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开局截胡何太后 > 第38章 奉孝遗策,定辽东风波

第38章 奉孝遗策,定辽东风波


荆州牧刘表病重的消息,如同一道南来的疾风,吹皱了曹操平定河北后略显舒缓的心绪。

然而,还未等他细细思量荆襄之事,一个更沉重、更迫近的阴影笼罩了他——

他最倚重、最灵慧的谋士,鬼才郭嘉,病情急剧恶化。

自官渡之战前后,郭嘉的身体便每况愈下。

他本就体质文弱,又常年殚精竭虑,嗜酒放纵,不修养生之道,连年征战的辛劳更是透支了他本就所剩无几的元气。

平定河北的过程中,他那惊人的算策依旧屡建奇功,但苍白的脸色和压抑的咳嗽声,却让曹操等人忧心不已。

如今,大军驻扎邺城,局势稍定,郭嘉仿佛一口气松懈下来,病势顿时如山崩海啸般爆发,竟至卧床不起,药石罔效。

曹操闻讯,抛下所有政务,立刻赶往郭嘉养病的居所。

屋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曾经那个谈笑风生、智珠在握的俊逸青年,此刻形销骨立地躺在榻上,面色灰败。

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睛,在看到曹操进来时,依旧努力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奉孝!”曹操抢步上前,握住郭嘉那只瘦骨嶙峋、冰凉的手,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你……感觉如何?我已命人遍寻名医,定要治好你!”

郭嘉艰难地扯出一个笑容,声音微弱却依旧清晰:

“明公……嘉之身躯,自己知晓……怕是……难以继续追随明公,扫平天下了……”

“休得胡言!”曹操厉声打断,眼圈却已泛红,

“你我约定,要共饮于江东!你要挺住!”

郭嘉微微摇头,喘息了几下,目光变得无比郑重:

“明公……嘉时日无多,尚有……最后一策,关乎北方边患,需……需禀明公……”

“你说!操听着!”曹操紧紧握着他的手,俯下身。

“袁熙、袁尚……北逃投奔辽东公孙度……此乃疥癣之疾,然……亦不可不防。”

郭嘉断断续续,却逻辑清晰地分析着,

“公孙度,坐守辽东,野心勃勃,然其年事已高,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其子公孙康,并非庸碌之辈,对其父接纳二袁,心中……必有疑虑。”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凝聚最后的力量:

“二袁丧家之犬,寄人篱下,却仍怀……复辟野心,此取死之道也!”

“公孙康……绝非甘愿为人作嫁之徒……嘉料定,不久之后,辽东必有内变!”

“公孙康……为绝后患,向明公示好,必……必会斩杀二袁,献其首级!”

曹操听得心神震动,这正是历史上发生之事!

郭嘉竟在生命垂危之际,凭借对人心的精准把握和对局势的洞察,再次做出了神鬼莫测的预言!

“故……明公当下……切不可……急于出兵辽东!

”郭嘉的声音愈发微弱,却字字千钧,

“劳师远征,补给困难,若……若逼之过急,反使公孙氏与二袁……联手抗我。”

“不若……按兵不动,外示宽宏,使其……自相残杀!”

“待其……献上二袁首级,明公只需……一纸诏书,便可……安定辽东,不费……一兵一卒……此……平辽东之策也……”

说完这长长的一段话,郭嘉仿佛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曹操连忙为他抚背,心中悲痛与敬佩交织如潮水。

这就是郭奉孝!

即便在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在为他的霸业筹谋,献上这足以定鼎北方的绝策!

“奉孝……我……我记住了!按兵不动,使其自相残杀!”

曹操声音哽咽,“你安心养病,待你病愈,我们……”

郭嘉缓缓摆了摆手,止住了曹操的话,他望着帐顶,眼神有些涣散,喃喃道:

“明公……天下……尚未统一……嘉……恨不能……亲眼见……明公……扫平……群雄……”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归于沉寂。那只被曹操握着的手,也无力地垂落下去。

昭宁十年(公元204年)冬,一代鬼才,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郭嘉,郭奉孝,病逝于邺城,年仅三十八岁。

“奉孝——!”曹操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悲呼,泪如雨下!

他失去了他最锐利的一双眼睛,最灵动的一副头脑,最知心的一位朋友!

这种痛失臂膀的感觉,远比战场上失去千军万马更让他痛彻心扉!

曹操为郭嘉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葬礼,哀恸之情,溢于言表。

他上表朝廷,追增郭嘉食邑,谥曰贞侯。

在给荀彧的信中,他悲痛地写道:

“追惜奉孝,不能去心。”

“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

“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

郭嘉之死,对曹操集团的打击是巨大的。

不仅少了一位能料敌机先、出奇制胜的顶级谋士,更让曹操在情感上遭受重创。

一连多日,曹操情绪低落,军政事务都交由荀彧、荀攸等人处理。

然而,曹操毕竟是曹操,或者说,他是陈默!

他知道,悲痛不能挽回逝者,唯有继承其志,完成其未竟之业,才是对奉孝最好的告慰。

他强忍悲痛,将郭嘉临终所献的“平辽东策”牢记于心,并严格遵照执行。

他对外宣称大军需要休整,对逃往辽东的二袁和公孙度集团,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并未立刻兴兵问罪,反而派出使者,对公孙度进行了一番不痛不痒的“安抚”。

历史的发展,果然如郭嘉所料。

袁熙、袁尚逃到辽东后,不甘寂寞,试图怂恿公孙度对抗曹操,这引起了公孙度之子公孙康的极大警惕和不满。

公孙康深知曹操势大,不愿为了两个丧家之犬引火烧身,更担心二袁在辽东坐大,威胁自己的继承权。

就在曹操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之际,昭宁十一年(公元205年),公孙康设计擒杀袁熙、袁尚,并将他们的首级送往邺城,向曹操示好。

曹操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了二袁余孽,稳定了辽东局势。

当装着二袁首级的木盒呈上时,曹操望着北方,心中默念:

“奉孝,你看到了吗?”

“辽东已定,你的策算,分毫不差!”

处理完郭嘉的后事,也见证了其遗策的应验,曹操终于从巨大的悲痛中缓缓走出。

他将这份痛楚化为更强大的力量,目光越过已然平定的北方,再次投向了广袤的南方。

荆襄九郡,那块富庶而关键的土地,以及刘表病重带来的权力真空,如同磁石般吸引着他的注意力。

就在他召集核心幕僚,开始初步商议南方战略时,荀彧适时地呈上了一份来自荆州的最新密报,其上的信息,让曹操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明公,荆州细作急报!”

“刘表病势沉重,已至弥留之际!”

“其幼子刘琮(由蔡氏家族支持)与长子刘琦(相对势弱)之间,继承之争日趋激烈。”

“而寄居荆州、屯兵新野的刘备,近来活动频繁,广纳豪杰,收拢人心,似……似有异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667/431103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