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带着拼夕夕在民国 > 第6章 神秘信件

第6章 神秘信件


黎玥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襁褓抱起来。

她轻轻拍了拍婴儿的背,像昨晚那个妇人那样,小声哄着:“宝宝乖,不哭了……”

婴儿像是听懂了,哭声小了点,小脑袋往她怀里蹭了蹭,露出张皱巴巴的小脸。

黎玥抱着婴儿,目光再次落到不远处泥地里的尸体上,这个时代,真的是太可怕了。

善良的一家人,却没能得到福报,而且以这样屈辱的方式死在了这里。

她不能把孩子留在这里。

黎玥抱着襁褓往马车的所在处走,她想要去看看马车里有没有留下什么婴儿用品。怀里的孩子不知是哭累了还是感觉到了被照顾了,哭声渐渐停了下来,只偶尔发出两声细弱的抽噎声。

她走到陷在泥里的马车旁,伸手掀开被扯烂的帆布。车厢里果然被翻得底朝天,散落的衣物沾着泥和血,还有一些碎掉的食物残渣混在里头,一看就遭过洗劫。

黎玥扶着车辕爬了上去,她得找找有没有婴儿能用的东西,食物问题她倒是能解决,只是婴儿穿的衣服和襁褓,总不能一直用这个脏兮兮的襁褓。

很快,她就在一堆衣服里找到了一块棕色的四方棉被,边角绣着青松,看起来就像抱着婴儿的襁褓。跟着这块襁褓一起的还有两件小小的棉肚兜,针脚细密,应该是孩子的母亲亲手缝制的。

黎玥当即解开抱着孩子的旧襁褓,刚把孩子从旧襁褓上抱起来,她就发现旧襁褓上有一封信件。牛皮纸的封面上没有写任何信息。

黎玥的好奇心一下子就上来了。

信件里会写些什么?也许会有这家人相关的信息,她或许能找到这个孩子的家人,把孩子托付给他们。

抱着这样的想法,黎玥打开了这封信。

信封里只有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展开来,上面是用钢笔写的小楷,字迹刚劲有力,却透着几分仓促。

“沪上危急,三月初七,法租界霞飞路咖啡馆,青衫红花,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如果不是前面的四个字,剩下的内容看起来就像是一封普通的约会信件。但是“沪上危急”这几个字,让这封信又多了另一种可能,这很显然是一封记录的接头时间、地点、暗语的信件。

难道这对夫妇是地下工作的潜伏者?

是我党还是国民党?

他们去上海是投奔亲戚?在上海进行潜伏?又或者说还有其他的任务?

这么重要的信,怎么会放在孩子的襁褓里?为什么没有及时销毁?还是说有其他隐情?

有太多问题在黎玥的脑袋里,她的心跳得像擂鼓,就连手心也开始冒出冷汗。

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熟睡的婴儿,她总不能把孩子随便托付给某个人,也许她可以去上海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去了上海,她或许能找到这个孩子的家人。

至于这封信,肯定不能留下。从布包里拿出打火机,将信件烧掉。

给孩子换了干净的衣服后,她又在马车车厢里仔细翻找,这一次,她在几件衣服里摸到了硬硬的东西,像是衣服的夹层里放着什么东西。

黎玥从拼夕夕上买了一把水果刀,她小心翼翼地拆开衣服夹层,几张泛着橄榄绿色的百元钞票滑落而出。钞票上印着孙中山先生的头像,黎玥曾经在博物馆里看见过,这是民国时期的通用货币——法币,不过这种货币撑不了几年就会通货膨胀逐渐消失在历史中。

她继续拆衣服,又在两件袄子里发现了几根小黄鱼。

黎玥将小黄鱼和法币都放进布包里,离开马车后,看着地上的几具尸体,心里酸酸的。虽然无法分辨这些人属于哪方阵营,但是在这种山河破碎的当下,但凡为抗日而捐躯的英雄,都不应该曝尸荒野。

这样想着,她又从拼夕夕买了一把铁锹。

千辛万苦折腾了两个小时,这才在地面刨出一个坑,将气息断绝的马夫与保镖推进坑里入土为安。稍作休息后,她又费力地挖出更大的坟坑,将那对夫妻与他们年幼的女儿合葬一处。

这么一番折腾后,她累得满头大汗。

眼见快黄昏了,黎玥很清楚她不能继续耽误下去。在给孩子喂了从拼夕夕里买的牛奶后,她抱着孩子继续顺着大路往前走。

太阳已经往西斜了,风里带着越来越重的寒气。黎玥必须在天黑之前找到休息的地方,毕竟谁也不知道晚上会不会下雨或者下雪。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太阳彻底落山,天边是大片大片的橘红色晚霞,她幸运地在一片矮树丛后找到个废弃的小屋,屋顶漏着一个大洞,勉强能挡风,黎玥只能默默祈祷今晚千万不要下雨下雪。

黎玥捡了些枯枝堆在屋,点燃火堆后,她又下单了几罐好粥道。解决完晚饭,她用矿泉水简单清洗了一下罐子,最后用烧开的矿泉水给孩子泡了袋装奶粉,牛奶虽然方便,但是对于婴儿来说还是不顶饱。

夜色慢慢笼罩下来,夜风呼啸着,听得人头皮发麻。黎玥把婴儿往怀里紧了紧,又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晚上八点。

“别怕!”她小声对怀里的孩子说,“我会把你送到家人身边的。”

她靠着冰冷的墙壁,听着怀里婴儿均匀的呼吸声,眼皮越来越沉。至少今晚,她们是安全的。

接下来的两天走得格外慢。怀里的孩子时不时要哭闹,饿了、尿了,或是被风吹得受了惊,都得找隐蔽的地方停下来照料。

第三天午后,天放了晴,日头晒在身上暖融融的。黎玥看见远处平地上立着的城门以及升腾在半空中的炊烟。

总算是到临溪镇了。

黎玥加快了脚步,一门心思往镇子的方向走。越往前走,路上的人越多,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挎着篮子的妇人,虽然脸上都带着风霜,却比荒郊野岭的死寂多了几分生气。

进城门时,守门的士兵看见她抱着一个孩子,只是抬眼瞥了瞥,没多问  ,毕竟这年头带孩子逃难的妇人多了去了,没人会特意留意一个脏兮兮的、还抱着一个孩子的小姑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22/438634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