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红衣大炮问世!
众女闻言,美眸一亮,暗暗发誓,一定要拼命修行,好让殿下多多临幸。
王府现在有这么多侍妾,狼多肉少,竞争太激烈了,她们都得努力!
李恪很满意侍妾们的态度,民心可用,这是好事。
随后,李恪又拿出五株万源子王莲,看向侍立一旁的袁宝儿,以及巧云、冬梅、秋霜、百合四位侍女。
“宝儿,巧云,冬梅,秋霜,百合!”
李恪看着她们道:“这五株子莲赐予你们!”
“即日起,便依照我之前传授的法门,将其炼化为本命灵植,踏上仙途。”
五女先是一愣,随即涌起巨大的惊喜。
“奴婢……奴婢叩谢殿下天恩!”
“殿下隆恩,奴婢万死难报!”
五女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在地,叩首谢恩,声音都带着哽咽。
李恪微微颔首,受了她们的大礼。
巧云是苏妙卿的丫鬟,冬梅,秋霜,百合三人,原是王府伺候他的宫女。
但她们没有灵根,李恪很久没有临幸过她们了,不想在她们身上浪费时间。
等她们炼化万源子王莲,修炼《他化自在天地长生功》,修为提升上去,李恪还是会重新临幸她们的。
“还剩24株子莲!”
李恪内视丹田,暗道:“须得找到合适的人选,尽快将它们分发下去!”
修仙牛马越多,修为越高,李恪好处越大!
现在有多余的子莲。
李恪自然希望,能培育出更多的“修仙牛马”,为他源源不断提供法力。
不过!
修仙之事,关乎长生,乃逆天改命的无上机缘,李恪却不会随便宜外人。
人选必须慎之又慎,需得是忠心可靠,或是与他亲近,或对他有用的人。
像长孙无忌这种?
要多远滚多远!
李恪就是把万源子王莲丢垃圾桶,也不会给他!
“杨妃预留一株;萧文心一株,老程一株!”
“还有高瑾、马周、王猛三人,忠心耿耿,办事得力,也当赐下一株……”
就在李恪暗暗盘算之际,一名内侍匆匆入内:
“启禀殿下,宫中有内侍前来,陛下有口谕传到,命您即刻进宫见驾!”
李恪眉头微挑,李二此时突然召见,所为何事?难不成又是修行方面的事?
算了!
正好进宫一趟,将万源子王莲交于杨妃。
李恪并没有像往常般命人备车,而是屏退左右,行至庭院开阔处。
“隐形术!”
整个人犹如融入空气之中,悄然失去踪影。
下一刻,李恪双膝微曲,双腿猛地一蹬。
“轰!”
地面微微一震。
李恪整个人宛如出膛的炮弹,轰然冲天而起。
化作一道肉眼无法察觉的模糊虚影,朝着长安城中心的太极宫掠去。
脚下山川河流、城池坊市飞速倒退,御空飞行的速度,远超骏马良驹。
不多时,巍峨壮丽的太极宫已然映入眼帘。
李恪悬停于太极宫上空,强大的神识如水银泻地般铺散开来,略一探查,便锁定了目标——甘露殿。
殿内气息驳杂。
除李世民外,房玄龄、杜如晦、萧瑀、魏征、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等一众心腹大臣,赫然在列。
李恪身形一动,悄无声息自高空垂落,毫无征兆,一步迈入大殿之内!
“拜见父皇!”
李恪现出身形。
殿内的李世民君臣正商议要事,忽见一人凭空出现,顿时被吓了一跳。
待看清李恪后,脸上露出愕然与难以置信之色。
秦王是如何进来的?殿外侍卫为何毫无察觉?
这等诡异莫测的出场方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御座上的李世民也是心头一跳,手中正在批阅奏疏的朱笔都微微一顿。
当他目光落在李恪身上时,瞳孔更是骤然收缩。
眼前的恪儿,看似与往常无异,但周身似乎萦绕着一股无形的力场。
让他这位执掌乾坤的帝王,都从灵魂深处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悸动。
这种感觉,比他年轻时拜见隋炀帝都要强烈!
“恪……恪儿……”
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一丝干涩,隐晦问道:“你……你这是……突破了?”
他不敢直接点破修仙、筑基等字眼,殿内还有许多大臣并不知晓内情。
只能隐晦的询问,李恪是不是突破了?
李恪负手而立,突破筑基后带来的的强大自信心,让他有些不想装了。
迎着李世民以及众臣惊疑不定的目光,李恪坦然颔首:“儿臣成功筑基!”
“筑基?!”
尽管早有猜测,但亲耳听到李恪确认,李世民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可是清楚记得恪儿说过,一旦突破筑基期,便能延寿两百载!
这意味着,他这个儿子,已经拥有了超越一个王朝的漫长寿命!
程咬金更是瞪大牛眼,嘴里能塞进一个鸡蛋。
两百年!
殿下如今才多大?不到12岁吧?他还得活多久?
恐怕大唐覆灭了,秦王殿下都还活着呢!
好半晌,李世民才勉强平复了翻腾的心绪:
“恪……恪儿,此番宣你入宫,是有两件事。”
李世民微微顿了顿,看向一旁的宋国公萧瑀:“其一,乃你之婚事。”
“而今已到十二月,距离婚期近在咫尺,一应事宜,该准备起来了!”
“宋国公亦在此,你二人可再细细商议。”
“儿臣明白!有劳宋国公费心!”李恪对着萧瑀微微拱手,从容应下。
萧瑀赶忙拱手。
“其二!”
说到第二件事,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拔高,脸上露出激动与兴奋之色:
“得益于你献上的炼钢技术日益成熟,以及将作监工匠们日夜辛劳!”
“终于将那红衣大炮,成功制造了出来!”
李二目光灼灼看向李恪,脸上难掩振奋:
“今日,朕欲随同一众爱卿,前往城郊试验场,参观红衣大炮的试射!”
“此物乃你首倡,关乎我大唐军威国运,朕欲让你一同前往,点评指正!”
大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跨越无数技术壁垒,将红衣大炮变成现实。
李恪在此过程中,可谓居功至伟,厥功至首!
焦炭炼钢法!
《钢铁冶炼基础》!
简易机床!
这一切!
都为大唐的钢铁冶炼,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经由新法炼出的钢材,其韧性、强度、耐热性,与过往之“铁”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云泥之别!
正是有了这等优质钢料,铸造炮管变得简单。
而李恪提供的简易机床,看似粗糙、原始,却无疑是划时代的创举。
正是凭借简易机床,工匠们方能将那厚重钢坯,一点点镟出光滑规整的内膛,钻出精准的引火孔。
使得炮管内外壁厚薄均匀,承压能力大增!
毫不夸张的说。
若无简易机床,仅凭匠人手工捶打、打磨。
莫说精度难以保证,便是耗时好几年,也未必能制造出一根合格的炮管。
至于火药配方,作用无需多言,大炮没有火药,不过是一具笨重铁疙瘩。
正是基于这些东西,再结合将作监能工巧匠们不眠不休,呕心沥血。
历经无数次失败、调整、再试验……
耗时良久,克服万难,红衣大炮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横空出世!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85/438190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