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定标
三天后的早晨,何雨柱刚踏进内务部办公室,电话就响了。
接起来,是赵卫国局长的声音,带着迫不及待的干劲:
“何雨柱同志!木器厂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王厂长带着几个最好的老师傅在厂里等着。
你今天方便过来一趟吗?咱们得把这‘智慧方块’的生产标准给定下来!”
“好,我这就过去。”
何雨柱放下电话,没有多废话,骑着自行车就往木器厂去了。
木器厂车间里,刨花的清香和木屑的味道混在一起。
王厂长和五位头发花白或已半秃的老师傅围着一张长条木工台。
台上放着何雨柱带来的那个样品魔方,已经被小心地拆解开,紫檀木的中心轴、各色木块整齐摆放。
“何顾问,您来了!”
王厂长迎上来,搓着手,“这几位都是我们厂里顶尖的把式,可对着您这东西研究两天了,有些关窍还是摸不透。”
一位姓李的老师傅,手指粗糙得像老树皮,捏着一块枫木棱块,眉头紧锁:
“何同志,这榫头的角度太刁钻了,稍微差一丝,转起来就发涩,要么就太松。还有这中心块的卡槽,深浅、弧度,难把握得很。”
何雨柱没多话,走到工台前,拿起中心轴和几个木块。
他没有重新画复杂的图纸,而是直接动手。
“李师傅,您看这里,”
他拿起中心块,指着内部卡榫的斜面,“这个角度,不是死的四十五度,得带一点点弧,大概是这样……”
他用手比划着一个微妙的弧度,“目的是让棱块滑进来的时候,有个引导,不是硬撞上去。”
他又拿起一个角块:
“还有这个角块内部的三个接触面,打磨的时候不能完全平,每个面要稍微往里凹一点点,留出转动的余量,但又不能太多,否则就晃。”
老师傅们围拢过来,眼神从疑惑渐渐变成专注和恍然。
何雨柱说的不是书本上的理论,全是他们能听懂的行话,点出的全是他们实际尝试时遇到的难点。
“精度要求太高了,”另一位张师傅感叹,“全靠手感和眼力,稍微一走神,废品就出来了。”
“所以不能只靠手感。”
何雨柱看向王厂长,“王厂长,厂里有没有做模型用的卡尺、角度规?精度越高越好。我们需要定下死标准,每个部件的尺寸、角度、弧度,都按标准来,做出来先量,合格了再组装。”
王厂长一拍脑袋:“有!技术科有!我这就让人去拿!”
工具拿来后,何雨柱便带着老师傅们,以那个完美拆解的样品为基准。
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测量、记录、讨论,确定下每个关键尺寸的公差范围。
他言语简洁,指出的问题却一针见血。
“何顾问,您这手眼……比机器还准啊!”
李师傅看着他只是用手摸了摸,就指出一处微米级的偏差,不由得叹服。
何雨柱微微摇头:“熟能生巧罢了。关键是标准定下来,大家严格按标准做。”
忙活了大半天,一套初步的《“魔方”木质部件加工及组装暂行标准》总算有了雏形。
上面详细标注了各种木料的选用要求、含水率、每个部件的精确尺寸、榫卯角度、打磨要求等等。
“就先按这个试一批。”
何雨柱放下笔,“重点是中心轴的强度和所有部件的配合顺滑度。组装好的魔方,要能经得起反复旋转,不能玩几天就松了或者卡死。”
王厂长拿着那几张写满数据和图示的纸,如获至宝:
“没问题!何顾问,您放心,我们这就开料,严格按照您这标准来!不出三天,保证拿出合格的试产样品!”
离开木器厂时,已是下午。
何雨柱骑在车上,心里清楚这事不是那么好做的。
他能用空间作弊,别人不行,现在还是要按之前纸盒厂那样,采用固定的标准要求来定死这个东西的质量。
光有标准还不够,要找到既符合要求又成本可控的木料,要培训工人适应这套新标准,后面还有不少事。
26块只是一个一阶魔方,后面还有二阶三阶的呢,钱还是要一步步的赚。
至于会不会被仿冒,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现在整个世界都没有专利法这一说法的。
但现在只需要准备好样品,拿到广交会上去卖就好。
是先有订单才生产的,而且,木头做的魔方,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还是容易被拆坏的。
卖点还是我们祖传的榫卯结构,一般人很难模仿的。
就算模仿,他们也不好弄这些木料。
所以,还是能赚一段时间的外汇的。
中午何雨柱没有回去做饭,今天交代了雨水,菜肉什么的都放在橱柜了。
因为下午部里有个会议,需要早点过去。
下午下班,也没急着回去,今天还交代了何大清给林雪音做谭家菜。
有些菜都已经准备上了,雨水会看着的。
他根本不想学什么谭家菜,学了就要去做。
那么,何大清的用处在哪里?
甚至对之前去学什么川菜产生了自我怀疑。
为什么要学厨?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何大清系着围裙,正将一盅黄焖鱼翅小心地端上桌。
静姨在一旁摆好碗筷,八岁的何雨梁踮着脚眼巴巴望着。
“都坐。”何大清招呼着,顺手给每人盛了碗浓汤。
“今天这鲍汁我熬了整四个时辰。”
何雨柱扶着林雪音坐下,先给她舀了勺翡翠虾仁:“尝尝爸的手艺。”
林雪音小口尝着,眼睛微亮:“真好吃。”
何雨梁已经扒了半碗饭,腮帮子鼓鼓的。
静姨笑着给他擦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何大清满意地看着一家人,又往儿子碗里夹了块红烧肉:
“柱子,这汁调得比你强吧?”
何雨柱细细品味,点头:“姜还是老的辣。”
夸夸何大清不要紧的,不夸?下次谁做?
何大清做谭家菜还是有一定水准的。
肯定没谭家人做的正宗,何大清以前等于是偷学,不算正经传人。
雪音的胎基本上也都稳了下来。
但现在路上积雪多,骑车比较危险,还是暂时不去上班。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410/430712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