乎囊括了全村所有人家,共筹集了将近四贯铜钱。

环视尚未完全散去的乡亲,高声问道:“各位乡亲,明日我和远山,要赶早去县城采购鸭苗。大家伙儿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顺带捎回来的物事?趁着牛车方便!”

此时正是农历四月,春耕大忙时节刚过,夏收尚未到来,是一年中相对青黄不接的时候。村民们互相看了看,家里需要的针头线脑、农具修补都不是急事,最终大多人只是喊道:

“里正,帮俺家带半斤粗盐回来就成!”

“俺家也要点盐!”

“对,带盐就好!”

盐是农家每日不可或缺之物,也是最常见的代购物品。而后人群开始三三两两地散去,但经过秦浩然身边时,无不投来感激和赞许的目光,话语也格外热络:

“浩然娃儿,真是出息了!在夫子面前都能说得上话!”

“是啊,要不是浩然读书用功,得了夫子青眼,这等好事哪能轮到咱们村?”

“好好读!将来中了秀才,咱们柳塘村也跟着沾光!”

秦浩然一一礼貌地躬身回应,脸上带着符合年龄的腼腆笑容:“叔伯婶娘们过奖了,是夫子仁心,惦记着乡邻。”  将功劳全都推给李夫子,自己则表现得谦逊知礼,这更赢得了族人们的好感。

最后,秦德昌抱着钱匣子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低声对秦浩然说:“浩然,明天我们去县城,除了买鸭苗,你也想想,可需要什么书籍笔墨?县城的书斋比镇上货品齐全,若有想买的,叔爷给你捎回来。”

秦浩然心中一动,早就想多涉猎一些书籍,只是镇上书铺规模太小,选择有限。略一思索,便开口道:“多谢叔爷。侄孙想和你们一起去县城,到书斋里看看,顺便想要一些蒙学读物,名为《增广贤文》和《声律启蒙》《试帖诗百首详解》。若书斋有售,烦请叔爷为侄孙购买。”

秦德昌虽不太清楚这本书具体内容,但听说是蒙学读物,又能让浩然长见识,立刻满口答应下来:“成!明日你跟叔爷一起去县城书斋看看!”

翌日,凌晨三点多,天色漆黑如墨,万籁俱寂,只有偶尔几声犬吠划破宁静。

秦远山蹑手蹑脚地摸黑起来,穿戴整齐,然后轻轻推醒旁边铺上的秦浩然,压低声音:“浩然,醒醒,该走了。”

秦浩然本就心里有事,睡得警醒,闻言立刻睁开眼,适应了一下黑暗,悄无声息地开始穿衣。尽管动作极轻,那细微的窸窣声还是惊动了睡在另一边的堂哥秦禾旺。

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嘟囔着问道:“浩然…啥时辰了?你干啥去?”

秦浩然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道:“…解手。”

若是平时,这个借口或许能糊弄过去。但今日秦禾旺似乎睡得不太沉,或许是潜意识里对昨日养鸭之事太过兴奋,嘟囔着:“我也去…”

竟也迷迷糊糊地爬了起来,趿拉着鞋子就要跟着秦浩然往外走。

秦浩然心中暗道不妙,却已无法阻拦。两人一前一后刚推开房门,就看到堂屋角落里,一盏小小的豆油灯已经被点燃,昏黄的光晕勾勒出秦远山正在检查牛车套具的身影。

秦禾旺顿时完全清醒了,看着父亲这副出远门的打扮,又看看身旁穿戴整齐的堂弟,小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爹!你们这是…要去镇上?不对,去县城?”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在寂静的凌晨格外刺耳。

秦远山皱了皱眉,知道瞒不住了,只得低喝道:“嚷什么嚷!惊醒了你娘看我不揍你,我们是去县城办正事,给村里买鸭苗,带你弟去买书,你老实在家待着。”

秦禾旺一听,立刻不干了,扯着父亲的衣袖,开始耍赖:“我不!我也要去,爹,带我去嘛!我保证听话,不乱跑!我也能帮忙看鸭子!”一边说,一边用渴望的眼神看向秦浩然,希望能得到声援。

秦浩然抿了抿嘴,没有开口。

秦远山被儿子缠得烦躁,又怕动静太大,扬起手作势要打:“你去什么去!县城是你小子能瞎跑的地方吗?赶紧回去睡觉。”

秦禾旺见状,干脆往地上一蹲,开始假哭干嚎起来,声音虽压着,但那副鬼哭狼嚎的架势在寂静的夜里也足够扰民。

果然,没过片刻,里屋传来了陈氏不满的声音:“大半夜的,你们爷俩闹什么呢?还让不让人睡了?”

