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八十五章 给老同志们一点小小的震撼!

第八十五章 给老同志们一点小小的震撼!


半晌,那位来自五所,性子最急的王总工猛地抬起头,他几乎是喊着对李振华说道:

“李部长!光看报告不行!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必须亲眼看到火箭弹动起来,看到它打中目标!”

“我请求,立刻进行实物测试!”

“对!王总工说得对!”

“眼见为实!我们要看实弹射击!”

“看看它的跟踪稳定性到底如何!”

“还有抗干扰测试,报告里说能抗60分贝,这数据实在是太惊人了,必须要验证一下!”

“对,在不同环境下都试试!”

.......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所有专家都异口同声地附和。

仅仅一份报告,哪怕数据再完美,也无法完全消除他们源于认知壁垒的怀疑。

他们需要亲眼见证,用自己熟悉的测试流程和标准,来看看这个激光制导是不是货真价实。

毕竟这不是一般的技术。

李振华对此早有预料,他目光转向林默,带着询问:

“林默同志,专家们的要求合情合理,你们……准备得如何?测试所需的装备和弹药,都带齐了吗?”

面对部长和众多专家灼热的目光,林默坦然一笑,语气沉稳,一字一句的说道:

“报告部长,各位专家,所有的测试样品,包括三套完整的‘点睛’制导系统,配套的激光指示器、以及五发特制的‘风暴’火箭弹,都已随车运抵,就在总部招待所的保密仓库里,由我们的人寸步不离地看守。随时可以运往靶场,进行实地测试。”

他顿了一下,继续道:“我们不仅准备了标准条件下的精度测试,还准备了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不同天候背景光干扰以及移动目标指示的预案,力求全面展示系统的实战性能。”

这番话条理清晰,准备充分,让原本还有些担心林默年轻准备不周的专家们暗暗点头。

林默这个处理事情的方法,异常沉稳,根本不像一个年轻人,不仅技术过硬,心思也极为缜密。

“好!”李振华用力一拍桌子,下达命令:

“小刘!”

“到!”刘组长立刻起身。

“立刻协调京郊卫戍区综合兵器试验场!”

“以最高保密等级,启用一号精确制导靶区!通知靶场方面,全力配合,所需人员,设备以及警戒力量,即刻到位!”

“是!”刘组长领命,快步冲出会议室去安排。

就在这紧张部署的当口,林默却向前一步,低声对李振华说道:“李部长,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哦?你说。”李振华现在对林默是越看越满意。

“能否邀请……国防战略部门的王军副部长也来观摩此次测试?”林默提出了一个让李振华稍感意外的名字。

“王军?”李振华微微蹙眉,有些不解。

装备测试,尤其是这种高度机密的项目,通常限于装备系统和相关技术专家参与,战略部门虽然关联,但并非直接主管。

一般不会进行邀请。

“小林,你这是……?”

林默简单提醒道:“部长,您还记得之前那份关于未来装备集成化的内参文件吗?”

“那是我与王副部长联名提交的,文件中,我们重点论述了远程精确打击与战场信息感知的重要性。”

“今天‘点睛’系统的测试,正是对其中部分理念的一次具体实践。我想,王副部长若能亲眼看到,对于他后续推动相关战略构想,可能会更有底气。”

李振华闻言,恍然大悟,瞬间就明白了。

那份内参他确实仔细看过。

当时就觉得理念超前,视野开阔,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其指出的方向连他都觉得非常有可能。

现在那份文件还放在他的桌子上呢。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这么说来,这个邀请很有必要!”李振华瞬间明白了林默的深意。

他立刻对身旁的秘书吩咐:“马上联系国防战略部办公室,以总装部的名义,正式邀请王军副部长下午观摩一项重要装备测试,详情电话里不便多说,但务必请他拨冗前来。”

与此同时,在国防战略部门的办公大楼里,刚刚上任不久的王军,正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漫天的飞雪,眉头微锁。

