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二百八十二章找个名目赏点怎么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找个名目赏点怎么了


杀不得,才是衍圣公最大的倚仗。

因为他是圣裔之后,因为孔圣庙宇就在曲阜。

更因为天下读书人皆视孔圣为祖,朝堂之上的官员以及即将参加科举的学子。

都以孔圣为尊。

杀圣裔便要推翻孔圣,推翻孔圣天下必乱。

看着那亲至曲阜的刑部尚书刘鸿训,衍圣公轻甩大袖面色淡然而出。

“刘大人辛苦。”

刘鸿训回礼:“奉命而行何谈辛苦,衍圣公请吧,陛下已经在等着了。”

衍圣公皱眉:“刘大人不与吾同行?”

刘鸿训摇头。

“据奏报,曲阜县令孔闻简作奸犯科贪赃枉法,本官作为刑部尚书自要查察清楚。”

衍圣公不屑冷哼。

“想用一个孔闻简治吾一个失察之罪吗?”

“不上品,令吾不屑耳!”

刘鸿训回以冷笑:“如果你能回来,他自然不用治罪,那所谓的失察也将不存在。”

衍圣公冷冷一笑。

“吾,必回!”

随即登上仪仗极为奢华的马车,向着京城而去。

走出曲阜,他看到了大批军卒来回调动的身影,也看到了大批百姓忙碌的模样。

但这一切都不被他看在眼里。

就算手段全部被破又何妨,就算皇帝占尽优势又何妨。

只要孔庙在,只要圣裔的名头在,皇帝就不敢撕破脸也不敢杀自己。

只要不死,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他的手段遍布大明却无迹可寻,就算把钱龙锡带到面前也无法指认。

因为他从来就没亲自见过这些人,更没有任何书信往来。

拿什么杀我?

拿掉一个孔闻简还有另外一个孔闻简,只要孔庙在这曲阜就谁也动不了。

他很少走出曲阜,甚至都很少走出孔家。

因为他最喜欢的是人在家中坐,便掌天下事的感觉。

可如今透过车窗看向那热火朝天的景象,竟让他有种恍惚之感。

仿佛...眼前的世界对他来说已经极为陌生。

心中更有种浓浓的割裂之感,仿似他从来没真正了解过这个世界。

也仿似...他和眼前的世界格格不入。

...

崇祯很忙,整个朝堂都很忙。

一万万两银子的投入,涉及整个大明的修路计划太庞大了,其中修桥铺路最难的就在浙江和两广。

山多,水路纵横,取直新区规划,想要发挥出浙江和两广的优势,这路必须要修的。

其实更难的在西南,尤其贵州的难度还要在浙江和两广之上,但现在崇祯只能暂时委屈贵州老表。

将贵州修路的里程尽量压缩,无他,太难投入太大。

哪怕后世修建贵州,都是调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出去填补这个大窟窿的。

崇祯是真的感谢奢香夫人。

老夫人在洪武年间修建了龙场九驿,全长五百多里让贵州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官道。

以龙场九驿为基准,再往前铺设就能直达四川成都府。

连接成都,就能连同河南、陕西湖广等地直达京城。

等朕有钱的啊,贵州老表。

等朕有足够银子的时候,也让你们村村通公路。

别着急,嗷。

崇祯赏了宋应星一千两银子,又破天荒的留他在御书房吃了一顿饭。

原因是这位宝贝小逼登轮胎还没做出圆的,但却给陕西水泥制造司开采石头的锤柄上。

安装了一节杜仲胶套。

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事,但却能让崇祯那些抡大锤干苦力的陕西子民们,手掌不会被锤柄摧残的太狠。

更重要的是,他按照崇祯的意思弄出了一种很薄的铁盒子。

能把沿海地区制熟的海货做成罐头的盒子,盖子是螺扣的,这项技术来自他和孙元化共同研究的结果。

虽然有些粗糙,但螺纹都出来了让崇祯极为高兴。

而这个盒子在吃光了里面的食物后,还能当做单兵用的铁锅煮干面及粉干。

形状是扁的。

宋应星比划了一下,战时扣在胸口上就能当护心镜使。

但现在产量不大,仅能供应夜不收使用。

也就是斥候营。

只要王徵能把蒸汽机弄出来,这玩意就能用机械量产且能做的更薄密封更好。

军队的后勤,一直都是崇祯最为在意的。

大明的百姓饿的太久,军队也一样被饥饿和粮道所困。

所以饭吃完之后宋应星又来活了。

等土豆和番薯收获之后,给朕做成粉条和淀粉。

这玩意对宋应星不难,因为在历史上土豆粉本就是他弄出来的。

难得。

宋应星今天没挨揍吃了顿饭还得了一千两赏钱,美滋滋。

站在御书房的窗口,看着怀里抱着一千两银子浑身飘轻离去的宋应星。

崇祯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除了青史留名,朕其实给不了你什么。”

能给什么呢?

官位?

官位太高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给钱吗?

钱多了同样也不是一件好事。

爵位?

那东西除了养出一帮二世祖之外,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

养尊处优惯了就会出格,碰到一个明君就会被全家咔嚓。

其实...遇到昏君被咔嚓的风险更大。

官位不高不低,钱不多不少刚刚好。

这一千两银子能让他全家高兴很长时间,今晚他夫人就会整几个肉菜让全家喝几盅。

太多了,这种知足常乐的乐趣就没了,也不懂什么叫做珍惜。

崇祯摇摇头。

“其实做皇帝挺难的。”

事事都得考虑到,每个人都不能落下。

王承恩也被赏了一千两,因为他小跑来到御书房噗通跪下。

“皇爷大喜啊,皇后娘娘怀上龙子了啊!”

崇祯元年四月,皇后有喜了。

按理说这个最该赏的是李志明,是皇后食欲不振伴有呕吐召来李志明把脉确定有喜的。

但崇祯赏的是王承恩。

理由?

多他妈简单啊。

怀孕并伴有孕吐就说明最起码两个月没来月事了。

你一个太医院首座,一定要等到确定怀孕再装模作样的惊喜跪倒。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其实这狗东西早就知道,不提前说也是惯例。

要确定百分百怀孕且胎儿康健才会上报。

所以那电视剧里演的全是扯犊子的,非得等妃子病倒皇帝探视,太医把脉突然跪倒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太医,每十天就要为宫里的贵人把脉问诊的。

惯例,不能有。

再者,王承恩这个狗东西整天撅着屁股伺候,找个名目赏点怎么了。

而也就在此时,衍圣公孔胤植到达京城。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8106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