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147章 府城安身

第147章 府城安身


在县城顺利地办好了路引,盖印画押一气呵成,未让秦浩然花费半文钱,也未多等片刻。

未在县城多做停留,三人一牛车,再次踏上了前往沔阳府的官道。两日的路程,秦浩然多是沉默,时而看书,时而望着车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沉思。

秦德昌和秦远山知他心中必是思绪万千,也不多扰,只默默照顾他的起居。官道迢迢,尘土飞扬,直到第二日午后,远远的,沔阳府那高大巍峨的城墙轮廓,终于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秦浩然身上带着几十两现银和那一大包族人赠送的铜钱,实在不便携带,更恐树大招风,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安全起见,并未急着直接进入府学报到,而是在城内找到了一家门面阔绰、招牌醒目、在沔阳府信誉颇著的钱庄——通济钱庄。

踏入钱庄,秦浩然虽年纪不大,但身着象征生员身份的青色襕衫,步履沉稳,气度沉静,自有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柜上的伙计抬头瞥见,不敢怠慢,立刻换上一副恭敬而不失热情的笑脸迎了上来。

秦浩然说明来意,欲将银钱兑换成便于携带的银票。他将身上所有的钱财,包括族里凑的三十五两银子、自己原有的积蓄,以及族人临行塞的那些铜钱,在钱庄内先行清点折算,共计约三十八两,全部拿了出来,堆在柜台上。

此时的大越朝廷,官方发行的宝钞因朝廷滥发无度,早已信用崩塌,民间交易几乎无人认可,形同废纸,所谓“宝钞,狗都嫌弃”乃是市井皆知的大实话。

稳妥起见,秦浩然选择兑换成通济钱庄自身出具,见票即兑的银票。这种银票凭借钱庄的信誉,在沔阳府乃至周边地域流通性颇佳。

最终,他兑换了三张十两面额,八张一两面额的银票,钱庄按照规矩,收取了百分之二的手续费。

秦浩然仔细核对了银票上的金额、印章、密押,确认无误后,将这些轻便却价值不菲的纸片,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又另外留出两贯铜钱作为日常零用。

安置好了钱袋子,三人才轻车熟路,向着位于城东、文风汇聚之地的沔阳府学走去。

找到负责庶务的赵书办所在的廨宇,那赵书办显然记性不错,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曾得知府大人亲口嘉奖、推荐录取的秦相公。

赵书办放下手中的毛笔,脸上露出笑容,起身拱手道:“秦相公,可是有何疑问?我记得入学手续,前次不是已一并办理妥当了吗?”

秦浩然微笑着回礼,态度谦和:“有劳赵书办挂心。前次确实办理了入学,但当时匆忙,并未办理住宿事宜。学生此次前来,正是想申请一间斋舍,以便在学宫内安心进学。”

赵书办这才恍然大悟,拍了拍额头,连声道:“哦!对对对!瞧我这记性。还以为秦相公与城中许多秀才公一般,已在外面赁了清净院落居住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身后的柜子里翻找名册和规章,准备按照正常流程来办理。

“按制,新进生员需得通过每年一度的岁考,由学政大人评定等次后,成绩优异者方能享受朝廷发放的廪膳补贴,包括免去部分食宿费用。秦相公目前尚属附学生员,按规矩,这食宿费用…还需自行承担一部分。”

秦浩然心知肚明,自己虽有知府看重而推荐录取的背景,但府学自有其运行多年的规矩,且自己初来乍到,根基浅薄,更不宜给人留下恃宠而骄、不守规矩的印象。

当即接口道:“学生明白,一切依制办理即可。该缴纳的费用,分文不会少,还请赵书办按章程安排,学生感激不尽。”

赵书办见秦浩然如此知情识趣、恪守规矩,脸上的笑容顿时真诚了几分,语气也热络起来,心中也确实松了口气,最怕的就是接待这些有些背景,心高气傲的年轻士子,目中无人,动不动就要特例,让他这等小吏难做。

最终,核定下来,学宫内的住宿费与固定的伙食费每月合计需一两银子。秦浩然为了省去每月缴纳的麻烦,直接爽快地缴纳了半年的费用,共计六两雪花银。

赵书办见他办事爽利,人也谦和,便也投桃报李,在权限范围内,给他安排了一间位置尚可、朝南向阳、通风良好的斋舍。

斋舍位于学宫东侧的一排号舍之中,环境果然清幽,远离市井喧嚣。

房间不大,仅能容纳一人起居,陈设也极为简单:一张硬板木床,一张带着历年学子刻痕的书桌,一个三层的简易书架,一个木质衣柜,外加一张普通木椅。家具材质普通,木质粗糙。

一进房间,秦德昌和秦远山立刻忙碌起来。秦远山立刻提起屋角的水桶,出去打水。

打水回来后,秦德昌则从随身包袱里拿出旧抹布,沾了水,拧得半干,便开始里里外外仔细擦拭起来。

而后秦远山也利索地打开行李,将带来的厚实被褥铺平。

又将秦浩然的书籍、以及文房四宝一一取出,按照秦浩然的习惯,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桌和书架上。

趁着他们忙碌的间隙,赵书办又大致介绍了一下学宫的日常规矩:

每日供应两餐,早饭在巳初(九点),晚饭在酉初(下午五点),需自行前往公共膳堂用餐,过时不候。

学宫西侧设有公共澡堂,每月逢十(初十、二十、三十)开放,供生员集体沐浴。平日若想单独洗澡,则需花费五十文钱,可使用专门的单间,里面有独立的木桶供应热水。

安顿好住处,已是下午时分。

秦浩然见天色尚早,便陪着秦德昌和秦远山又去了一趟府城内杂货铺,按照记忆中路边烤鸭所需的配方,购买了一些诸如桂皮、八角之类的辅料和香料。没买太多,属实太贵了...买了一两,只有一点点...二人心疼的直抽抽...

晚上,秦浩然执意在学宫附近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实惠的小饭馆,点了几个有荤有素、热气腾腾的菜肴,一定要让辛苦了一路,即将分别的叔爷和大伯好好吃一顿。

看着两位长辈虽然口中念叨着太破费了、随便吃点就行,却依旧忍不住因为菜肴可口而大快朵颐的样子,秦浩然自己也食欲大开,暂时抛开了离愁别绪。

第二日一早,天光刚刚微亮,晨曦尚未完全驱散黑夜,秦德昌和秦远山便要启程返回柳塘村了。

族中事务繁多,离不开他们。临行前,两人围着秦浩然,千叮万嘱,话语翻来覆去,核心却始终如一:要照顾好自己,吃饱穿暖,用心读书,勿要以家为念,族中一切有他们。

秦浩然将二人送到城门口。晨光中的沔阳府城渐渐苏醒,城门内外,车马人流开始汇聚,喧嚣声起。

看着秦远山挥动鞭子,牛车缓缓启动,融入那出城的人流之中。两位长辈不住地回头挥手,身影消失在城门口。

秦浩然独立在城门口,良久未动。从此,在这偌大的沔阳府,他真正是孑然一身了。转身,迈着步伐,向着府学走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89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