他调任此地时间不长,正处在熟悉情况,理清头绪的阶段。

说实话,工作开展得并不十分顺利。

战略部门盘根错节,观念相对保守,他带来的那些关于“信息化”,“非对称作战”,“体系对抗”的新思路。

虽然激起了一些涟漪,但也引来了不少质疑和无形的阻力。

尤其是上次那份与林默联名的内参文件,在更高层次的会议上被一些老同志批为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让他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好在部长态度支持,没有明确批评,只是让他“多调研,谨慎推进”。

“唉,任重道远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开始进行。”王军轻轻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

他知道改革之难,尤其是军事思想的变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响了起来,他走过去拿起听筒。

“喂,我是王军。”

“王副部长您好,这里是总装备部办公室,李部长邀请您今天下午两点,前往京郊卫戍区综合兵器试验场,观摩一项重要装备的实弹测试。”

“装备测试?”王军愣了一下。总装备部怎么会突然邀请他一个战略部门的人去看测试?”

“虽然两部门有协作,但这种具体项目测试通常不会跨部门邀请,除非……

他心中一动,隐约抓住了什么,但又不太清晰。“请问,是什么类型的装备测试?”

“抱歉,王副部长,电话里不便透露详情,保密要求极高。但李部长强调,此项测试与未来装备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认为您到场观摩会很有价值。”

与未来装备发展趋势相关?

王军心中的那个念头清晰了起来。他立刻想到了林默,想到了那份内参。

难道……是装备部门搞出了什么名堂?

而且是与信息化、精确打击相关的?

“好!请你回复李部长,我一定准时到场!”

王军压下心中的一丝期待和好奇,果断答应下来。无论是不是林默,总装备部如此郑重其事,必然非同小可。

去看看,总没有坏处。

下午,京郊卫戍区综合兵器试验场

风雪在午后稍微小了一些,但天地间依旧是一片白茫茫。

京郊的综合兵器试验场占地极广,丘陵,林地,模拟建筑区域散布其中。

此时,一号精确制导靶区更是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所有参与人员均需经过严格的身份核实。

一辆辆吉普车和中巴车驶入靶场核心区。

专家们裹着厚厚的军大衣,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了一个半地下式的观察指挥所。

观察所前方是巨大的防弹玻璃,视野开阔,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公里外设置的各类靶标。

有静止的钢筋混凝土工事、有废旧坦克和装甲车壳体,甚至更远处,还有一段模拟简易机场跑道的区域。

王军的车几乎是踩着点到达的,他一下车,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粒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在入口处履行完繁琐的登记和核查手续后,他快步走进观察所。

观察所内暖气开得很足,李振华正和几位核心专家站在巨大的观测窗前低声交谈。

王军目光一扫,很快就在人群边缘看到了一个意外的身影。

林默!

果然是他!

王军心中暗道,同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期待,他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

“林默,没想到在这里见面了。”王军主动伸出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林默转过身,看到王军,立刻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才握住王军的手:

“王副部长,感谢您能来。冒昧邀请,还请您见谅。”

“哪里的话,我就知道是你小子在背后,不然怎么好端端的突然让我来观摩测试。”

王军摆摆手,压低声音,“李部长在电话里神神秘秘的,到底是什么测试?跟你之前那份内参有关?”

“是的,王部长。”林默点点头,和王军稍微离开人群中心,言简意赅地解释道:

“是我们红星厂搞的一个小项目,激光半主动制导系统,今天主要是对它进行全面的实弹测试验证。”

“激光制导?”王军的瞳孔猛地一缩,身为战略部门负责人,他太清楚这四个字的分量了!这可不是“小项目”。

“你们……真的搞出来了?”饶是王军心有准备,此刻也难掩震惊。他知道林默有能力,但没想到能力大到这种地步!

