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1918:红星闪耀德意志 > 第119章 让诺的东行见闻

第119章 让诺的东行见闻


废弃坑道的深处,铸铁和几位同志停了下来。

让诺手里提着的煤油灯的光晕在潮湿的墙壁上跳动,映照出埃米尔那张因恐惧而扭曲的脸。

埃米尔瘫坐在地上,裤裆湿了一片,嘴里语无伦次地求饶,辩解着自己是被胁迫的,家里有老小……

铸铁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埃米尔的声音越来越小,只剩下绝望的呜咽。

铸铁的眼神里没有愤怒,只剩下了一种深沉的、近乎冷酷的悲哀之色。

“埃米尔,”

铸铁的声音在废弃的坑道里显得异常悠长,

“你出卖的不是我们几个人,你出卖的是圣但尼成千上万忍饥挨饿的工人,你出卖的是巴黎公社倒下的英灵,你出卖的是所有在黑暗中等待光明的人。”

铸铁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的同志们,

“革命的纪律,不容玷污。”

铸铁的声音斩钉截铁,他没有再说更多的话,只是挥了挥手,皮埃尔和另一名身材魁梧的同志走上前,一左一右架起了软泥般的埃米尔,拖向了坑道更深、更黑暗的岔路。

埃米尔徒劳的挣扎和最后的哀嚎迅速被黑暗吞没,最终,矿坑里的一切归于寂静。

几天后,拿着铸铁提供的伪造证件和一条极其复杂的秘密路线图,让诺踏上了东去的旅程。他伪装成一个寻找工作的落魄钳工,混迹在气味混杂的三等车厢和破旧的长途马车里。

火车吭哧吭哧地穿行在法兰西的腹地。窗外,战争留下的伤疤依旧触目惊心——被炮火犁过的田野残留着焦黑的痕迹,废弃的村庄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在林边和路旁新建的简陋十字架密密麻麻的矗立着,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国家两代人的血泪。

车厢里,挤满了和让诺一样落魄的人。

面带菜色的农民蹲在走廊里,守着他们少得可怜的农产品;失业的工人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抱着婴儿的妇女低声哼唱着走调的摇篮曲,试图安抚因饥饿而啼哭的孩子。

火车在一个小站停留时,让诺看到站台上,地方官员和穿着体面的绅士们正在为一座新落成的、纪念“胜利”的雕像举行揭幕仪式,雕像上的士兵的神色是意气风发的。

可在雕像的基座下,几个衣衫褴褛、缺胳膊少腿的退伍老兵伸着肮脏的帽子,向匆匆走过的“体面人”乞讨,得到的多半是厌恶的白眼和驱赶。

“胜利?谁的胜利?”

旁边一个胡子拉碴的老工人嘟囔着,狠狠啐了一口。

马车行驶在坑洼不平的乡村道路上。让诺看到田野里劳作的农夫,使用的还是祖辈传下来的简陋农具,瘦骨嶙峋的老马步履蹒跚的拉着破犁。

村子里,许多房屋的屋顶还是用稻草和破油毡临时修补的,孩子们光着脚在泥地里追逐,瘦小的身躯显得脑袋格外大。

让诺在路边的廉价小酒馆歇脚,听到的都是类似的抱怨:

税负沉重,粮价低迷,城里的工厂还在不断裁员,东边的“红色瘟疫”被报纸描述成吃人的妖魔,但私下里,也有人偷偷传着那边工人“当家做主”的模糊消息,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和怀疑。

这一切,比让诺在圣但尼的所见更加复杂,更加触目惊心。

整个法国,除了巴黎等少数城市光鲜的外表下,广袤的乡村和凋敝的工业区,都浸泡在同样的苦难之中。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政府,用胜利的谎言粉饰太平,却无法掩盖底层人民血流殆尽的现实。

让诺的心,在这些见闻中一次次被攥紧,他的那份革命的信念,化作了对这片土地上所有苦难同胞的深切悲悯和必须改变这一切的钢铁般的决心。

经过数日颠簸,让诺终于接近了法德边境。

越靠近德法边境,沿途的气氛愈发的紧张起来。

巡逻的法国宪兵数量增多,盘查也变得严格。让诺紧跟着代号夜莺的边境向导,匍匐在一条长满杂草的干涸沟渠里。

不远处,法军巡逻队皮靴踩过碎石路面的声音和偶尔压低的交谈声隐约可闻,手电筒的光柱不时扫过树林。

夜莺抬起手,做出一个静止的手势。

“从侧面绕过去,”

夜莺轻微的声音响起,“前面五十米,是他们的固定哨,有探照灯。我们走溪谷,水声能掩盖动静。”

两个人悄无声息地滑下沟渠,涉入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

小溪的水流不大,堪堪没及让诺的膝盖。探照灯的光束几次从他们头顶扫过,照亮了对面山坡的树冠,却未能穿透他们所在的这片阴影与水声构成的屏障。

就这样,让诺和夜莺在冰冷的溪水中跋涉了近一个小时,避开了至少两拨法军的巡逻队。终于,夜莺停了下来,指了指前方一片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深邃的林地。

“那边过去,理论上就是德国同志的地盘了。最近他们的巡逻队也很活跃。”

他们离开溪流,钻进茂密的松树林。脚下的松针柔软而湿滑。疲惫开始侵袭让诺的四肢,但让诺的精神却愈发紧绷。

突然,夜莺猛地蹲下,一把将让诺也拉低。前方不远处的林间空地上,隐约有几个人影在晃动,伴随着金属轻微碰撞的声响。

就在他们借助树木阴影,小心翼翼地移动时,让诺的脚下不慎踩断了一根完全隐藏在落叶下的枯枝。

“咔嚓!”

