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106章 路引

第106章 路引


秦浩然中得县案首的消息,如同春风般吹遍了十里八乡,连带着柳塘村都似乎多了几分不一样的光彩。

族人们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中,每日劳作之余,谈论的中心都离不开“浩然”、“府试”、“秀才”这些字眼。

然而,这份平静的喜悦没过几日,就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

这天下午,秦禾旺正和几个半大小子在村口的土坡上放哨,这是里正爷爷交给他们的重要任务。

远远看见一名穿着官差服色的人骑着马朝村子而来,秦禾旺一个激灵,像只受惊的兔子般窜了起来,对伙伴喊了句“我去报信!”

便撒开脚丫子拼命往村里跑,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喊:“里正爷爷!差爷!有差爷来了!”

正在家里核算账目的秦德昌听到喊声,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以为是为了夏税收缴或者徭役分配的事情,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衫迎了出去。那差役已到了村口,下了马,扬声问道:“此处可是柳塘村?里正何在?”

秦德昌赶紧上前拱手:“小人便是里正秦德昌,不知差爷驾到,有何公干?”心中暗自打鼓,面上却努力保持着镇定。

那差役打量了秦德昌一下,从怀中取出一封套着官封、盖着红印的请柬,递了过来,脸上居然带着几分客气:“奉县尊老爷之命,特来给贵村的秦浩然秦案首送请帖。三月二十八日,于沔阳府城内,有一场儒学士子文会,特邀秦案首前往参加,以文会友,还望早作准备。”

不是来催粮派役的,是来送请帖的,还是给浩然的!

秦德昌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双手有些颤抖地接过那封制作精美的请帖,连声道:“有劳差爷,有劳差爷,快,请屋里喝口粗茶!”

将差役请进堂屋坐下,秦德昌借着倒茶的功夫,迅速回房,从紧贴内衫的钱袋里,数出五十文铜钱,用布帕包好,回来时不动声色地塞到差役手中,脸上堆着笑:“差爷辛苦,一点茶钱,不成敬意。”

那差役捏了捏布包,脸上笑容更真切了几分,恭维道:“秦里正太客气了!贵村出了秦案首这样的少年英才,真是了不得,县尊老爷都如此看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恭喜恭喜。”

又寒暄了几句,差役便起身告辞,骑着马嘚嘚而去。

送走差役,秦德昌拿着那封请帖,反复摩挲,如同捧着稀世珍宝。立刻找来秦远山和几位族老,晚上点起油灯,在祠堂偏房里开会。

秦德昌将请帖放在桌上。“县尊老爷安排的文会,三月二十八,在沔阳府城。这是浩然扬名露脸的好机会,绝不能错过!我们必须提前出发。”

众人看着请帖上的日期,掐指一算。

“从咱们这到府城,牛车慢,得走两天。”一位族老说道。

秦远山又补充:“还得提前到,熟悉环境,休整一下。”

讨论声中秦德昌最终拍板决定道:“那就定在三月二十出发!还有十来天准备时间。远山,你负责检查牛车,该上油上油,该加固加固。浩然的行李,你让陈氏多操心,衣物、书籍、还有那套好文房,都带上。”

出发的日子转眼就到。三月二十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柳塘村几乎倾巢而出,聚集在村口,为秦浩然送行。牛车已经套好,行李也捆扎结实。秦浩然穿着那身半新的青布长衫,站在车旁。

族人们围着他,七嘴八舌地叮嘱:

“浩然,路上小心啊!”

“到了府城,吃好睡好,别惦记家里!”

“好好考,给咱们村争光!”

三叔公拉着秦浩然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孩子……争气啊!”

在全体族人殷切的目光注视下,秦浩然下车行了一礼。

而后牛车缓缓启动,驶出了柳塘村。秦浩然回头望去,村口黑压压的人群依旧伫立着,久久没有散去。

行走在暮春的官道上。田野里已有农人在忙碌,新绿的秧苗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嫩毯。秦浩然大部分时间都在默诵经义,或者构思文章,偶尔抬眼看看窗外的风景。

临近中午时分,终于看到了景陵县的城墙。他们需要在这里办理路引。

律法规定:“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外即验文引、若军民出百里之外不给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度关津论。”  从景陵到沔阳府城,早已超出百里,没有官府开具的路引,他们根本到不了府城,被抓到要以“私度关津”论罪。

三人赶到县衙专门办理路引的房科外,这里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伍,多是些需要远行的行商。等了许久才轮到他们。

办事的胥役头也不抬,懒洋洋地问道:“去哪?几个人?什么事由?”

秦德昌恭敬地回答:“回官爷,去沔阳府,三人。送家中子弟去参加文会。”

那胥役拿起一张空白的路引文书,开始填写,嘴里报出价格:“一人二百文,三人六百文。担保费二百文。一共八百文。”

“八百文?”站在后面的秦远山忍不住惊呼出声,眼睛都瞪圆了。这简直就是抢钱!他们来时算了各种花费,却把这路引的费用想简单了。

秦浩然也是眉头一皱,知道路引要钱,却没想到这么贵。看着大伯和叔爷脸上肉痛又为难的神色,脑中灵光一闪,立刻想到了怀中那封请帖。

就在秦德昌咬牙准备掏钱的时候,秦浩然上前一步,拦住了叔爷,然后对着那胥役,说道:“这位书办,我们并非普通行旅。乃是奉县尊柳大人之命,前往沔阳府参加儒学士子文会。这是县尊亲发的请帖。”

说着,从怀里掏出那封盖着鲜红官印的请柬,递了过去。

那胥役闻言一愣,抬起头,疑惑地接过请帖,翻开来仔细端详。当他的目光落到落款处“景陵县正堂柳”的印章和签名时,脸色瞬间就变了!

刚才那副懒散倨傲的神情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恭敬谄媚的笑容。

忙站起身,双手将请帖递还给秦浩然,语气热情得不得了:“哎呦!原来是秦案首,失敬失敬,您看这事儿闹的,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既是县尊大人安排的公干,这路引自然是一应费用全免,您稍候,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立刻抽出三张已经盖好印的空白路引,飞快地填上秦浩然、秦德昌、秦远三的姓名、籍贯、体貌特征,事由则写的是“奉谕赴府城与文会”,然后加盖了房科的骑缝章,双手奉上。

胥役点头哈腰地说道:“秦案首,您收好!祝您文会扬名,府试高中!”

这一番操作,看得后面排队那些行商目瞪口呆,纷纷侧目,窃窃私语,看向秦浩然三人的目光充满了好奇与羡慕。

秦德昌和秦远山看着那胥役前倨后恭的嘴脸,再看看手中这份一分钱没花、还优先办理好的路引,心中那份与有荣焉的骄傲感简直要满溢出来!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

秦浩然面色平静地接过路引,道了声:“有劳。”

心中却是一叹。这“扯虎皮做大衣”的效果立竿见影,也让其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功名与权势在这个时代的分量。

收好路引,三人不再耽搁,重新坐上牛车,驶出景陵县城,朝着更广阔的沔阳府方向,继续前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