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迎宾
祠堂正厅里间,烛光氤氲,香烟缭绕。
张知节一身青衿,身姿挺拔地立于三叔公身后,两侧站着诸位族老与村中长辈,气氛庄重而肃穆。
香案上供着各色瓜果糕饼,正中赫然摆着一只硕大猪头,旁侧鸡鸭成对,牲礼俱全。
香炉之上,轻烟袅袅升起,映衬着上方一排排沉穆的祖宗牌位,更显威仪凛然。
三叔公立于最前,手持一纸文书,嗓音苍老清晰,一字一句地将张知节考取秀才的官式报喜文书朗声念出,向列祖列宗禀告这份光耀门楣的喜讯。
文书念毕,族老将文书恭敬地置于香案之上,转身接过一旁递来的三炷香,领着身后众人,向着祖宗牌位深深揖拜。
“列祖列宗在上,今有张氏子孙知节,寒窗苦读,得中秀才,光耀我张氏门楣···谨以清酒庶馐,伏维尚飨!”
祭文诵罢,众人随着族老的指引再三叩拜,将手中的香插入香炉之中。
祭祖仪式至此礼成。
三叔公回过身,对张知节微微颔首,眼中神情一时复杂至极。
门外,宴席的喧闹声已隐隐传来,等待着今日的主角。
——
当顾秀从牛车上下来时,祠堂门口早已是一派热闹喧腾的景象。
牛车被拉到路旁的树荫下,车夫也被村人熟门熟路引到一旁临时搭起的窝棚歇脚。
顾秀走向门边负责记礼的老者,待对方录下姓名,接着递上礼金。
确定红封里的金额后,记礼人已经可以面不改色地记下来了,这城里人就是和他们不一样,出手都是银子,见多了也就习惯了。
待登记好礼簿,站在一旁的张大牛立即将顾秀引入正厅。
院中早已入座,正闲唠嗑的村民不约而同地看向张大牛身后的顾秀,他这一身打扮,一看便是城里的读书人。
顾秀并不局促,只含笑向众人微微颔首,村民们反倒像被烫到似的,忙不迭收回视线。
顾秀心下莞尔,抬头便瞧见张知节站在正厅之中,正含笑与几位师长交谈,一身青衿整洁挺括,衬得人格外清朗。
“子明来了。”
书院院长抚着长须,对眼前这两位得意门生露出慈蔼的笑容。
他转头对张知节道:“长愉,你去招呼其他客人吧,这儿有子明陪我们说话便好。”
张知节朝顾秀微一拱手,语气熟稔地说道:“那便有劳子明兄了,定要替我好好招待各位师长啊。”
见顾秀含笑应下,张知节转身走向门外,和张大牛一起迎客去了。
朱海棠和铁头此时在后院帮忙,迎来送往、招待宾客,终究还需张知节亲自出面,张大牛作陪才合礼数。
“长愉,我没来晚吧?”
张知节循声望去,就见丁子昂身穿一袭宝蓝色圆领袍,手摇折扇,笑吟吟地走到他面前。
“不晚,离开席还早着呢。”张知节笑着应道,目光却落在他手中画着山水的折扇上。
丁子昂向记礼人报上姓名,递上礼金,一抬眼就注意到他的视线,立刻苦着脸抱怨道:“你送我的那把扇子,到底还是被我爹发现了,直接给收走了!”
“怎会如此?”
那柄折扇丁子昂向来珍爱,成天带着不离身,但却也很是小心,从不在丁父面前展露。
“哼,还不是喝酒误事!那日多饮了几杯,一时失言,说漏了你为我题过扇面的事。”丁子昂不满地撇撇嘴,“他倒训斥我不成体统,我看他才是为老不尊!我娘可告诉我了,他现在整天在书房里对着那扇面上的字瞧个没完,说什么‘笔锋强劲,鸾跂鸿惊’什么的。”
张知节一边笑着将他迎进门,一边说:“那你下次生辰,我再为你写一幅便是。”
“什么?竟还要等到下个生辰?!”
丁子昂不可思议地望向好友,满心以为这般诉苦之后,对方该当即痛快答应重写一幅才是真兄弟啊。
“自然要等生辰。”张知节嗤笑一声,故作不满,“你未能护好我送你的生辰礼,我还没同你计较,哪能这么轻易给你补上?”
一听他提起这茬,丁子昂顿时有些心虚,也不再嚷嚷着立刻要了。
张知节将丁子昂引至同窗好友那一桌,席间也有几位昔日乙二班的同窗。
历经数月家中生意磨炼,丁子昂为人处事圆滑了许多,面对旧日同窗并无半分尴尬之色,言笑自若。
张知节见他应对从容,便也放下心来,重回门口,继续履行他“迎宾”的职责。
此时,又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
“张老爷,小的是城南十里庄周世昌老爷府上的。我家老爷听闻您高中院试案首,心中敬服,特备薄礼,命小的前来道贺,还望您莫要推辞。”
一位灰衣小厮脸上堆着谄笑,将手里的木盒托举到张知节身前。
张知节并未立即收下,眉梢微挑,面露思索,似在记忆中搜寻这位“周老爷”是何许人也。
此次宴席,他并未邀请任何乡绅,即使当下社会,早已默认农家进学宴席里有各种乡绅们的影子。
面对不请自来的小厮,他倒也不能冷脸拒绝,只能端着架子推辞了几番。
最后道了一句,“···听闻周老爷一向乐善好施,那我就替三源村的父老乡亲们谢谢周老爷了。”
那小厮只知道张知节收下了礼,便笑着躬身退下了。
待其走后,张知节打开装着礼金的木盒,神色平静地转向礼单登记人,笑道:“有劳另起一页,记:城南十里庄周世昌老爷,为张氏族学捐银三十两。”
记礼人一愣,很快反应过来,乐呵呵地在礼单最后一页如实写下这话。
不一会儿,三叔公喜笑颜开地走了出来,“既然各位地主老爷是为了咱们族学来的,我作为张氏族老,不好不在场。”
张知节明白这是族老出来替他扛事了,有三叔公在场,捐银一事更加顺理成章,他马上从善如流的应是。
之后又陆续来了好几家地主富户遣人送礼,银两二十至五十不等。
三叔公上前接走礼盒,张知节客套之后再适时添上一句:“···听闻X老爷一向乐善好施,那我就替三源村的父老乡亲们谢谢X老爷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92/430428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