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章 格物院新突破,军备再升级
北境狼烟一起,格物院的压力陡然增大。
将闾那句“一个月之内,必须拿出能上战场的东西”,如同一道催命符,悬在格物院上下所有人的头顶。
老院令更是将铺盖搬到了工坊,与一众匠师学者不眠不休,日夜攻关。
灯油消耗之巨,连素来抠门的杜周都特批了一笔额外经费,只求他们能早日拿出克敌利器。
重压之下,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潜力。
不过二十余日,格物院便接连传出喜讯。
首先是震天雷的改良。
老院令亲自带队,将震天雷的引爆原理与军中连弩的发射结构巧妙结合,竟研制出一种多管火箭发射装置。
此物以坚木为车架,上置数十根铁管,一次可齐射数十枚拳头大小、尾翼稳定的“小号震天雷”,射程可达百余步。
因其发射时声势骇人,火光迸射,故命名为“霹雳火车”。
紧随其后,猛火油的运用也取得了突破。原先笨重的喷射铜管被改良,不仅射程提升了近半,喷出的火龙也更为凶猛持久。
更令人惊喜的是,匠师们还研制出一种可由单兵携带的“火龙枪”。
此枪以精炼猛火油为燃料,枪身小巧,一人便可操作,喷射出的火舌虽不及大型装置,但在巷战或近距离防御时,威力依旧不容小觑。
针对匈奴骑兵的箭矢与弯刀,格物院亦有应对。
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冶炼锻造工艺,将数种金属按特定比例熔炼,再经千锤百炼,成功打造出一种名为“玄铁甲”的新式铠甲。
此甲不仅比寻常铁甲更为坚固,能有效抵御箭矢攒射与刀劈斧砍,重量却轻了近三成,大大提升了士卒的机动性。
此外,原先用于天文观测的望远镜,也被改良得更为小巧便携,镜片打磨愈发精细,观测距离与清晰度均有提升,正式命名为“千里镜”。
此物一旦装备斥候,大秦军队的战场侦察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就连军粮,格物院也插了一脚。
他们联合医家与道家方士,以谷物、肉干、药材等为原料,制成一种拇指大小的棕黑色药丸。
此丸能量极高,易于携带,据说一颗便能支撑一名士卒半日急行军所需,极大减轻了后勤转运的压力。
消息传到将闾耳中,他龙颜大悦,当即决定亲赴格物院视察。
这日,将闾轻车简从,带着蒙恬、章邯以及一脸肉痛却又不得不跟来的杜周,来到了格物院的秘密试验场。
老院令领着一群眼圈发黑、神情却异常亢奋的匠师学者前来迎接。
将闾免了繁文缛节,直接道:“朕听闻格物院近日成果斐然,特来一观。诸位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为大秦效力,不敢言苦!”老院令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自豪。
试验场上,早已摆放好了新研制的各色军械。将闾首先拿起一杆“火龙枪”,在匠师的指导下,对准远处的草垛扣动机括。
只听“呼”的一声,一道数尺长的火龙喷薄而出,草垛瞬间被点燃,熊熊燃烧起来。
“好!好一个火龙枪!”章邯看得双眼放光,忍不住赞道,“此物若用于守城或狭路相逢,必能让敌军寸步难行!”
随后,几名身着“玄铁甲”的锐士上前,任凭弓箭手在五十步外攒射,箭矢或被弹开,或仅留下浅浅的白痕,竟无一透甲。
又有壮士持大刀猛劈,亦只能在甲胄上留下一道不深的印记。
“此甲甚好!”蒙恬抚着玄铁甲冰凉的甲片,赞不绝口,“若能量产,我大秦步卒,何惧匈奴利刃!”
最激动人心的,还是“霹雳火车”的演示。十余辆“霹雳火车”一字排开,炮管昂然指向百步开外,用稻草人与木靶搭建的模拟骑兵方阵。
“放!”随着老院令一声令下。
“咻咻咻——轰轰轰——”
尖锐的破空声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几乎同时响起。
数百枚小型火箭弹拖着赤红的尾焰,如同愤怒的流星雨般,铺天盖地砸向模拟骑兵阵。
刹那间,百步之外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爆炸声此起彼伏,碎木与草屑四散飞溅。
待硝烟稍散,众人定睛看去,那模拟骑兵方阵早已被炸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几乎找不到一个完整的稻草人。
“嘶——”饶是蒙恬、章邯这等身经百战的宿将,也被这惊人的威力震得倒吸一口凉气,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哪里是箭雨,分明是天降雷火!
若匈奴骑兵集群冲锋,遭遇此等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好!好!好!”将闾连道三个好字,脸上难掩兴奋之色,“格物院不负朕望!此等利器,当为国之重器!”他当即下令:“所有参与研发的匠师学者,皆有重赏!霹雳火车、火龙枪、玄铁甲,即刻投入量产,不计成本,优先供应北境!”
“陛下圣明!”老院令与一众匠师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谢恩。
蒙恬与章邯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有此等神兵利器相助,何愁匈奴不破!
唯有治粟内史杜周,一张胖脸此刻精彩纷呈。
看到新武器威力巨大,他自然是高兴的,这意味着大秦的胜算又多了几分。
可一想到“不计成本”、“优先供应”,他那颗为国库操碎了的心又开始隐隐作痛。
这得花多少钱啊!
金山银山也不够这么造的啊!
他咧着嘴,想笑,又想哭,表情扭曲得像个刚吞了黄连的苦瓜。
将闾瞥见杜周那副模样,忍俊不禁,却也正色道:“新式武器的生产与运输,必须严格保密!罗网、黑冰台,给朕盯紧了,若有丝毫泄露,朕唯你们是问!”
“臣等遵旨!”张洪奎与王姚肃然领命。
将闾深知,技术革新是保持军事优势的关键。
他当即下令,进一步加大对格物院的投入,鼓励他们继续研发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大秦与潜在敌人的军备竞赛,已悄然拉开序幕。
就在咸阳宫为新式武器的诞生而振奋之时,章邯派往草原深处的轻骑,也带回了最新的情报。
“陛下,”章邯神色凝重地禀报,“据探马回报,匈奴在新任单于的带领下,得到那些塞琉古顾问的指点,正在演练一种新的骑兵冲击战术。他们利用牛马粪便制造大量烟雾,遮蔽视线,而后以小股精锐骑兵高速穿插,袭扰我军侧翼,试图以此破解我大秦步兵方阵的防御。”
将闾眉头微蹙。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新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希望,但也预示着未来的战争将更加残酷和复杂。
匈奴并非只会挨打的蠢货,他们也在学习,在进步。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357/111108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