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090章 将闾的反击

090章 将闾的反击


咸阳宫,麒麟殿。

廷议的气氛比往常凝重了数倍。

数十位朝中大臣分列两侧,鸦雀无声,目光或明或暗地聚焦在殿中几位身着御史官服、正慷慨陈词的官员身上。

为首的一位御史年纪不大,正是李由暗中联络,平日里颇不得志的那几人之一。

此刻他手捧奏章,面色涨红,声音带着刻意拔高的激昂:

“陛下!臣等冒死弹劾监国公子将闾。其自监管治粟内史以来逾越权限,视国库为私产。强令内史衙门违规拨款,数目巨大,流向不明。臣等查证,仅格物院一项,便已批复十万钱,后续尚有百万之巨待拨。此等挥霍无度,置国家财政于何地?置黎民百姓于何地?其中账目不清,恐有大弊。臣等恳请陛下彻查,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他身后几位御史也随声附和,言辞激烈,将矛头直指将闾,罪名扣得又大又响——“逾越权限”、“挥霍无度”、“账目不清”、“恐有大弊”。

奏章念罢,殿内落针可闻。

李斯站在百官前列,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

只是他那微微下垂的眼睑,遮掩不住一丝难以察觉的得意。

他身后的李由则难掩兴奋,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眼神挑衅地瞥向将闾可能站立的位置,虽然今日廷议,将闾尚未奉召前来。

扶苏站在另一侧,眉头紧锁。

他身边的几位儒臣,则面露果然如此的表情,低声交换着眼神,显然认为这是扳倒将闾,让朝政重回正轨的大好机会。

扶苏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他了解九弟,不信他会贪墨,但九弟行事确实太过刚猛,容易授人以柄。

冯去疾与冯劫父子对视一眼,皆保持着沉默。

他们深知此事背后水深,在陛下未表态之前,贸然站队绝非明智之举。

而更多的大臣则如同惊弓之鸟,或低头不语,或眼神闪烁,在心中快速权衡着利弊。

将闾公子势头正盛,又有陛下恩宠,但御史弹劾,罪名不轻,若是查实……这咸阳城的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观望,是此刻大多数人的选择。

御座之上嬴政的面色平静无波,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单调的声响。

那双苍老却依旧锐利的眼睛,缓缓扫过下方百官的神态,将他们的惊惧、得意、忧虑、算计尽收眼底。

“将闾监管治粟内史,是朕的旨意。”

嬴政的声音响起,不辨喜怒却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让殿内瞬间安静下来,“钱粮调拨,支持格物院、兴修水利、推广农具,也是朕首肯的方略。”

他的目光落在为首那名弹劾的御史身上:“你说他账目不清,恐有大弊。证据何在?”

那御史被嬴政的目光看得心中一颤,但想到李公子的许诺和背后的支持,还是硬着头皮道:“陛下,治粟内史乃国之重地,账目繁杂非一日可查清。但监国殿下绕开正常规程,强行催逼拨款已是事实。其所设格物院耗费巨大,产出却语焉不详,其中难道没有猫腻?臣等也是为防微杜渐,恳请陛下明察!”

“防微杜渐?”嬴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说得好。”

他不再理会那几个御史,对身旁的内侍道:“传旨,召监国公子将闾入殿。”

内侍领命而去。

殿内气氛愈发压抑。

李由脸上的得意稍稍收敛,心中有些打鼓,陛下这态度,似乎并不像他预想的那样震怒。

李斯则依旧不动声色,只是手指微微捻动了一下袖口。

不多时。

将闾一身黑色常服,步履沉稳地走入大殿。

他面色平静眼神清澈,仿佛完全没有感受到殿内那几乎凝固的紧张气氛。

“儿臣参见父皇。”将闾躬身行礼。

嬴政抬了抬手示意他平身,随即将那几份弹劾奏章,随手丢到将闾面前的案几上。

“看看吧。”嬴政的语气带着一丝考校,“这就是你接管治粟内史后,给朕闹出的动静?说,怎么回事?”

将闾拿起奏章快速浏览了一遍,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仿佛看的不是弹劾自己的罪状,而是无关紧要的公文。

他放下奏章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嬴政:“回父皇,此事儿臣早已料到。”

此言一出,殿内又是一片哗然。

料到了?料到了还这么干?

