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巧拆联盟,依法护业
钱老西握着紫砂茶杯的手指猛地一顿 ——
那杯子是他十年前从潘家园淘来的老物件,紫砂胎质温润得像浸了百年的玉,杯身刻着浅淡的 “松鹤延年” 纹,鹤翅的纹路细得要眯着眼才看清;
常年被茶水浸润的包浆在阳光下泛着蜜色的暖光,连杯口沿的细微磕碰都透着岁月磨出的柔光。
此刻却因他指尖骤然收紧的力道,指节泛了白,杯沿刚溅上的浅褐茶渍像墨滴入清水般,缓缓晕开一小圈深褐,连杯底积的茶垢都仿佛颤了颤。
他那张总堆着笑的圆脸瞬间绷紧,平日里笑起来会挤成褶皱的眼角,此刻像被无形的手扯平了,连苹果肌都垮了下来。眼底先是闪过一丝警惕 ——
那是被人戳中隐秘时,瞳孔骤然收缩的本能反应,随即又被算计的光覆盖,他眯起眼,目光像老狐狸盯猎物般,在林凡的嘴角、攥着椅柄的手指上扫来扫去,连林凡衬衫袖口沾的一点书墨都没放过。
林凡话里的 “弦外之音”,他听得比谁都明白。
这条东起朝阳路、西至滨河巷的文化街,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二十三家铺子挤在两侧,一半是飘着油墨香的书店、文具店,一半是飘着焦糖味的文创手作和咖啡简餐。
平时连顾客翻书都轻手轻脚,书页翻动的沙沙声能和咖啡壶的咕嘟声融在一起。
可刀螂那帮人最近天天堵在林凡书店门口,光着的膀子上爬着半截青色龙纹;
龙眼睛用红漆点着,一骂起来唾沫星子横飞,伸手就掀教辅书摊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小升初真题卷》散了一地,书页被风刮得哗啦响;
有位送孩子来买练习册的妈妈赶紧把孩子护在身后,手里攥着的作业本都皱了边。连巷口修鞋的张师傅都忍不住探出头,手里还捏着半截没钉完的鞋掌,铁砧子上的铜钉闪着冷光;
骂了句 “没规矩”,又怕惹事似的缩了回去,围裙上的线头随着动作晃了晃。更要命的是,要是再这么闹下去,工商或派出所一旦介入,顺藤摸瓜查到他这 “同行前辈” 身上 ——
去年他偷偷给刀螂介绍过三个二手书批发商,其中有个姓周的,手里还压着一批没办备案手续的旧期刊,纸页都发了黄;
就连他自己 “文轩书铺” 里,每月收的旧书里总有三五本没补全登记手续,有的还是民国时期的线装本,纸脆得碰一下都怕掉渣。
真要查起来,轻则罚款,重则停业,他这铺子可是攒了二十年的家底。
他可没忘去年隔壁粮油店王老板的惨事。
当时王老板帮远房表弟藏了两袋缺斤短两的东北大米,米袋上的 “五常” 字样都印得模糊。被顾客举报后,工商所的人带着电子秤上门,蓝白相间的制服在粮油店昏暗的灯光下格外扎眼。
不仅罚了五千块,还在店门口贴了张红底白字的 “停业整顿” 告示,浆糊没干,边角还翘着。那七天里,王老板天天蹲在店门口抽闷烟,烟蒂堆了小半袋,皮鞋上沾着的灰都没擦。
有老主顾来买香油,他只敢摆手,声音哑得像吞了砂纸。最后连中秋旺季的生意都错过了 —— 巷口别家铺子挂着红灯笼;
进出的人手里提着月饼盒,只有他的粮油店关着门,玻璃上的告示被雨水浸得字迹模糊,连苍蝇都不愿多停。
足足缓了三个月,才把流失的老主顾拉回来,那段时间,王老板见了谁都低着头,背好像都驼了些。
沉默的半分钟里,钱老西的手指在杯沿磨来磨去,紫砂的颗粒感蹭得指尖发痒。
脑子里把这笔 “利弊账” 翻得底朝天:帮刀螂,万一被揪出来,自己这二十年的铺子就完了;不帮,正好借林凡的话跟刀螂撇清关系 ——
毕竟刀螂上次还抢了他老主顾要的民国版线装《论语》,那本书的封皮是暗红色的,还带着原主人的藏书印,主顾当时摩挲着书脊,眼里的光他至今记得。
结果刀螂横插一杠,用低价截了胡,那主顾后来再没踏进过他的店,连路过都绕着走。最后他才缓缓把茶杯放在红木茶几上,杯底与桌面碰撞时发出 “嗒” 的轻响,像松了口气,又像下定了决心。
脸上立刻堆起几分 “掏心窝子” 的笑,眼角的褶皱又回来了,连声音都放软了:
“小林啊,你这话算是说到我心坎里了!做生意讲究个和气生财,刀螂那小子仗着有两个混子朋友,整天咋咋呼呼的 ——
上次他抢我主顾的《论语》时,还跟我甩脸子,说我‘老东西不懂行’,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这样,我明儿一早就去他那音像店找他,好好说道说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那小子性子跟驴似的倔,说不定还会跟我急眼,未必肯听我的劝……”
“钱老板肯出面,这份情我林凡记在心里,成不成都是您的心意。”
