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会议结束。
这次会议过后,大家都意识到一件事,京州再也不是市委书记的一言堂,市长的话语权正在逐步上升。
正面战场取得初步胜利后,具体的落实元知乐就交给了李朝东。
元知乐的指示简洁而清晰:
“原则同意书记的折中意见,但项目要的份额,一分不能少。怎么操作,你去协调,务必在年前敲定最终方案。”
...........
李朝东约见两位关键部门的一把手。
他的任务就是确保,会议中元知乐争取到的利益,得以落实。
李朝东没有盛气凌人,而是亲自给两位实权局长斟上热茶。
“两位局长,年底辛苦了。市长和书记刚刚协调定了明年资金盘子的大原则。书记强调稳定,市长强调发展,都很有道理。”
“最终方案,既要体现平衡,更要突出实效。市长特别关心的小微企业融资贴息、鼎新配套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再升级这两个专项,预算必须要足额保障,并且拨付效率要提高,最好能开春后就启动。”
“至于其他项目,两位是专家,年关各项支出千头万绪,自然知道怎么优化压缩一下,既不影响大局和稳定,又能把资金腾出来。市长相信二位的专业能力和大局观。”
话点到为止。两位局长都是明白人,深知如今风头正劲,且年关时节,谁都希望平稳过渡。
李朝东的话,既传达了市长的坚决意志,又给了他们操作的空间和面子。
胡静第一个表态:“李秘放心,我们一定严格落实市长和书记的指示,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年关平稳,开年顺利。”
发改委主任随即附和:“我们会在腊月二十七前拿出更优化的细化方案,确保重点领域投入,到时候还请李秘你过目,给点意见。”
请李朝东过目,是为了让其确定修改后的方案有无达到市长的要求。
因为两位负责人的‘懂事’,这一次的会面很快便结束。
离开茶室时,街上已是灯火通明,周围的绿化树木以及路灯上都挂满了大红灯笼,一些地方甚至还挂上了彩色的流水灯十分的有特色,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路上的行人汇入年底繁华喧嚣的车流之中。
城市各处开始张灯结彩,弥漫着辞旧迎新的气氛。
李朝东知道,元知乐想要的资源,已经基本落袋为安。
这一轮关于来年资源的暗战,元知乐暂时占据了上风。
不仅争取到了实实在在的资金和政策倾斜,更在与李汉阳的年关博弈中,展现了她的实力和策略,进一步巩固了在政府口的权威。
而李朝东也在幕后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资源调度,悄然无声地,将权力的触角延伸到了更具体、更关键的领域。
年关的棋局,元知乐运筹帷幄,落子有力;李朝东则是最默契、最可靠的执棋手,在寒冷的岁末,为来年的征程,提前备足了粮草。
...........
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除夕即将到来。
李朝东也陷入了忙碌之中,今年是元知乐展现能力和权威的一年,所以即使是除夕也有很多的东西等着要去做。
为了更好地展现元知乐的形象,今年除夕,市政府这边给市长安排了一系列的慰问活动。
其中有些是常规慰问,有些是李朝东经过深思熟虑后加上去的。
李朝东仔细审阅着除夕当天的行程表,指尖划过纸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腊月二十八,李朝东亲自带着两办的人踩点。
市政广场的节日布景已经到位,巨大的LED屏正循环播放着京州年度发展成就宣传片,元知乐视察重点项目的镜头穿插在流光溢彩的楼宇夜景之间。
他站在广场边缘仔细打量十分认真地和两办的负责人交换意见,这里是京州成绩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年节之中,这个京州最大的商业广场的人流量大得吓人,是绝对不能出错的。
足足视察了两个多小时,提出了数个改善建议后的李朝东才放心的离开。
............
除夕清晨,市政府大楼空旷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
市长及相关部门的领导正在集结,今天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慰问过节期间还坚守在一线的员工。
一辆考斯特缓缓驶入市政府大院,以市长元知乐为首的视察队伍登车,正式出发。
早上九点。
队伍开始视察基本保障场所,如常规的供电所、热力公司,这些保证广大百姓基础生活的设施企业慰问必不可少,这是体现领导关心民生冷暖的基础动作。
在城西供电所,元知乐仔细听取了春节保电预案汇报,查看了应急抢修车辆和物资储备情况。
今日元知乐身着深色大衣,围着红色围巾,在清冷的空气中显得干练又带着节日的暖意。
她对值班的电力工人说:“越是万家团圆的时候,越需要大家坚守岗位。你们守护的是光明和温暖,是千家万户过好年的基础。责任重大,辛苦了!”
她的话语清晰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倍感压力,也生出几分被重视的暖意。
随行的记者镜头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幕,闪光灯在供电所整洁的院子里闪烁。
紧接着,车队驶向一处环卫工人休息点。
这是李朝东特意加入的行程。
十几名穿着橘黄色工装的环卫工人刚刚结束清晨的普扫,正聚在休息点喝热水。
看到市长的车队停下,他们显得有些局促和惊讶。
元知乐快步上前,主动伸出手与工人们一一握手,询问他们的工作时间、收入待遇和春节安排。她甚至俯身轻轻拂去一位老工人安全帽上未化的积雪。
“没有环卫工们起早贪黑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京州整洁靓丽的市容。过年也不能休息,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大家!”
她的话语真诚而质朴,与此同时基层的干部也适时给环卫工们送上市政府统一采购的米、油和一份装着现金的红包,瞬间拉近了干部于工人距离。
工人们脸上的紧张被笑容取代,质朴的感谢声此起彼伏,显然效果极佳。
环卫工人过后。
队伍“顺路”视察市机械厂视察,然后到了退休劳模陈师傅的家慰问。
这位老师傅是当年国企改革的亲历者,儿子去年刚在元知乐推动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下创办了零件加工厂。
陈师傅家住在机械厂的老家属区,虽然简朴但收拾得干净温馨。
元知乐一行人的到来让小小的客厅显得有些拥挤。
她亲切地握住陈师傅布满老茧的手,在窄小的沙发上并肩坐下,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保障和年货置办情况。
陈师傅显得有些激动,连声道谢:“谢谢市长!谢谢领导关心!现在政策好,厂里照顾,退休金也按时发,日子挺好的。”
这时,陈师傅的儿子,端着热茶过来招呼。
元知乐顺势将话题转向了他,问起了企业的经营情况。
年轻人有些拘谨,但提到自己刚起步的事业,眼睛亮了起来。
“去年在市里政策扶持下,拿到了创业贷款和贴息,租厂房,买设备,现在主要给几家大厂做配套,利润在提升,今年还给工人发了奖金。”
元知乐赞许地点头,勉励道:
“创业不容易,尤其是起步阶段。政府出台这些政策,就是要给你们这样的实干者搭把手、减负担。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跟街道、跟相关部门反映。企业发展得好,京州的实体经济基础才更扎实。”
这番话既是说给陈师傅父子听,也是说给随行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记者听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63/429595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