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军工外贸资格,正式批复!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军工外贸资格,正式批复!


自从一番长谈,韩志城院士应允加入红星研究所的能源项目后,这位原本在国家级研究所里按部就班的老科学家,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

他几乎没怎么耽搁,迅速处理了原单位的一些交接事宜,便一头扎进了与林默的技术探讨中。

林默在京都的临时住处,以及高主任家的书房,都成了他们临时的“技术研讨室”。

韩老起初是抱着考较和引导后辈的心态,想看看林默对能源领域的认知究竟有多深。

然而,几次交谈下来,他内心的惊讶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一圈圈扩大,最终化为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们讨论的话题从最基础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到尖端的材料晶体结构设计,从铅酸电池的极板固化工艺改良,到镍氢电池储氢合金的成分优化,乃至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关键材料的前瞻性探索。

“林默,你上次提到的,关于抑制镍镉电池负极镉枝晶的稀土添加剂思路,我让实验室的学生做了初步尝试。”

韩老在一次讨论中,眼中闪着光说道,“我们选取了微量的氧化铈作为添加剂,混入负极活性物质中。你猜怎么着?”

林默心里大致有数,但还是配合地问道:“韩老,实验结果如何?”

“显著!非常显著!”

韩老兴奋地用手比划着,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笑容。

“在相同的循环寿命测试条件下,未添加氧化铈的对照组电池,在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已经衰减到初始的65%以下,并且解剖后观察到明显的镉枝晶生长。”

“而添加了微量氧化铈的实验组电池,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依然能维持在85%以上!”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镉的结晶颗粒明显更细小,更均匀,枝晶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抑制!”

他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在书房里踱步,一直重复着:

“这不仅仅验证了你的想法,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这之前一种廉价的,易得的稀土氧化物,能对电池性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提升,是难以想象的!”

“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其中的机理,很可能是铈离子改变了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双电层结构,或者影响了镉的电结晶成核过程……太有意思了!”

“这完全值得写一篇重量级的论文,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还会探索出其他新的方向,对于后面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还只是开始,随着讨论的深入,林默基于后世知识提出的一些设想,不断带给韩老爷子冲击。

当谈到未来高能量密度电池对正极材料的需求时,林默提到了“层状结构”的钴酸锂,并大致描述了其理论容量和充放电电压平台的特点,提到了可能存在钴资源稀缺和结构稳定性的潜在问题,以及探索磷酸铁锂作为替代方向的可能性。

韩老听得眼神发直,这些概念在八十年代初的国际学术界都属于极其前沿的探索,甚至很多还只是理论构想。

而林默却像是亲眼见过它们的优缺点一样,娓娓道来。

“林默,你……你这些想法是从哪里来的?”韩老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钴酸锂的层状结构……你是基于什么理论推断出来的?还有这个磷酸铁锂,橄榄石结构?这……这太具象了!”

林默只能含糊地解释:“可能是平时看的杂书比较多,喜欢做一些跨领域的思维发散,结合一些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推演。让韩老见笑了,很多可能只是不成熟的空想。”

“空想?这要是空想,那我们都成了盲人摸象了!”

韩老断然否定,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林默,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

他立刻吩咐自己带过来的,已经开始在临时红星研究所能源项目组工作的几名研究生:

“快,按照林所长提到的思路,去查一下有没有关于锂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层状结构的文献!”

“还有,尝试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下他提到的那个……那个磷酸铁锂!看看能不能做出样品,测一下电化学性能!”

学生们虽然对林默提出的这些新奇材料将信将疑,但看到自己导师如此重视,也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一天后,初步的结果再次让韩老和他的学生们震惊。

虽然合成的磷酸铁锂样品还很粗糙,但在简单的电化学测试中,竟然真的观察到了一个相对平坦的充放电平台,电压值恰好在3.4V左右,与林默之前随口提到的数据惊人地吻合!

“这……这怎么可能!”一个参与实验的研究生看着记录仪画出的曲线,喃喃自语。

韩老拿着那份初步测试报告,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他看向林默的目光,已经从最初的欣赏,变成了近乎于看同般辈科研人员的敬佩。

他愈发觉得,自己毅然决定加入林默的团队,是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

在这里,他感受到的是一种能够将空想迅速变为现实的神奇力量。

就在林默与韩老沉浸在技术突破的兴奋中时,一个电话打到了高主任家,是李振华部长的秘书打来的,请林默去总部一趟。

林默知道韩老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动向,肯定瞒不过李部长的耳目,他整理了一下衣着,便带着叶城驱车前往。

来到办公室,只见李振华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端着一杯茶,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哟,我们的大功臣来了?”李振华放下茶杯,呵呵笑道,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林默啊林默,你小子可以啊!不声不响,就把韩志城老院士这尊大佛给请到你们红星厂那座小庙里去了?”

“你这挖墙脚的功夫,可是越来越娴熟了嘛!国家能源研究所的老王,电话都打到我这儿来诉苦了,说我纵容你挖墙角!”