“初步突破了。”林默语气依旧平静,压低声音说道:

“今天测试的,就是集成在‘风暴’火箭弹上的版本。它可以实现五公里距离内的精确点穴打击,CEP能控制在10米以内,如果条件理想,甚至能达到5米以下。”

“五公里……CEP十米以内……”王军喃喃重复着这两个数据,心脏不争气地加速跳动起来。

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内参文件中描绘的场景。

发现即摧毁,以远程精确火力抵消敌人数量或装备优势……

这不就是信息化的雏形吗?

不,这已经不仅仅是雏形,这已经是具备了实战能力的初级信息化打击手段!

“不过有一点比较可惜。”林默略带遗憾地补充道,“我们配套研发的‘天眼’无人机实时图像传输系统还在最后的调试攻关阶段。”

“否则今天就能给您和各位专家现场表演一下‘发现—指示—打击—评估’的完整链路,那才是真正给那些还抱着老观念不放的同志,上一堂生动的未来战争课。”

王军闻言,用力拍了拍林默的肩膀,眼中满是激赏和坚定:

“够了!林默,目前这已经足够了!仅仅这项激光制导技术,就足以证明我们提出的方向是正确的!这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我看今天之后,谁还敢说信息化是空中楼阁!”

他心中的郁闷和压力,在这一刻被眼前年轻人带来的惊喜一扫而空。

他更加坚信,自己所坚持的信息化改革方向,是绝对正确的,而且必须加速推进!

就在这时,李振华走了过来:“王部长,林默,准备得差不多了,测试马上开始。”

众人各就各位,观察所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而紧张。所有专家都拿出了望远镜或专用的观测设备,屏息凝神。

负责现场指挥的是红星厂的技术骨干,与靶场工作人员紧密配合下,迅速调试好装备。

一共四项测试,比在宁北测试的更加全面。

第一项测试:基础精度与威力验证。

目标:三公里外,一个标准的模拟敌军永备火力点(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约1.5米)。

“激光已锁定!信号良好!”

发射阵地上,一枚安装了“点睛”导引头的“风暴”火箭弹,在改进过的发射架上微微调整角度。

“发射!”

一声沉闷的呼啸,火箭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破雪而去,速度极快!

观察所内,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通过高倍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火箭弹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弹头微微摆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看!它在修正弹道!”陈院士激动地指着望远镜喊道。

只见火箭弹并非笔直飞行,而是在飞行中段开始,明显地进行了一次微小的姿态调整,导引头牢牢捕获了从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编码信号!

数秒钟后,在所有人紧张的注视下。

“轰!!”

一声巨响,即便隔着三公里,也能感受到脚下传来的轻微震动!

火箭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不偏不倚,正中钢筋混凝土火力点的正面中央!

剧烈的爆炸过后,烟尘弥漫。待硝烟稍稍散去,望远镜里看到的景象让所有专家倒吸一口冷气!

那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被硬生生炸开了一个直径超过一米的大洞!内部结构暴露无遗,显然已经完全被摧毁!

“命中靶心!直接命中!”靶场观测员的声音通过喇叭传来,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

“我的天……这精度……”

“威力也足够!对付这种工事绰绰有余!”

“飞行稳定,导引头捕获信号和跟踪过程非常平滑!漂亮!”

紧接着,靶场另一边,第二项测试开始,主要测试动态跟踪与打击移动目标。

目标:四公里外,一段模拟公路,一辆用旧卡车底盘改装的遥控移动靶车,以约3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

相对于第一项测试,这一项测试难度直线升级。

激光指示器需要持续照射移动中的目标,而导引头需要在火箭弹高速飞行的过程中,持续解算偏差并控制弹体追踪移动信号点。

激光指示小组操作员全神贯注,手动跟踪着缓慢移动的靶车。

“发射!”

又一枚火箭弹呼啸升空。

这一次,所有人都能看到,火箭弹在空中不断地进行着细微的,连续不断的弹道修正,仿佛一条扑向猎物的毒蛇,死死咬住那个反射激光信号的点!

