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夫子解惑,指点迷津
门房老张很快便回来,恭敬地引着四人穿过熟悉的庭院,走向李夫子的书房。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李夫子正伏案书写文章,见他们进来,便放下了笔,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秦浩然上前一步,整了整衣衫,郑重地行了一个弟子礼:“学生秦浩然,拜见夫子。年关将至,特来向夫子请安,恭祝夫子新春安康,万事顺遂。”
李夫子欣慰地捋了捋胡须,虚扶一下:“起来吧,浩然。” 又与秦德昌、秦远山互相见了礼。
书房本就不大,一下子涌入四人,顿时显得有些拥挤局促。
秦浩然是个有眼色的人,知道叔爷和大伯有事与夫子相商,便主动开口道:“夫子,叔爷,大伯,你们且慢谈。我带禾旺哥在学塾里走走看看。”
李夫子含笑点头:“去吧。”
秦浩然应了声是,便拉着好奇东张西望的秦禾旺退出了书房,轻轻掩上了门。
兄弟二人走在静谧的学塾回廊下,秦禾旺看着斋舍,眼中满是新奇,低声音问道:“浩然,我姐以后嫁过来,就能住上这样的大房子吗?”
想象着姐姐能生活在这样清雅的环境中,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秦浩然笑了笑,指了指学塾后方那片被围墙隔开的区域:
“禾旺哥,这里是前院,是夫子教学、学子读书的地方。李家内眷都住在后院,那是不方便随意进出的。姐姐嫁过来后,自然是住在后院,打理内宅,相夫教子。咱们男客,可不能轻易去后院的。”
“哦哦,这样啊。” 秦禾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好奇地问:“那姐夫,李松遥,他是个啥样的人?我都没见过哩。”
秦浩然想了想:“松遥兄性情温和,读书刻苦。虽然眼下还未有功名,但根基是扎实的。只要持之以恒,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兄弟两闲聊着的同时,书房内的气氛则要严肃得多。
秦德昌和秦远山显得有些局促,搓着手,不知该如何开口。李夫子看出他们有心事,便主动温和地问道:“德昌老弟,远山,你们今日前来,除了送浩然,可是还有别的事情?但说无妨。”
秦德昌这才将憋了一路的担忧说了出来:“李夫子,不瞒您说,我们这次来,一是送浩然来给您请安,二来……实在是心里头不踏实。听说浩然在府学弄了本什么札记,还赚了些银钱…
我们这心里是又高兴又害怕啊!高兴孩子有出息,害怕他心思活络了,光顾着赚钱,耽误了正经读书考科举!您之前再三叮嘱要他专心学业的,我们这怕辜负了您的期望啊!”
秦远山在一旁连连点头,脸上写满了同样的忧虑。
李夫子闻言,非但没有责怪,反而抚须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洪亮,驱散了书房内那点紧张气氛。
李夫子笑罢,看着一脸懵懂的两人,耐心解释道:“我道是何事,原来为此!德昌老弟,远山,你们多虑了!
编纂札记,非但不是不务正业,反而是极好的治学之法!将平日所学,去芜存菁,归纳总结,理清脉络,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层次的复习与提升!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能为也!”
而且,此事大部分琐务皆有书坊与府学操持,浩然只需把握大方向,定期修订,并不耗费多少读书光阴。
反而,借此机会,他能得到府学王教授等一众师长的悉心指点,这乃是寻常学子求都求不来的机缘!再者,有了这项稳定进益,他日后科举盘缠、交际应酬便宽裕许多,更能心无旁骛,专心向学。
此乃一举数得之美事,你们应当为他高兴才是!你们让他专心读书,这份心是好的,但也要相信浩然,他懂得分寸,知道何为根本。”
这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瞬间驱散了秦德昌和秦远山心中积压的阴霾。两人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原来是这样!听夫子您这么一说,我们就彻底放心了!”
解决了心头大患,秦德昌又想起另一件烦心事,便顺势将镇上铺子生意不挣钱,账目清楚却利润微薄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向李夫子说了一遍,脸上满是困惑与无奈。
李夫子仔细听着,时而蹙眉,时而沉吟。待秦德昌说完,才缓缓开口:“幸好你们没有贸然做大。镇上尚且如此,县城竞争更为激烈,若无周全准备,你们稳定亏损巨大。”
李夫子并非经商之人,但阅历丰富,见识广博,略一思索,便指出了几个关键点:
“依老夫看,问题可能出在以下几处。第一,定价。你们是否因是自家养的鸭子,成本可控,便将价格定得偏低,未曾仔细核算人工、铺租、损耗等所有开销,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殆尽?”
秦德昌和秦远山对视一眼,仔细回想,好像确实如此,总觉得鸭子是自家的,卖便宜点也能赚,却没细算那些杂七杂八的费用。
李夫子继续道:“第二,售卖方式。我听你们所言,多是客人要多少切多少,零卖鸭腿、鸭翅,剩下的鸭头、鸭架、鸭脖等部位,难以售卖,或是贱价处理,这便造成了不小的损耗。为何不尝试规定,只卖半只或整只?如此,便可减少这些零碎部位的积压和损耗。”
李夫子拿起桌上的算盘,一边拨弄,一边解释道:“第三,你们需得重新核算。老夫给你们一个公式,你们回去仔细计算:总售价,需得大于等于(鸭苗成本 + 饲料成本 + 人工成本 + 铺租 + 柴火香料 + 所有损耗)乘以一个合理的利润加成。
尤其是这人工的工钱必须算进去,不能因为是族亲就忽略不计。还有,年关将近,正是宴请往来、采买年货之时,生意理应更好。你们可按此思路,重新定价,改变售卖方式,趁着年节试试看。”
看向秦远山,叮嘱道:“远山,日后族中产业再遇到此类想不通的难题,不必自己硬扛,可直接来私塾问我。即便我不甚精通,也能帮你们参详参详,总比你们闭门造车要好。”
秦远山闻言,感激不已,连连称是。
正事谈完,李夫子脸上露出笑容,关切地问道:“对了,菱姑与松遥的婚事,定在正月初八,各项准备可都妥当了?若有需要老夫出面协调之处,尽管直言。”
秦远山连忙回答:“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劳夫子挂心!纳采、问名、纳吉都顺顺利利,就等着正月初八迎亲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22910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