林默一听,立刻露出一副“委屈”的表情:“部长,您这可冤枉我了!我这怎么能叫挖墙脚呢?我这是为了国家的能源事业,优化资源配置,人尽其才啊!”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阐述理由:“韩老在能源领域是泰斗,他的知识和经验是国家宝贵的财富。”

“我们红星研究所虽然平台目前比不上国家级单位,但我们有灵活的机制,有充足的,自主的研发资金。”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将技术快速转化为产品的决心和能力!韩老加入我们,可以更快地将他的理论研究成果付诸实践,服务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

他特别强调了一点:“部长,您知道的,我们未来的信息化作战,单兵系统,无人机,各种电子侦察设备,哪一样能离得开高性能的电池?”

“电池就是信息化装备的‘心脏’!“

“一颗强大、持久、可靠的‘心脏’!我们现在投入能源,就是为了给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看着林默一本正经、振振有词的样子,李振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指了指他:“行了行了,就你道理多!我说不过你。”

他收敛了笑容,摆摆手,“放心吧,没人真要追究你。”

“韩老是自己愿意去的,这说明你的想法和平台对他有吸引力,这是好事。只要是为了国家,人才流动起来,才证明市场有活力。”

他话锋一转,神色变得认真起来:“我今天找你来,主要不是为了说这个。”他示意旁边的秘书将办公室的门关好,确认隔音无误后,才目光凝重地看向林默。

“林默,”李振华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郑重的意味,“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级别的项目,想要征求你的意见,问你愿不愿意参加。”

听到这话,林默几乎没有丝毫犹豫,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斩钉截铁:“部长,我愿意!只要国家需要,我义不容辞!”

李振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的保险柜前,熟练地转动密码盘,打开厚重的柜门,从里面取出一份封面印着鲜红“绝密”字样和编号的文件,他小心翼翼地将文件放到林默面前的桌子上。

“你看看这个。”李振华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林默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微微有些加速的心跳,伸手翻开了那份厚重的文件。

首页是项目的名称和代号——“朱雀计划”(绝密)

致力于探索新型二次能源体系及一次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技术,重点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的储能器件,如先进电池体系及关键材料,并前瞻性布局基于轻元素核聚变原理的终极能源可行性预研……

下面罗列着详细的技术方向:

新型电极材料(如嵌锂化合物,储氢合金),电解质体系(有机液体,聚合物,固体),电芯设计与制造工艺,能量管理系统,聚变等离子体约束理论探索、聚变材料……

一行行专业的名词,一个个宏大的技术方案,如同电流一般瞬间击中了林默的记忆深处。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瞳孔不易察觉地收缩。

这……这就是他前世所主导的“朱雀计划”!

严格来说,是“朱雀计划”在八十年代初期的雏形和起点!

在他前世的认知里,“朱雀计划”是一个跨越数十年、不断迭代发展的国家级能源战略工程的统称。

它最初的目标,正是文件上所写的,解决高性能二次能源的“卡脖子”问题,为当时的国防现代化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积累,“朱雀计划”的内涵不断扩展和升级,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人类能源的终极梦想——可控核聚变上。

而他前世,正是在主持攻克聚变最后一道工程技术难关时,发生了意外,来到这个时代。

没想到,历史的轨迹如此奇妙。

在这个一切开始的年代,他竟然以这样一种方式,重新见到了朱雀计划!

兜兜转转,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最终还是将他引向了这条道路。

万千感慨在林默心中涌动。

他合上文件,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彷徨,仿佛他生来就是为了这个计划:

“部长,我参加!我愿意为‘朱雀计划’作出贡献!”

看着林默如此干脆利落、甚至带着一种“理应如此”的决然态度,李振华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又如释重负的笑容。他用力拍了拍林默的肩膀。

“好!我就知道没看错人!”他重新坐回座位,语气严肃地交代,“‘朱雀计划’是目前最高等级的战略项目之一,直接向最高层负责。”

“你的身份,将是核心专家组成员,兼任二次能源方向的首席技术顾问。关于这个计划的一切,包括它的存在,都属于最高机密,纪律要求,我就不多说了,你明白。”

林默郑重地点了点头。

李振华脸上的严肃表情又化开,他仿佛又想起了什么高兴事,笑着说道:“好了,正事说完了,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让你也高兴高兴。”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份盖着大红印章的批复文件,递给林默:

“你们红星厂申请的军工产品外贸出口资格,上面批复下来了!”

“首长亲自批示:原则上同意,大胆尝试,积累经验!”

林默心中一喜,接过文件仔细看去。

李振华补充道:“这次首批获得试点资格的单位,一共三家,除了你们的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另外两家是北方工业公司和保利科技公司。”

北方工业公司和保利科技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北方集团和保利集团,是东大唯二的两家具有出口军火贸易的集团公司。

而现在,多了一家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

他看着林默,叮嘱道:“批复下来了,动作就要跟上,这方面上面非常看重,不能耽误。”

“你回去后,尽快拉出一个开展军工外贸的简单章程和初步方案报上来。”

“部里会协调外交,外贸相关部门,给你们做好支持和保障。”

“年后的广交会,或许就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可以尝试接触一下。记住,原则性和灵活性要把握好。”

手握着“朱雀计划”的绝密文件和军工外贸的批复文件,林默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心中的火焰也燃烧得更加旺盛。

“是,部长!保证完成任务!”林默站起身,挺直腰板,行了一个有力的军礼。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869/111110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