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 第169章 李靖:殿下大才!

第169章 李靖:殿下大才!


五.核心科目设置

1.思想教育科:

《春秋》、《论语》、《贞观律》……

目的:灌输“忠君、爱国、保民”思想,以确保政治绝对可靠。

李靖高度认同这一点,郑重道:“为将者,忠勇为本!此科乃重中之重!”

“不错!”

杜如晦也表示认可,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忠君爱国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不忠君,不爱国,就是再有才,也是祸害!

2.军事理论科:

①经典战例:深度分析巨鹿之战、赤壁之战、灭东突厥等历史著名战役。

②兵法精讲:学习《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等著名兵法。

③地缘战略:分析大唐周边如突厥、薛延陀、吐蕃、高句丽等国的山川地理、民族习性、战略态势。

军事理论科这一条,李靖看得尤为仔细:

“析战例,解兵法,察地理,此乃为将之道!殿下所设,直指要害!”

“尤其是地缘战略!”

杜如晦面露钦佩之色:“我大唐周边诸国林立,可谓群狼环伺,虎视眈眈!”

“若于军校中分析周边诸国地缘战略,即使发生战争,也能从容应对!”

“有道理!”

程咬金也深以为然,打仗有时候打的就是地图,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像汉之李广,频频迷路,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3.军事技能科:

①个人武艺:弓马骑射、格斗、器械。

②阵型指挥:各种阵法、旗语、鼓号指挥。

③装备操作:熟悉弓弩、攻城器械、舟桥的建造与使用。

④测绘后勤:地图绘制、粮草调配、营寨布置。

“哈哈哈,这个好!”

程咬金哈哈大笑:“光说不练假把式,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

李靖和杜如晦不禁莞尔一笑,既然是军官,军事技能是必定要掌握的。

不需要样样精通,但起码也要有所涉猎。

4.专业方向科:

①骑兵科:主攻骑战、长途奔袭战术。

②步兵科:主攻阵地战、城池攻防。

③斥候参谋科:主攻情报搜集、地形勘探、作战方案制定等。

④水师科:为未来经略南方和沿海做准备。

李靖深吸一口气:“分科而教,精益求精!尤其这斥候参谋科,颇具远见!”

“未来大军征战,需此类人才运筹帷幄!”

“分科而教,殿下真乃大才!”杜如晦佩服道。

5.综合演训科:

每年秋季,组织“贞观大演武”,在野外进行红蓝对抗演习,模拟真实战场环境,检验学习成果。

同时邀请皇帝陛下、文武百官现场观摩。

看到这个,程咬金立马兴奋起来:“每年搞一次大比武,是龙是虫,一看便知!陛下肯定爱看!”

“妙!”

李靖轻抚胡须。

至此。

《大唐贞观军校筹建规划纲要》全部结束。

李靖、程咬金、杜如晦放下手中的文稿,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和震撼。

程咬金第一个忍不住,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乱跳:“殿下!俺老程服了!这章程……简直绝了!”

“面面俱到,俺老程是挑不出一点毛病!”

“按这个来,咱大唐的军校,绝对能成!”

李靖相对沉稳,但眼中赞赏之色溢于言表。

“殿下大才!”

李靖拱手:“此规划高瞻远瞩,体系完备,思虑之周密,远超靖之想象!”

“尤其是这学员选拔之三元结构、科目文武兼备、年终演武验效之策!”

“可谓深得练兵、选将、育才之三昧!”

“若能依此施行,何愁我大唐军伍不盛?”

杜如晦眼中闪烁着精光:“殿下此策,不仅在于强军,更在于固本!”

“将军事人才之选拔、培育、任用,尽数纳入朝廷规制,潜移默化之中,便可收强干弱枝、江山永固之奇效。臣……叹为观止!”

李恪见三位重臣均给予了高度肯定,谦虚道:“三位叔叔伯伯过誉了!”

“此乃恪一人浅见,其中定然还有诸多疏漏不足之处,还需倚仗三位鼎力相助,共同完善,方能呈报父皇,付诸实施。”

“是!殿下!”

接下来的时间。

四人围绕着这份规划纲要,就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商讨。

如首批学员规模、校舍选址、教官人选、初期经费……等一些实际问题。

……

秦王!

如今可是长安城当之无愧的顶流,风头甚至完全盖过了太子和魏王。

秦王的一举一动,都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而就在今天!

一条关于秦王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间,悄然流传开来。

“喂,听说了吗?咱们那位秦王殿下,又鼓捣出一样新奇物事!”

“秦王殿下又鼓捣啥了?快说!快说说!”

“好像叫肥皂?”

“肥皂?啥是肥皂?听着像是吃食?”

“吃?你想得美!听说是清洗用的宝贝!”

“沐浴、净面、洗衣,效果据说远胜咱们平常用的皂角、澡豆百倍,去污力极强,用完还能留有清香!”

“百倍?吹牛吧!哪有那么神的东西?那皂角、澡豆搓半天都未必干净,还能有比这好百倍的?”

“说话注意点!那可是秦王殿下发明的!”

“殿下是什么人?那是天上的文曲星君下凡,还是哪位谪仙转世!”

“诗能惊天地,他弄出来的东西,能是凡品?他骗你?你够那个格吗?”

“说得在理!秦王殿下出品,必属精品!”

“那……这宝贝疙瘩,哪里有的卖?价钱贵不贵?俺也想买块试试!”

“据可靠消息,明日,就在东西两市,‘凝香阁’正式上市发售!”

“至于价钱嘛……嘿嘿,好东西能便宜吗?但据说殿下仁厚,会有不同档次的,丰俭由人!”

与此同时,在一些文人雅士聚集的诗社、书坊里,也有雅闻开始流传。

据说。

有好几位才子,提前试用过肥皂之后,惊为天人,挥毫泼墨,赋诗赞曰:

“《咏皂》”

“玉膏淘濯垢尘空,

素沫盈盆浣旧容。

身世煎熬终不悔,

但留清气满寰中。”

“《浣衣曲》”

“藻井凝霜皂角香,

杵声惊破玉壶光。

一从濯尽缁尘后,

素手临风觉露凉。”

“……”

以秦王的流量,加上高瑾在背后推波助澜。

类似的对话,在长安城各个角落上演,而且有愈演愈烈,越发夸张之势。

无论是勋贵之家,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这传说中的洗涤神物充满了好奇。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85/438443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