林凡适时打断,他注意到钱老西说 “抢主顾” 时,眼底闪过一丝真真切切的嫌恶 ——
那眼神像看到了脏东西,连眉头都下意识皱了下,这说明两人本就有嫌隙,现在不过是借自己的话找个台阶下。
他顺着话茬补了句:
“您看街东头的晨光文具和博雅文具,之前也为了抢学生生意,天天互相贴小字报,字写得歪歪扭扭;
还故意把进货价压得比对方低,晨光的进口钢笔卖三十,博雅就卖二十八,最后两家都没赚到钱,店员的脸都拉得老长。
后来还是晨光的李姐提了个主意,一起搞‘学生文具套餐’—— 晨光出银色的进口钢笔,笔帽上还刻着小星星,配米黄色纸的错题本;
博雅配印着小雏菊的本土文创作业本,加木质的‘读书乐’书签。一套卖五十八块,比单买便宜十块,学生们都爱买。
上个月我去买笔记本,听李姐说,晨光流水从三万八涨到了四万六,账本上的数字都用红笔圈了;
博雅也从两万五涨到三万,老板还特意给店员加了奖金。现在两家常凑在街中间的咖啡馆喝下午茶,桌上放着笔记本,记着各自的进货渠道,李姐还会给博雅的老板带自己烤的曲奇;
包装纸是粉色的。咱们做文化生意的,把市场蛋糕做大,让顾客来了能选到喜欢的东西,总比互相拆台、最后被整条街的人戳脊梁骨强,您说对吧?”
这话既给了钱老西台阶,又点透了 “合作比对抗好” 的理,钱老西连连点头,眼角的防备又松了几分,甚至起身给林凡添了杯热茶。
热水从茶壶里倒出来,冒着白汽,茶香混着紫砂的土腥味飘过来,溅在杯里的茶叶打着转,钱老西的手还抖了一下,热水溅在茶几上,他赶紧用袖子擦,那袖子的肘部都磨得发亮了。
离开 “文轩书铺”,林凡沿着青石板路往回走。
秋日的阳光斜斜照下来,像撒了层金粉,把 “林凡书店” 的木质招牌晒得暖烘烘的,指尖碰上去,能摸到木纹的凹凸。
招牌右下角那只手绘的小猫,是去年他女儿三岁生日时歪歪扭扭画的,猫耳朵一个大一个小,尾巴翘得老高,当时女儿还沾了满手颜料,在他衬衫上印了个小巴掌。
此刻在阳光下,小猫的黄色颜料显得格外软和,像能伸手摸到毛茸茸的毛。他心里清楚,钱老西这老狐狸未必会真的 “约束” 刀螂,但至少今天这番话,让钱老西心里多了个疙瘩 ——
以后再想帮刀螂,就得先掂量掂量会不会烧到自己,这颗 “分化的钉子” 算是钉稳了,他紧绷了近一个月的肩膀,终于松了些。
回到家里,林凡先把卷闸门拉上一半,阳光从缝隙里漏进来,在地上投出长长的光带,灰尘在光里飘着。
又从柜台下翻出一个蓝色文件夹 ——
那是他特意在晨光文具店挑的加厚款,封面有点磨白,四个边角都贴了米白色的透明胶防磨损,胶上还沾了点细碎的书屑。
里面整整齐齐夹着近一个月的骚扰记录,每一页都用银色的回形针别着佐证材料,回形针都按得服服帖帖,没有一点翘角:
10 月 3 日,刀螂带两个染黄毛的小子堵在门口,当时三位送完孩子的妈妈正站在教辅区翻《五年级数学同步练习》,书页翻得沙沙响。
刀螂突然拍着柜台喊 “这店卖盗版书,买回去坑你家娃”,声音大得震得柜台的笔都跳了下。
吓得三位妈妈赶紧收了书,其中穿米色风衣的刘女士,手里的练习册还没来得及放回书架,就攥着跑了出去,后来还特意在傍晚绕回来跟他道歉,声音轻轻的,带着愧疚:
“实在怕惹麻烦,孩子还在外面等着……”
10 月 8 日,刀螂故意把儿童区的绘本架往旁边一推,“哗啦” 一声,《小熊宝宝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散了一地,彩色的书页像落了一地的花。
他还故意用鞋底碾了碾最上面的《我爸爸》,黑色的鞋印在黄色的封面上格外扎眼,把爸爸的笑脸踩出个黑印子。
旁边看绘本的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手里还攥着一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吓得哇哇哭,眼泪滴在书页上,晕开了一小块。
最后清点时,损毁的 12 本绘本里,有 3 本还是刚进的精装版,封面是硬壳的,光进货价就花了 246 元,林凡当时摸着被碾皱的书脊,心疼得厉害。
10 月 15 日,刀螂在店门口贴了三张 “假货店” 的小字报,用的是红色马克笔,字写得歪歪扭扭,还画了个丑丑的叉。
店里的监控正好拍清了他贴纸条的动作,连他袖口沾着的蓝油漆都看得清清楚楚 ——
那是前几天他帮隔壁装修店刷墙蹭的。
旁边服装店的陈老板正好在门口整理衣架,塑料衣架碰在一起叮当作响,
全程看在眼里,后来还主动在证人签字栏里写了详细经过,连刀螂说话的语气都记了下来:
“那小子贴的时候还哼着歌,说‘让他再开,开不下去才好’……”
