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102章 夫子的往事

第102章 夫子的往事


他们世代务农,信奉的是“财不露白”、“人怕出名猪怕壮”,从未想过,对于一无所有的寒门子弟而言,“敢于出名”、“勇于展示”本身,竟是一种如此至关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策略。

两人面面相觑,仿佛有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正在夫子的话语中缓缓打开。

而秦浩然,更是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豁然开朗!之前虽然明白需要扬名,也愿意配合柳县尊的安排,但内心深处,总受前世一些低调做人、谦逊是美德观念的影响,隐隐有些顾虑,总是担心太过于锋芒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嫉妒。

此刻,经李夫子这番结合世情、直指核心的点拨,彻底明白了在这个等级森严、资源分配极度不均的时代,对于自己这样的出身,敢于“秀出来”,善于“秀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一种不可或缺的策略!这不是张扬,而是争取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要手段!

秦浩然深深一揖,声音虽轻道:“学生…明白了!”

这一次,秦浩然的眼神清澈如水,再无丝毫迷茫与犹豫,只有一片澄澈的坚定与跃跃欲试的锐气。

看着秦浩然眼中闪烁的光芒,李夫子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缓缓坐回椅中,仿佛刚刚那番激昂的陈词耗尽了他不少心力,也仿佛卸下了一副压在心头多年的重担。

的语气变得有些唏嘘,带着一种回溯往事的苍凉。

“浩然,你能明白其中关窍,夫子我……很是欣慰。你可知,夫子我当年,也曾如你一般,怀揣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入仕梦想,也曾是家人乡邻眼中的希望。”

秦浩然和秦德昌等人闻言,满是震惊。他们知李夫子是位学问扎实,教学严谨的秀才公,却从未听夫子主动提起过自己的往事,尤其是那失意的科举路。

书房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和李夫子低沉的述说,将那尘封的岁月一一揭开。

“我年少时,也曾被称为聪颖,十六岁过了县试府试,二十岁上中了秀才,名次尚且不错,那时…也算得上是年少得意,意气风发。”

李夫子的嘴角牵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的神采,但那神采很快便黯淡下去:

“而后,便是漫长的乡试之路。那是一条…仿佛没有尽头的跋涉。每隔三年,便要筹措盘缠,告别父母妻儿,跋山涉水前往省城。

每一次,都怀抱着巨大的希望,每一次,都几乎是耗尽心神……然而,结果却是一次次的名落孙山。”

“为了支撑我一次次赴考,家中本就不算丰厚的田产被一块块变卖,父母的积蓄消耗殆尽,妻子的嫁妆也填补了进去…到了我四十岁那年,家中几乎已经是徒有四壁,若再不中,下一步,恐怕……恐怕就要变卖这祖上传下来的老宅了……”

秦浩然仿佛看到了一个清瘦的书生,背负着全家的期望与沉重的经济压力,在一次次希望与失望的轮回中挣扎。

“那一次…我几乎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去的。在省城的考棚里,我写的手都在抖,不是冷的,是怕的,怕这个家真的就垮在我手里…然而,命运弄人,终究…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榜纸贴出来,我从头看到尾,又从尾看到头,看了三遍…没有我的名字。”

抬起头,眼中已是一片平静的沧桑,但那平静之下,是深不见底的遗憾:“而我的年纪上来了,精力大不如前,看着父母日渐佝偻的背影,看着妻子鬓角早生的华发,看着儿女期待又懵懂的眼神…我,我最终选择了放弃。

用这秀才的功名,开了这间崇文私塾,一来糊口,养家活口,二来…也是想为儿孙,稍微积攒下一份像样的家业,让他们…不必再像我当年那般,为了一个前程,将整个家庭拖入几乎难以为继的境地。”

目光重新落回秦浩然身上,那目光中,有着毫无保留的寄托,也有着自身无法圆满的深深遗憾:“科举之路,对于无根无基、毫无凭恃的农家子弟而言,太过艰难,太过残酷。

它考的,绝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学问,还有背后支撑的财力、超越常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心性,甚至…还有那捉摸不定的运气。

我未能走通的路,蹉跎了二十年最好的光阴,最终止步于秀才。如今,在你身上,我看到了远胜我当年的天分与悟性,也看到了更早降临的机遇。

浩然,望你能真正把握住这来之不易的契机,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不要像夫子我一样,空留壮志未酬的遗憾,抱憾终生。”

秦浩然静静地听着,心中翻涌着惊涛骇浪。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个时代,一个寒门学子想要向上攀登,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何等巨大,所要面临的现实是何等冰冷。

夫子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前路的艰险,也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秦浩然再次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对着李夫子,行了一个大礼:

“夫子今日教诲,如醍醐灌顶,夫子昔日之憾,学生感同身受。学生在此立誓,定当谨记夫子之言,善借风力,奋力前行!

绝不辜负夫子殷切期望,走出一条属于我寒门子弟的康庄大道。在这本不平等的起跑线上,为自己争得一方舞台,于贫瘠之中,开出不凡的花。”

李夫子看着眼前的少年,仿佛看到了数十年前那个同样满怀憧憬的自己,但眼前的这个少年,眼神比他当年更加坚定,心志也更加成熟。

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秦浩然的肩膀,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书房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牛车再次驶上归途,向着暮色渐起的柳塘村驶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