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贫僧唐三葬,最擅物理超度! > 第四十章 御赐之酒,上路!

第四十章 御赐之酒,上路!


贞观十三年,九月十二。

良辰吉日。

秋日高远,天宇澄清如洗。

长安城,西门之外,十里长亭。

自古迎来送往,皆在此处。

然今日之送别,却与往昔截然不同,堪称大唐开国以来,最为盛大隆重的一次。

辰时刚至,此地已是旌旗如林,御驾亲临。

三千虎贲军,顶盔贯甲,戈矛如森,肃立于官道两侧。

秋风过处,玄色的大唐龙旗猎猎作响。

文武百官,自宰相房玄龄、杜如晦以下,俱着朝服,依班次而立。

无人交谈,唯有压抑的呼吸声与甲胄的轻微碰撞声。

如此阵仗,只为一人送行。

不多时,一声净鞭脆响。

御道之上,一匹神骏的白马,缓缓行来。

马上端坐着一个年轻的僧人,正是玄奘。

他并未穿那件佛光耀目的锦襕佛衣,亦未手持九环锡杖。

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月白僧袍,朴素无华。

他稳坐于马背,目光平静,扫过眼前的天子仪仗,犹如路过一片寻常街景。

他身后,并无随从。

孤身一人。

玄奘行至长亭前,翻身下马。

自有小太监上前,将马匹牵过。

他整理了一下僧袍,缓步走到御前,对着那身着九龙袍的天子李世民,躬身行礼。

“贫僧玄奘,拜见陛下。”

李世民快步走下龙辇,亲自上前,一把将他扶住,连声道:“御弟不必多礼!今日,你我非是君臣,乃是兄弟!为兄特率满朝文武,为你饯行!”

李世民的声音洪亮,满是真切。

昨日玄奘一指洞穿铜鼎的神迹,尚在他脑中盘桓。

他此刻,是真心将玄奘当成了庇佑大唐国运的在世神佛。

玄奘也不再推辞,顺势站直了身体,只道了一声:“谢陛下。”

李世民拉着他的手,环视身后百官,朗声说道:“众卿家,朕之御弟玄奘,身负大宏愿,心有大慈悲!今日,便要代朕、代我大唐亿万子民,孤身西行,求取大乘真经!”

“此行山遥路远,非有大毅力、大智慧者不能为也!”

“朕今日率尔等至此,便是要让御弟知晓,他此去并非一人!”

“他的身后,有朕,有我满朝文武,更有我整个大唐的江山社稷!”

“陛下圣明!”

身后百官齐声山呼,声浪震得人耳膜嗡鸣。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对一旁的太监总管递了个眼色。

太监总管会意,躬身退下。

不多时,他便亲手捧着一个金漆托盘,缓缓上前。

托盘之上,是两只薄如蝉翼的夜光杯,杯中酒液,澄澈如琥珀。

“御弟,”李世民亲自端起一杯酒,递到玄奘面前,“朕知你佛门弟子,戒律森严,不茹荤腥,不饮酒水。”

“然今日情况特殊,朕备下的非是寻常浊酒,乃是宫中用百花之蕊、无根之水酿成的素酒。”

他看着玄奘,语气真挚:“此酒,一为给你壮行,二为与你结义。你若当朕是兄长,便请满饮此杯!”

他说完,便将自己的那杯酒一饮而尽。

随即,他目光灼灼地看着玄奘,等待回应。

满朝文武,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了玄奘和那杯酒上。

玄奘看着杯中清澈的酒液,又看了看李世民期盼的眼神。

他知道,这杯酒,不能不喝。

喝的不是酒,是君臣之义,是兄弟之情。

他点了点头,伸手便要去接那酒杯。

然而,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酒杯的瞬间,李世民却忽然俯下身去。

这位大唐天子,竟在那干净的官道之上,用手指,轻轻捻起了一撮尘土。

是的,就是一撮普普通通、微不足道的尘土。

他站起身,没有任何犹豫。

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那撮尘土,轻轻弹入了玄奘面前的酒杯之中。

“陛下,这……”

房玄龄等人心中一紧,险些出声制止。

御赐之酒,何其尊贵,岂能以尘土污之?

可李世民,却仿佛没有看到众人惊愕的表情。

他只是看着玄奘,眼中带着不舍,带着期盼,更带着身为帝王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御弟啊。”

“自古道,宁恋本乡一撮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朕知你此去,沿途必会经过无数异国他邦。”

“那些邦国,或许黄金铺地,或许美女如云,或许有无尽的荣华富贵。”

“但朕,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根,在何处。”

“这杯酒中,有我大唐的尘土。”

“你饮下它,便是将故乡,装进了肚中,刻在了心里。”

“朕只望你,此去西行,无论走得多远,无论见到何等繁华,都莫要忘了……”

“在这长安城,还有朕这个兄长,还有这满朝同僚,还有这亿万子民,正日夜盼着你,求得真经,早日归来!”

这一番话,情真意切。

亭外的风,仿佛都停了。

原本不解的百官,此刻尽皆默然。

不少老臣,已是悄然红了眼眶。

这一撮土,比千言万语,分量更重。

玄奘怔住了。

他看着杯中那几粒载沉载浮的尘土,心中百感交集。

他两世为人,上一世对故乡的眷恋早已刻骨。

而这一世,他虽是穿越而来,但在这片土地上,他有了母亲,有了外公,有了这些虽有算计、却也真心待他的君臣。

这里,也已是他的故乡了。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微笑。

他不再犹豫,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那只盛着尘土的酒杯。

“陛下隆恩,贫僧,永志不忘。”

话音落下,他仰起头,将那杯素酒,连同那撮来自家乡的尘土,一饮而尽!

酒液清冽,入喉甘醇。

而那几粒尘土,却带着千钧之重,缓缓沉入腹中,化作一股暖流。

“好!”李世民见状,抚掌大笑。

他知道,自己的御弟,听懂了。

玄奘将酒杯还给太监,随即,对着李世民,对着身后的满朝文武,深深地、郑重地行了一个佛礼。

“陛下,诸位大人,就此别过。”

“贫僧,去了。”

他说完这两个字,便毅然转身,没有半分拖泥带水,大步流星地走到了自己的白马之前。

他抓住马鞍,脚尖轻轻一点,整个身子便如一片落叶,轻飘飘地落在马背之上,稳如泰山。

他没有再回头。

他知道,若是回头,看见人群中母亲与外公不舍的眼神,怕是会动摇他那早已坚定的道心。

他只是双腿轻轻一夹马腹。

白马长嘶一声,迈开四蹄。

最初是缓行,继而小跑,最终化作一道白练,沿着官道向西,绝尘而去。

十里长亭下,李世民与满朝文武就这么静静地站着,默默地注视着。

他们看着那道孤独却又无比坚定的背影,在官道的尽头,逐渐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

最终,与天边的云霞融为一体。

良久,良久。

秋风卷起几片落叶,打着旋儿飞向远方。

李世民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他转过身,看着依旧在翘首以盼的百官,脸上露出了一个混杂着期盼与自豪的笑容。

“回宫!”

一声令下,御驾缓缓启动。

长安的城门,在身后缓缓关闭。

那条通往西方的古道,从此多了一名孤身上路的僧人。

他的身后,是人间帝国的极致荣耀。

他的前方,是十万八千里的漫漫长途,以及……无数早已等待着他的妖魔鬼神。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915/502487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