将闾没有理会旁人的反应,继续说道:“儿臣奉旨监管治粟内史,意在提高效率,确保国策推行所需钱粮能够及时到位。然治粟内史衙门积弊已深,以郑当时为首的部分官员阳奉阴违,百般推诿。”

他将自己在治粟内史衙门遇到的阻力,郑当时如何搬出各种规章制度拖延拨款,甚至暗示国库空虚等情况,简明扼要地陈述了一遍。

“格物院新弩,关乎军备;关中水利,关乎民生;农具推广,关乎国本。此三项皆是父皇钦定,利国利民之策。郑当时等人却以所谓‘规程’为由,意图将其拖延数月乃至更久。儿臣为确保政令通畅,不得已采取效率考核之法略作鞭策。不想竟引来如此攻讦。”

他的语气始终是条理清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为国办事、却被旧势力阻挠的形象。

那几名弹劾的御史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正要开口反驳。

将闾却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目光如利剑般扫向他们:“不过,这几位御史大人弹劾儿臣‘账目不清,恐有大弊’,倒是提醒了儿臣。”

他转身从身后一直默立的章邯手中,接过几卷早已准备好的竹简,双手呈给嬴政。

“父皇,这是儿臣这几日,仔细查阅治粟内史近三年账目后,发现的一些疑点。请父皇过目。”

内侍连忙上前,将竹简呈送给嬴政。

嬴政接过竹简,缓缓展开。

将闾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辩解,而是凌厉的反击:

“儿臣发现,治粟内史衙门不仅效率低下,其账目之中确实存在诸多模糊不清之处。譬如咸阳城南三号官仓,连续三年账面记录风调雨顺,粮米损耗几近于无,与其他各仓因灾年、调拨产生巨大波动的记录形成鲜明对比,极不寻常。”

“再譬如数笔用于支付修缮驰道、清淤河渠的款项,其数目与实际工程量严重不符,且经手官员,恰好与今日弹劾儿臣的这几位御史大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有甚者,”将闾加重了语气,目光如电般扫过脸色煞白的郑当时,以及那几位弹劾的御史,“儿臣发现有数笔款项,以‘采买贡品’、‘修缮宫室’等名义支出,最终却流入了咸阳城内几家特定的商贾手中。而这几家商贾,据儿臣所知与左丞相府往来颇为密切。”

轰!

这番话如同一道道惊雷,在麒麟殿内炸响。

郑当时浑身一软,差点瘫倒在地,面如死灰。

那几位弹劾的御史更是面无人色,双腿筛糠般抖个不停。

他们本以为是稳操胜券的弹劾,怎么转眼间火就烧到了自己身上?

李由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惊骇地看向自己的父亲。

李斯心中也是巨震,他万万没想到,将闾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那堆烂账里翻出这么多东西,而且还精准地咬向了他这边的人。

这小子,藏得太深了!

但他毕竟是李斯,面上依旧强作镇定,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怒。

将闾没有停下,他对着御座上的嬴政,再次深深一揖:

“父皇!儿臣恳请彻查治粟内史衙门。查清账目,严惩贪腐。儿臣弹劾治粟内史郑当时阳奉阴违,阻碍国策,尸位素餐,且有重大贪墨国帑之嫌!”

“儿臣同时弹劾御史高要、陆同等,”他毫不留情地点出那几位弹劾者的名字,“罔顾事实,挟私报复,干扰朝政,其背后是否受人指使,亦请父皇明察!”

一番话掷地有声,将矛头直指郑当时及其党羽,甚至隐隐牵连到了李斯父子和那几个跳出来当枪使的御史。

整个麒麟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御座之上,等待着始皇帝的最终裁决。

嬴政看着手中竹简上那一条条清晰的记录,又看了看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尤其是面如土色的郑当时和那几个御史,以及强作镇定的李斯。

他缓缓合上竹简,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那双锐利的眼中却闪过一丝冰冷的光芒。

将闾这一手反击,漂亮。

不仅洗脱了自己,还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那些试图给他下绊子的人。

这才是他想要的继承人该有的样子。

“准奏。”

嬴政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殿内的死寂,也宣判了某些人的命运。

“此事交由御史大夫冯劫,会同廷尉府、上将军蒙毅,共同查办!务必彻查到底,无论涉及到谁,一律严惩不贷!”

冯劫出列,躬身领命:“臣,遵旨!”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陛下将此案交给他,既是信任也是给了他清理门户、彻底掌控御史台的绝佳机会。

蒙毅也出列领命:“臣,遵旨!”他看向将闾,眼神中充满了赞赏和坚定。

郑当时和那几位御史闻言,彻底瘫软在地。

李斯眼皮剧烈地跳动了几下,最终还是躬身道:“陛下圣明。”

李由则脸色惨白,如丧考妣。

将闾站在殿中冷静的听着,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交锋与他无关。

从这一刻起治粟内史衙门,乃至整个咸阳的权力格局都将迎来一场彻底的洗牌。

而他,将是这场牌局最终的赢家。

将闾今天带着章邯上殿,也是准备将其安排到治粟内史衙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357/111110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