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78章 精挑细选

第78章 精挑细选


秦德昌如同经验老到的猎人,沉稳地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那一筐筐毛茸茸的幼鸭。

时不时与鸭贩交谈,询问鸭种来源、孵出时日、平日喂何种食水,语气老练,不露声色地打探着底细。

秦远山则在一旁仔细观察鸭贩的神色和摊位上鸭群的整体状态,判断其是否诚实可靠。而秦浩然,则默默充当技术顾问。

在不同摊位前驻足,看似随意地询问价格,实则暗中比较。

不仅看鸭苗的整体品相,更会俯下身,仔细按照那几条要诀观察:看鸭苗的眼睛是否明亮有神,而不是浑浊呆滞。

用手在筐边虚晃,看它们的反应是否灵敏,是否会机警地缩头或躲闪,听它们的叫声是否清脆洪亮,而非嘶哑无力。

甚至会让摊主抓起一只,亲手接过,感受那小生命在掌心的挣扎是否强健有力,顺便快速瞥一眼肛门周围是否干净,无污物黏连,这是判断是否患有痢疾等隐疾的重要标志。

秦远山和秦守业也学着里正的样子,分头查看,不时低声交流几句。秦浩然则安静地跟在后面,观察更为细致,不仅看鸭,也看摊主。

那些鸭苗健壮、摊位收拾得相对干净的摊主,要价虽稍高,但言谈间也更为自信,对于喂养细节也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一些鸭苗品相稍差、价格低廉的摊主,则往往含糊其辞,或者只是强调好养活。

连续看了七八个摊位,反复比较,三人才在一个面相憨厚、言语实在的老鸭贩摊前停了下来。这老鸭贩的荆江麻鸭苗,整体品相明显优于别家,而且他承诺鸭苗孵出不超过五天,正是最适合长途运输和新环境适应的日龄。

秦德昌开口问道:“老哥,你这鸭苗怎么卖?”

老鸭贩答道:“好说,十二文一只,童叟无欺!”

秦德昌摇摇头,开始施展他讲价的功夫:“老哥,咱们是诚心要,而且量不少。你这价高了,隔壁摊才卖十一文。我们要是多要些,十文钱一只,如何?”

一番你来我往的拉锯,秦德昌咬定十文的价格不松口,又暗示以后若养得好还会再来采购,那老鸭贩最终勉强答应下来:“成!看你们是实在人,十文就十文!要多少?”

秦德昌看向秦浩然,用眼神询问。秦浩然微微点头,示意这个摊位的鸭苗质量符合要求。然后,凑近秦德昌耳边,用极低的声音提醒道:“叔爷,夫子说过,蛋鸭群公母配比,按二十四比一为佳,既能保证种蛋受精,又不多耗饲料。”

秦德昌心领神会,对老鸭贩道:“我们要五十只!但要劳烦老哥,帮我们仔细挑出四十八只母的,两只公的!”

老鸭贩闻言笑了:“哟,还是个懂行的!成,俺这眼力准,给你们挑!”  熟练地伸手入筐,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观察鸭雏的头部、体型和肛门细微差别,快速而准确地将母鸭雏和公鸭雏区分开来,分别放入两个稍小的竹篮里。

最终,四十八只精神抖擞的母鸭苗和两只略显壮实的公鸭苗被仔细清点,确认无误。五十只鸭苗,共计五百文钱。秦德昌从钱匣中数出五百文铜钱,交付给老鸭贩。

看着篮子里这些叽叽喳喳、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秦德昌和秦远山脸上都露出了充满期盼的笑容。

买好了鸭苗,一行人并未立刻返程。秦浩然又提醒道:“叔爷,大伯,夫子曾提过,雏鸭体弱,易染疾病。可去药铺购置些常见的中药材,如大蒜、艾叶、甘草等,或研磨混入饲料,或煮水供其饮用,能起到预防疾病、增强抵抗之效。”

秦德昌如今对夫子所言奉若圭臬,立刻点头:“对对对!还是浩然你想得周到,咱们这就去药铺。”

在县城一家不大的药铺,他们购置了一些价格低廉且确有杀菌消炎、健脾开胃功效的常见药材,如干大蒜头、艾草、少量的甘草,又花去了几十文钱。

接下来,便是去书斋。县城的书斋果然气派许多,高大的书架直抵房梁,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种线装书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旧纸特有的味道。

秦德昌直接向伙计询问《增广贤文》和《声律启蒙》《试帖诗百首详解》。伙计很快找来刻版书籍。书不厚,但价格却不菲,竟要八百文!相当于八十只鸭苗的价钱!