林凡把这些材料仔细复印了一份,复印机的灯光是冷白色的,照在纸上,字显得格外清晰。
又手写了一份《情况说明》,笔尖是黑色的中性笔,写得工工整整,没有一点涂改。他特意在里面用红笔标注:
“自 9 月 28 日至 10 月 18 日,持续骚扰已导致本店客流量下降 30%—— 以往周末平均能有 50 多位顾客,有的是来买教辅的学生,有的是来翻旧书的老人,现在只剩 35 位左右;
近两周营业额
从之前的每周 6000 元,降到了 4200 元,减少 1800 余元。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本店合法经营,
更让不少家长不敢带孩子来文化街,上周有位妈妈跟我说‘怕孩子被吓着’,连街尾的文创店都反映客流少了,店里的陶艺体验课都没人报了,破坏了整条街的营商环境。”
下午两点,林凡拿着材料来到区工商所。这栋四层小楼刚翻新过,外墙是浅灰色的,门口挂着 “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商户权益” 的红色横幅,风吹得横幅边角飘动,像在招手。
负责市场秩序的刘科长今年 52 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两鬓的白发比头顶多,接过文件夹时,手指上还沾着刚写材料的蓝墨水,指腹上有常年握笔磨出的茧子。
他戴上黑框老花镜,镜腿有点松,用透明胶布缠了一圈,一页页仔细看,眉头越皱越紧,眉间的竖纹像刻出来的 ——
厚厚的 17 页记录,时间跨度从 9 月底到 10 月中旬,几乎每隔两三天就有一次事件,不是偶然的口角,而是有针对性的恶意骚扰:
比如 10 月 10 日那次,刀螂故意在书店门口倒了一桶脏水,水里还飘着菜叶,正好泼在来买参考书的高中生裤脚上;
那学生穿着蓝色校服裤,湿了一大片,站在门口红了脸,后来再也没来过;10 月 12 日,还故意把自行车停在书店门口;
车把歪着,挡住半个入口,车座上还沾着灰,直到傍晚才慢悠悠地推走,期间有三位顾客想进来,都被自行车挡了回去。
“小林,你反映的情况很具体,也很严重。”
刘科长把材料放在桌上,手指在《情况说明》上的 “客流量下降 30%” 处敲了敲,指甲盖有点泛白,语气严肃却透着底气,
“维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是我们工商所的核心职责,不能让老实人受委屈。
你放心,今天下班前,我们会和辖区派出所的治安组对接,明天一早就派人去文化街调查取证 ——
上个月我们刚处理过小吃街的恶意骚扰案,是张记饺子馆雇人堵李记馄饨铺,不仅往馄饨汤里扔假发丝,还故意在门口放小鞭炮,炸得满地红纸,吓哭了旁边卖糖葫芦的小孩。
最后查出来后,涉案的 3 个人不仅赔了李记 8000 块损失,还被治安拘留了 5 天,张记老板也被警告,要是再犯就吊销营业执照。
该罚的我们绝不会轻饶,绝不让这种歪风邪气影响市场。”
他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黄色的值班电话纸条,纸有点薄,边缘有点卷,用钢笔在上面圈出重点号码,字迹力透纸背:
“你回去正常开门做生意,要是再遇到他们闹事,别跟他们正面冲突 —— 刀螂那帮人之前在别的街也闹过事,有次还动手推过卖水果的商户,把苹果都推撒了。
你直接打这个值班电话,我们所里 24 小时有人值班,保证 15 分钟内派人过来,绝不会让你一个人扛着。”
听着刘科长斩钉截铁的话,林凡心里那块悬了近一个月的石头终于落了半截,胸口像卸了重担,连呼吸都顺畅了。
他走出工商所的时候,正好遇到工作人员抱着一摞 “维护市场秩序” 的宣传册,绿色的封面,上面印着白色的字。
风把宣传册吹开一页,“保障个体工商户合法经营,共建良好营商环境” 的黑色粗体字格外显眼,字的边缘还印着小小的星星图案。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值班电话纸条,纸条有点皱,是牛皮纸的,指尖捏着,能感受到纸的厚度,心里透着稳 ——
至少现在,他不用再一边守着书店,一边提心吊胆地盯着门口,怕刀螂突然闯进来掀摊子,怕顾客被吓跑,怕女儿画的小猫招牌下,再也没有笑着进来的人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831/502859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