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试射!恐怖威力!
时值十二月,北风凛冽,空气清冷,天空却是一片难得的澄澈湛蓝。
一支规模不大,却极其显赫的车驾仪仗,在禁军的护卫下出了长安城,一路向着城西某处的山谷行去。
李世民身着戎装,外罩一件玄色大氅,骑在宝马追风上,走于队伍中央。
紧随其后的,是秦王李恪、李靖、程咬金、秦琼、尉迟恭等一众武将。
再其后,便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文臣。
此行目的,众人皆已知晓,心中无不怀着着好奇、疑虑与激动的心情。
一个时辰后,队伍终于抵达目的地:一处四面环山,极为隐蔽的谷地。
此地早已戒严!
旌旗招展,甲士林立,山谷被围得水泄不通,气氛凝重得如同大战前夕。
谷地中央,一块被特意平整出来的空地上,一物正被厚厚的油布覆盖着。
数名身着将作监服饰的匠师,和兵部一众官员正肃立一旁,屏息凝神。
“陛下驾到!”
随着内侍一声高唱,所有人齐刷刷跪倒在地。
李世民翻身下马,大步走向被覆盖的巨物。
李恪、程咬金等人也纷纷下马,簇拥过来。
“揭开!”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沉声命令。
两名魁梧的侍卫上前,用力扯下厚重的油布。
“嘶——”
刹那间,现场响起一片抑制不住的抽气声!
阳光之下,那尊庞然大物,露出它的真容。
通体由优质钢材铸造,泛着冷冽的黝黑光泽。
炮管粗壮无比,需一人合抱,长度接近一丈,架在坚固的双轮炮车之上。
巨大的炮口,斜指向远方的山壁,宛如一头蛰伏的洪荒巨兽,正张开黑洞洞的巨口,欲要吞噬一切。
炮身之上,甚至还能看到一些为了增强结构,而锻造出的加强筋,更添几分狰狞感与力量感。
与这个时代的军中弩炮、投石车相比。
这东西透着一股截然不同的工业暴力美学!
“这便是……红衣大炮?”李世民绕着这尊钢铁巨兽走了一圈。
伸手触摸冰凉的炮管,眼中爆发出惊人神采。
即便是李世民这位见惯了沙场厮杀的帝王,此刻也为之深深震撼。
程咬金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啧啧道:“乖乖!这大家伙……这一炮下去,啥城墙能扛得住?”
魏征、房玄龄等文臣虽站得较远,但也能感受到那物带来的压迫感。
负责此项目的将作监大匠连忙上前:“启禀陛下,此炮全重一千五百斤,炮膛内径……装药……”
李世民耐心听完禀报,目光最终投向李恪:“恪儿,你看此物如何?”
李恪神识早已扫过炮身,对其内部结构和材质了然于胸,微微颔首:
“铸炮工艺尚可,钢质纯净,结构亦算合理。具体威力,一试便知!”
“好!”
李世民不再犹豫,猛地一挥手,“准备试射!”
皇帝命令一下,谷内气氛陡然紧张到极致。
训练有素的炮手们立刻行动起来,根据平日操典,开始进行最后的准备。
清理炮膛、填入定量火药、用搠杖捣实、随后填入一枚实心球形炮弹……
每一步都一丝不苟,不敢大意,充满仪式感。
李世民等围观者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跟随着炮手的动作。
准备工作完成,李世民等人躲到一面临时砌起来的土墙后,以防炸膛。
这一次,因为有之前投放手雷的经验。
侯君集、张亮等悍将,没人敢不当回事,乖乖躲到土墙后,一个比一个怂。
一切准备就绪,李世民点头示意了一下:
“点火!”
炮手当即将火把伸向了炮身后方的引信孔。
“嗤——!”
引信被点燃,冒着火花,迅速燃烧,缩短……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下一秒!
“轰!!!!!”
一声震耳欲聋,仿佛九天雷霆炸裂般的巨响,猛地在山谷中爆发开来。
轰隆!!!
众人只觉得脚下的大地剧烈一颤,耳中嗡嗡作响,在这一刻彻底失聪。
一股浓烈刺鼻的硝烟味,瞬间弥漫开来。
黝黑的炮口,喷吐出长达数尺的炽烈火焰与浓密的白烟,如巨兽的怒吼。
巨大的后坐力,使得沉重的炮身猛地向后一坐,碾过地面,撞出一个凹坑。
与此同时。
那枚铁铸的炮弹,化作一道模糊的黑影,撕裂空气,朝着远方的山壁射去。
“砰!!!!”
一声沉闷而巨大的撞击声,从远处传来!
只见远处那面模拟城墙的厚实山壁,好似被一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
碎石如同暴雨般四散激射,烟尘冲天而起。
待得烟尘稍稍散去,可见山壁半边坍塌,轰隆隆砸向谷底,堆成小山。
全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毁天灭地般的威力惊得目瞪口呆。
程咬金张着大嘴,半晌才爆出一句粗口:
“俺的亲娘嘞!这他娘的……也太带劲了!!”
“这要是轰在城墙上,怕是用不了几炮,城墙都得被轰得塌陷下去吧?”
尉迟恭狠狠咽了口唾沫,看向那红衣大炮的眼神,就像看一头怪物。
李靖深吸一口气,作为军神,他瞬间想到了无数种用此物攻城的场景。
以往需要成千上万士卒,耗时数月方能攻克的坚城,在此物面前,恐怕……
文臣们更是面色发白,脸上满是惊恐。
李世民胸膛剧烈起伏,一张脸涨得通红,声音都抑制不住的颤抖起来:
“恪儿!此乃……此乃国之重器!镇国神器也!”
【叮!人前显圣成功!引发地震级震撼!强烈震撼李世民及在场重臣!显圣值+20000!】
李恪倒是平静的很。
以李恪的眼光看。
这种原始的前装滑膛炮,威力、射程、精度,与后世那些大杀器相比,就是个小炮仗,不值一提。
不过。
万事开头难!
红衣大炮的成功,意味着大唐的军工体系,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战争的模式从此将彻底改写。
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里程碑。
值得庆贺!
李恪微微点头,评价道:“此炮初成,能有此威势,还算不错!”
“然……格物器械之道,当精益求精!”
“以我大唐能工巧匠之智慧与勤勉,儿臣相信,未来定能做得更好!”
李恪这话既肯定了眼前的成果,又指明了方向。
听得那将作监大匠激动不已,连连称是。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85/438190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