秦浩然又看了看纸张。学塾奖励的毛边纸他已用完大半,日常练习主要靠那两刀草纸,但草纸质地粗糙,吸墨性差,终究不利于书法精进。

秦浩然看中了品质稍好一些的毛边纸,询问价格,一刀便要八十文!斟酌了一下,请求秦德昌为他购买三刀。仅是三刀纸,就需二百四十文!

站在一旁的秦二牛看着那薄薄三本书和三刀纸,忍不住咂舌低声嘀咕:“好家伙…这点纸和书,比咱们那五十只活蹦乱跳的鸭子还贵哩…”

秦德昌闻言,立刻回头瞪了他一眼,低声斥道:“你懂什么!浩然读书是正事!笔墨纸砚是读书人的根本!再贵也得买!莫要胡言乱语,让人笑话!”  说罢,毫不犹豫地数出铜钱,将三本书和三刀毛边纸仔细包好,递给秦浩然。

秦浩然再次深切体会到在这个时代,知识承载物的昂贵,以及族人为供养他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这还没有购买最重要的《四书章句集注》《八股程文范本》等...

所有采购事项完毕,日头已近中天。众人腹中早已饥肠辘辘。秦德昌寻了一处看起来干净实惠的面摊,点了几碗素面。秦远山则记着妻子的叮嘱,额外掏出陈氏给的那串铜钱,给秦浩然和秦禾旺点了一碗加了少许肉丝的豪华肉丝面。

面端上来,清澈的汤底,雪白的面条,上面零星点缀着几丝褐色的肉丝和翠绿的葱花,香气扑鼻。

在常年少见油荤的农家孩子眼中,这无疑是难得的美味。秦禾旺眼睛都直了,不住地咽着口水。秦浩然虽然灵魂成熟,但这具身体对油脂和蛋白质的渴望是真实的。

那碗肉丝面放在两人中间,秦远山将筷子递给他们:“快吃吧。”

秦浩然和堂兄秦禾旺一起,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分食了这碗面。热乎乎的面条下肚,汤鲜味美,肉丝虽少,却极大地满足了久违的口腹之欲。秦禾旺吃得满头大汗,连汤都喝得一滴不剩,咂着嘴回味无穷。

而后众人不敢耽搁,将装有鸭苗、通风良好的竹篮小心固定在牛车中央,避免颠簸,又覆盖上一层薄布遮阳。随后便驱赶着牛车,踏上了返程之路。

回程路上,秦禾旺依旧兴奋,但更多的是对那一篮小鸭子的好奇,时不时想伸手去摸,被秦远山严厉制止。

牛车在暮色降临前,终于平安返回了柳塘村。村子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他们,牛车刚进村口,就有眼尖的孩童飞奔去报信。很快,村民们都围了上来,关切地询问采购情况。

当看到那两篮精神十足、啾啾鸣叫的鸭苗时,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

秦德昌站在车上,高声宣布采购顺利,并将剩下的钱款大致交代了一下,强调了购买药材和书籍纸张的正当性与必要性,无人有异议。

紧接着,秦德昌展现出了里正的决断力。立刻组织起早已安排好的人手,指挥道:“趁着天还没全黑,有力气的,跟我去后山砍竹子!手艺好的,准备扎篱笆!村东头水塘边那片空地,今晚就得把鸭圈给围起来!”

又点名村里一位心细且家里劳力较多的汉子:“秦老四,这喂养鸭子的差事,暂时就交给你家!就按夫子给的法子喂,那些药材,该加的时候加进去!族里给你记上功劳,将来卖了鸭子一起算。”

被点名的秦老四满脸光荣,连连保证一定尽心尽力。

至于鸭子的夜间栖息之所,则是破败无人居住的旧房子。让人把那屋子收拾出来,地上铺厚干草,给鸭子当窝。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