“它在跟踪!它真的在跟踪移动目标!”王总工的声音已经带上了颤音。

十几秒后,在移动靶车即将驶入一个模拟涵洞的前一刻。

“轰隆!”

火箭弹精准地钻入了靶车的车厢部位,将其瞬间炸成一团火球,残骸四散飞溅!

“移动目标!命中!彻底摧毁!”观测员的声音近乎呐喊。

“哗!!”观察所内瞬间掌声雷动!

“成功了!动态跟踪完全成功!”

“角速度!这绝对达到了报告上的每秒15度!甚至更高!”

“了不得!了不得啊!从此我军也有了可靠的移动目标精确打击能力!”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项测试:抗干扰能力与环境适应性。

这一项测试靶场释放了不同强度的模拟自然光干扰和特定波段的非制式激光干扰。

目标:四公里外,一个半埋于地下的坦克靶标。

在干扰条件下,激光指示信号会变得极其微弱和不稳定。

“发射!”

第三枚火箭弹冲出发射架。

在飞行途中,明显可以看到弹道出现了一丝轻微的,不易察觉的抖动,这是导引头在复杂信号环境中进行滤波和识别的表现。

但它并没有丢失目标,经过短暂的“犹豫”后,再次稳定地锁定了真正的激光信号!

“砰!”精确命中坦克炮塔与车体的结合部,这通常是坦克最脆弱的“脖子”位置!

“抗干扰测试通过!在模拟强光及杂波干扰下,系统成功识别并锁定真实目标!”观测员的报告铿锵有力。

“60分贝!他们真的做到了!”

负责电子对抗评估的专家看着监测设备上的数据,喃喃自语,脸上满是震撼。“这种滤波算法和信号识别能力,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

说完,第四项测试跟着开始。

测试火箭弹的极限射程与末端攻角。

目标:设置在极限距离五公里处的一个模拟指挥所,指挥所由轻型材料搭建,内部设置了强度感应器。

随着时间过去,测试区风力比刚才稍大了一些,雪花也更密集了,这对弹体的稳定性和导引头的灵敏度都是考验。

激光指示光束需要穿越更长的距离,能量衰减更大。

大家焦急的等待着。

“发射!”

最后一枚测试弹,带着所有人的期待,冲向风雪弥漫的远方。它的飞行时间更长,弹道更高。

观察所内鸦雀无声,只有望远镜片摩擦和沉重的呼吸声。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

突然,远方的地平线上,腾起一团巨大的火光和烟柱!

“命中!五公里距离,命中目标!根据落点监测,偏离靶心……偏离靶心仅3.5米!重复,圆周概率误差远低于10米!”观测员的声音因为极度的兴奋而有些变调。

“3.5米!我的老天爷!”

“五公里啊!这是火箭弹啊!打出狙击枪的精度了?”

“疯了!真是疯了!”

“这末端落角几乎是垂直的!侵彻效果会非常好!”

看到这里,专家们彻底沸腾了!再也顾不上矜持和身份,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

所有的质疑,所有的保守,在这一刻,被这枚五公里外精准命中的火箭弹,炸得粉碎!

王军紧紧握着拳头,他脸色潮红,胸膛剧烈起伏。

李振华环视着激动得难以自持的专家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拿起内部通讯电话,沉声命令道:“记录: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点睛’激光半主动制导系统,四项实弹测试,全部圆满成功!性能全面达到并部分超过设计指标!专家组全面验收!”

“建议,立刻启动最高级别项目定型程序,列为国家重点装备,全力保障,加速生产装备部队!”

测试结束,但专家们久久不愿离去,围着林默以及团队追问着无数技术细节,从材料到算法,从工艺到成本……热情高涨,与会议刚开始那会的质疑完全不同。

而林默,则是耐心的一一解答。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869/1111104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