秦远山脸色一僵,狠狠瞪了几子一眼。陈氏披着外衣走出来,看到这情形,心里明白了七八分。

她看了看满脸期盼的大儿子,又看了看站在一旁沉默却眼神清亮的侄子浩然,叹了口气。她深知丈夫这次进城责任重大,带着个半大小子确实添乱,但看着儿子那渴望的模样,终究是心软了。

陈氏打断儿子的表演,对秦远山说道:“行了行了,别嚎了!儿子要去就让他去吧,多个人,也能帮着看看东西,长长见识。禾旺,你给我听好了,去了县城一切听你爹和里正爷爷的,要是敢乱跑惹事,回来腿给你打断!”

又转向秦浩然,语气柔和了些,“浩然,你也帮着看着点你哥。”

说完,陈氏转身回屋,窸窸窣窣一阵,又走了出来,将一小串用麻绳穿好的铜钱塞到秦远山手里,低声道:“拿着,难得去趟县城,带他俩在城里吃点好的,别饿着孩子。”那铜钱不多,却是一个农家主妇能从牙缝里省出的最大体贴。

秦远山瞥了一眼瞬间眉开眼笑、恨不得立刻蹦起来的儿子,无奈地摇了摇头,但还是将钱收好。事已至此,也只能带着了。

一行人悄悄出了院门,与早已等候在村口的里正秦德昌及其儿子秦守业,以及村里另一个赶车好手秦二牛。六个人挤在一辆牛车上,在浓重的夜色和清冷的空气中,离开了沉睡的柳塘村。

秦浩然和秦禾旺挤在堆放着空竹筐的牛车一角,身上盖着一条旧毡子御寒。秦禾旺一开始还兴奋地东张西望,但四周一片漆黑,只有车头悬挂的那盏防风油灯投射出一小圈昏黄的光晕,照亮前方一小段路面。

没过多久,困意再次袭来,两人又迷迷糊糊地又睡着了。

秦德昌和秦远山则低声交谈着,核对要购买的物品清单,主要是鸭苗,还有村民嘱托的盐,以及给浩然买的书。秦远山和秦二牛轮流驾车,警惕地注意着路况。

时间在牛车的颠簸和吱呀声中缓缓流逝。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晨曦逐渐驱散黑暗,道路两旁的景物变得清晰起来。

田野碧绿,早起的鸟儿开始在枝头鸣叫。秦禾旺和秦浩然也被光线和鸟鸣吵醒,揉着眼睛,看着更加开阔的景色美不胜收。

当日头升高,空气中带着暖意时,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片连绵的、比清水镇规模大上数倍的建筑群,青灰色的城墙轮廓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秦德昌指着前方:“到了!前面就是景陵县城了!”

牛车随着人流,从高大的城门洞下穿过,缴纳了少许入城税后,便算是正式进入了县城。

秦德昌指挥着秦远山赶车,没有在繁华的主街停留,而是熟门熟路地拐进了一些相对狭窄的街巷,直奔城里的牲畜家禽市场。

越靠近市场,空气中的禽畜味道越发浓郁,各种叽叽喳喳不绝于耳。

市场占地颇广,用简陋的木栅栏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有卖牛的、卖羊的、卖猪的,而他们要找的鸭市,则在靠近一片水塘的区域。

来到鸭市,眼前景象更是热闹。一个个用竹篾编成的扁圆形大筐篓整齐排列,里面挤满了毛茸茸、黄澄澄的鸭雏,如同一个个活动的金色绒球,发出细嫩而密集的啾啾声。

一些大些的鸭苗已经开始褪去部分绒毛,露出下面新生的羽毛。卖鸭的贩子们站在各自的摊位上,大声吆喝着: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正宗的荆江麻鸭苗!精神头足,好养活!”

“便宜卖了便宜卖了!包活包健康!”

秦德昌让秦二牛看好牛车,而后带着众人一起,开始逐个摊位仔细查看、询价。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