清脆的响声在林中显得异常刺耳。

几乎就在声音响起的同一瞬间,几个灰色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周围的树干和灌木后无声地闪现出来,

“Hände  hoch!  Beweg  dich  nicht!(举起手来!不许动!)”

低沉的喝令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从不同方向传来,让诺感觉至少有四支枪的枪口已经牢牢锁定了他们。这些士兵头上戴着缀有伪装物的M1918式钢盔,脸上涂着淡淡的油彩,穿着适应林地环境的灰色野战服,臂章上的红五星在微弱的光线下隐约可见。

德军战士的人数不多,大约一个标准的侦察班组,但散发出的气息却比之前遇到的法军巡逻队要精悍、冷酷得多。

显然,让诺和夜莺撞上了正在前沿执行潜伏侦察任务的精锐。

“别反抗,”

夜莺立刻用母语低声道,缓缓举起了双手。

一名士兵迅速上前,动作熟练地搜了两人的身,他卸掉了夜莺身上的匕首和让诺藏在后腰的手枪,连同他们证件和一起收缴。

德军为首的是一名下士,他粗略地翻看了一下证件,嘴角撇了撇,用带着巴伐利亚口音的蹩脚法语对让诺说:

“做假证的手艺还行,但可惜不是我们发的。”

随即对让诺和夜莺命令道:“走!”

让诺他们被押解着,在侦察兵包围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东行进。大约二十多分钟后,他们被带到了一个伪装得极好的前沿观察哨。几个半埋入式的掩体和伪装网巧妙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让诺和夜莺被带进一个相对宽敞的掩体,里面点着防风马灯,一张铺着地图的简易桌子后面,坐着一位三十岁左右、面容刚毅的中尉。

中尉抬起眼,目光扫过两名俘虏,他用流利得多、但仍带口音的法语开口:

“我是冯·赖兴巴赫中尉,第5人民步兵师侦察连前沿指挥。说明你们的身份,以及非法穿越边境的目的。”

让诺深吸一口气,迎着中尉的目光,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和坦诚:

“中尉先生,我的名字是让诺·杜邦。我受法国共产党圣但尼支部派遣,作为特使,秘密前往柏林。我的目的是觐见贵国人民委员会主席卡尔·韦格纳先生,传达法国无产阶级同志的问候,并商讨……国际主义协作事宜。”

赖兴巴赫中尉的眉毛微微挑动了一下,他拿起从让诺身上搜出的伪造证件,

“特使?”

“一个来自法国的‘特使’,带着假证件,在深夜潜入我国边境?”

中尉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证据呢?除了这些粗劣的假证件,我们的战士可并没有在你们的身上搜到任何能证明你们身份的东西,”

让诺目光坦然地迎向中尉。他用一种庄重而充满信念的语气,缓缓地、清晰地吐出了一句话:

“Proletarier  aller  Länder,  vereinigt  euch!”

这句德语,让诺在来之前就已经练习了无数遍,虽然发音还带着法语的口音,但每一个音节都清晰可辨。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句在《共产党宣言》中响彻世界的口号,让赖兴巴赫中尉那刚毅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极细微的震动。

中尉身后的士兵们持枪的手指也似乎不易察觉地松动了一下。

这句口号,对于人民革命军的战士而言,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他们投身这场伟大事业的基石,是融入血液的信念。

中尉紧紧盯着让诺,几秒钟令人窒息的沉默后,赖兴巴赫中尉对旁边侍立的士兵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

士兵立刻会意,转身快步离开了掩体。

等待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赖兴巴赫中尉不再发问,他重新将目光投向桌上的地图,但让诺能感觉到,那股冰冷的审视压力已经减轻了许多。

这句国际主义的共同语言,比任何精巧的伪造证件都更有力量。

一刻钟后,那名士兵回来了,在中尉耳边低语了几句,并递过一张小纸条。

赖兴巴赫中尉看完纸条,再抬起头时,脸上的线条柔和了些许。他抬头看向夜莺:

“同志您可以回去了。告诉派你来的人,信使已安全抵达。路上小心法国人。”

夜莺愣了一下,随即默默点了点头,深深看了让诺一眼,然后便在一名士兵的示意下转身离开了掩体。

接着,赖兴巴赫中尉的目光转向让诺:

“杜邦先生,你的身份已得到我部上级的初步确认。上级命令,由我部护送你前往最近的车站,你将在一支护卫小队的陪同下,乘坐火车前往柏林。”

赖兴巴赫中尉顿了顿,用法语补充道:

“欢迎来到德意志人民共和国,同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401/427121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