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最关键问题:怎么办
“这个担保的比例,我们可以商定,比如说,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说,你张行长,把这三千万贷给李总,如果一年后,李总因为各种原因,真的还不上了,那这笔坏账,不需要你一个人承担,我们这个互助基金,会拿出百分之五十,也就是一千五百万,来替他还给你!”
“你原本可能损失三千万,现在,最多只会损失一千五百万,你的贷款风险,是不是瞬间就降低了一半?”
当陈捷说完这番话,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片寂静。
马东城,在听到要从镇财政掏五千万,也是眼皮一跳,但他没有打断陈捷,而是选择继续观望。
这种专业的金融话题,自己还是少插嘴为妙,免得在那么多人面前闹笑话。
蒋海山也静待陈捷下文。
所有银行行长,都陷入了沉思,评估着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政府担保?
不,这不是简单的政府担保。
如果是政府用财政直接担保,那万一出了问题,政府是要背锅的,但陈捷设计的这个互助基金,却将风险,进行了分解和共担。
政府出了一部分钱,银行自己也出了一部分钱,企业也出了一部分钱。
大家把钱凑到一个池子里,共同为那些经过筛选的、有救助价值的企业,提供信用背书。
这就像是买了一份保险。
对于银行来说,他们原本需要承担百分之百的风险,现在,只需要承担百分之五十,甚至更低。
有了这个基金作为后盾,他们再向上级总行汇报的时候,就有了充足的理由。
这不是在盲目放贷,是在有政府和基金担保的情况下,进行低风险的、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投放!
“陈镇长,你这个想法……也不是不能考虑!”张霖看着陈捷,沉吟道。
“只是一点不成熟的思考,还需要大家一起商量细节。”陈捷谦虚地笑了笑,然后又看向了对面的企业家们:
“当然,这个基金,也不是白白提供担保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权利和义务,永远是对等的。”
“所有申请基金担保的企业,都必须接受基金管理委员会最严格的监管。”
“你们的每一笔资金流向,每一个重大经营决策,都必须向委员会报备,确保贷出去的每一分钱,都真正用在了刀刃上,而不是被某些人拿去炒房、炒股,或者挪作他用。”
“同时,所有获得贷款的企业,除了要向银行支付利息之外,还需要向我们这个互助基金,支付一笔小额的担保费用,比如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一。”
“这笔钱,将作为基金的运营成本和风险准备金,让这个基金,能够实现自我造血,滚动发展。”
“更重要的是,”陈捷声音变得严肃起来,“所有获得基金支持的企业,都必须签署一份承诺书,承诺在渡过难关之后,优先采购我们安宜镇本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优先帮助那些同样陷入困境的、你的上下游合作伙伴。”
“要通过这个基金,把安宜镇所有的企业,都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真正的、能够共担风雨、共享利益的产业联盟!”
众人面面相觑。
陈捷给他们的,不是一张可以随意透支的空白支票,而是一份附带了严格条件和责任的救命钱。
但这个条件,他们愿意接受。
因为,这不仅仅是在救他们自己,更是在救整个安宜镇的产业链。
“我同意!”周深化第一个站了起来,声音洪亮,“我代表深化五金,第一个加入这个互助基金,我们公司愿意拿出五百万现金,注入到基金池里,同时,我们也愿意接受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任何监督!”
“我们崇俊纺织,也加入!”李崇俊也站了起来,“我们出三百万!”
“我们阳光电子,也加入!”
“我们……”
一时间,企业家们群情激昂,纷纷响应。
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陈捷设计的这个方案,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马书记,这个方案,只是我一个初步的构想,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现在就把它给定下来?”陈捷用一种请示的语气问道。
看到陈捷真的把这群大神给团结起来了,马东城哪敢再废话,他直接开口:
“我宣布,安宜镇企业供应链稳定与产业升级互助基金,从今天起,正式成立!镇政府首批注资五千万,即刻到账!所有相关细则,由陈捷同志全权负责制定和落实!”
他其实也摸不准这件事到底能不能成,但现在只能相信陈捷。
会议最终在陈捷的斡旋下,以一种微弱的平衡下结束。
……
晚上8点,陈捷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他坐在椅子上,思考着如何制定那份细则。
白天的会议,都还只是一个粗糙的框架,仅仅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真正重要的,是接下来那个最关键、也最复杂的问题——“怎么办”。
陈捷必须为那个互助基金,制定一套详尽、严密、且极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这套细则,将是整个互助基金的“宪法”和“基本法”。
它不仅要明确基金的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更要设计一套公平、高效、且能有效制衡各方利益的全新规则。
这套规则,必须既要能为濒临绝境的优质企业,精准地注入救命活水,又要能防止那些劣质企业趁机钻空子。
必须让银行家们,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还必须让焦头烂额的企业家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与公平。
更必须让镇政府那五千万的财政资金,在发挥最大效用的同时,保证绝对的安全。
制定这份细则,考验的,是陈捷对金融、法律、产业经济的深刻理解,更是他对人性、权力、利益博弈的精准拿捏。
更要命的是,他没有太多时间。
陈捷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一套足以让所有人信服,并且能够立刻投入实战的方案,避免在后续细节讨论中,陷入无休止的扯皮与内耗。
PS:今天两更,书又进小黑屋了,又要改文。一直有人举报,也不知道能写到什么时候就突然下架,大家且看且珍惜,也可以关注一下我笔名后的信息,书要是下架了,会继续在其他地方更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737/431343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