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二百八十三章迁圣祠

第二百八十三章迁圣祠


永乐迁都北京后,允衍圣公每年面圣一次。

但泰昌在位仅一月,未来得及进京。

天启四年孔胤植进京陪祀,天启七年初孔胤植进京加封太子太保。

非但世袭衍圣公,官职也是从一品大员。

所以他见过天启,也见过信王时期的朱由检。

孔胤植的身高在一米八左右,这样的基因传自孔圣。

本就以天下为盘,站在仅有一米五七又驼背明显的天启面前,他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说实话,他当初都没拿正眼看过朱由检。

但这个曾经不入他眼之人现在成了皇帝,而且是将他巨大且无懈可击的布局全部击碎的皇帝。

看着坐在御花园凉亭里的崇祯,孔胤植的心里五味杂陈。

他想过和这位小皇帝见面的场景,但那是在他执掌一切以绝对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

绝不是现在的模样。

“臣,孔胤植恭喜陛下!”

他微微躬身,对着坐在凉亭里吃葡萄干的崇祯微微行礼。

不是参见也不是拜见,而是恭喜。

挑衅的意味极浓。

葡萄干,是锦衣卫从叶尔羌汗国(新疆)带回来的。

很甜。

“何喜之有?”

崇祯扔下手里的葡萄干看向孔胤植。

“陛下赢了,大明将以陛下唯尊当为大喜。”

崇祯摇头。

“不是朕赢了,而是你输了。”

说完朝着身前石凳一指。

“坐吧。”

孔胤植的眼底闪过一抹精芒,因为他没想到皇帝非但没有大胜后的得意,反而平淡的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

就在他坐下之后,崇祯的淡淡之言让他脸上出现一抹怒意。

“心思阴沉心胸狭隘,你让朕很失望。”

“言恭喜而非参见,无非是想激怒朕,亦或者你笃定朕会因此佯怒,治你个不敬之罪。”

崇祯轻摆衣袖。

“如此你便能再设一局,让世人以为朕要覆灭孔家,更要废掉孔圣从而挟持全天下读书人甚至是朝堂官员,作为你手里的刀要挟与朕。”

崇祯说完微微一笑。

“朕想杀你,没那么麻烦。”

孔胤植闻言眯眼。

“陛下废不掉祖圣,更杀不了臣!”

崇祯伸手拿起桌上的奏章扔给孔胤植。

“这就是你让朕失望的地方,因为你一句都没说对。”

“朕,从未想过废掉孔圣,杀你真没那么麻烦。”

孔胤植伸手拿起奏本:“陛下言之太过,若能一刀杀吾又何必大费周章,只要孔庙在陛下...”

他的话在打开奏本的那一刻猛然停下,随后脸色骤变抬头。

“这不可能...”

他最大的倚仗就是孔庙,就是孔家圣裔的身份。

哪怕到了此刻面对崇祯他依然毫无惧色,因为只要这个身份在崇祯就不敢杀自己。

就如他刚刚所言。

如果崇祯能一刀杀了他,又何必大费周章的见招拆招。

哪怕到了最后还要以衍圣公和太子太保的规格招待自己。

原因,废圣将让他这个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更会和天下读书人为敌。

召见,无非就是打压收回些许特权而已。

自己还会回到曲阜,自己还将是高高在上的衍圣公。

这是无解的,也是无法改变的。

但这份奏本之内的第一句...

汝辈皆以圣人为祖、为尊,然曾伺圣否?

圣为文祖,然仅享一地后嗣香火参拜,此为亵渎大不敬也。

尔辈不伺圣,却皆望圣人庇佑,实乃无耻无孝之辈。

然此亦情有可原,盖因圣人所居之地复被封禁故也。

遂,吾等欲请奏陛下迁圣庙于京城,享天下香火受世人参拜方慰圣灵!

撰:张鹤鸣。

甲书:祝以豳。

撰,可以理解为原著或者出主意的。

甲书就是执笔。

这不是奏本,而是江苏布政使和安徽巡抚给明刊的投稿。

孔胤植的底气就是孔庙,有孔庙才有圣裔也才有所谓的衍圣公。

而江苏布政使和安徽巡抚联合投稿大骂世人,你们天天以圣人为祖又祈求圣人庇佑,就连买点孔家盐号的盐都想得圣人点化金榜题名。

但你们回馈过吗?

到圣人庙前烧香跪拜过吗?

无耻,不孝,一群不要脸的垃圾。

一顿臭骂之后话锋一转,这也不怪你们,圣人庙宇被围墙给围起来了,就算你们想上香跪拜也没机会。

但这是大大的亵渎啊。

圣为文祖护佑天下人,却只能享一地香火只受族裔后代跪拜,这太让圣人寒心了。

所以我张鹤鸣,我祝以豳提议上奏陛下,将孔庙迁至京城享天下香火受天下人跪拜。

你们这帮不要脸的逼人跟不跟?

孔胤植的家学不用赘婿,纵览天下奇书异闻甚至还要超过宫廷皇子。

天衣无缝的布局信手拈来,对人心的把控更是自诩天下无人出其右。

但!

根本没被他放在眼里,甚至连被他正眼相看资格都没有的张鹤鸣和祝以豳,教会了他什么才叫真正的釜底抽薪。

你的倚仗不就是孔庙嘛。

有圣裔的名头高高在上谁也不敢动你是啵?

一会眼睛一眯嘴角一勾的以为谁也整不死你对啵?

来来来,哥们让你看看你这小倚仗是怎么被破的。

你又是怎么被嘎巴整死的。

我他妈迁了你的祖庙,你还是圣裔吗?

祖庙不在了,你的特权还能保留吗?

那么多田亩是用来伺圣的,圣庙都搬走了你们这群垃圾,还凭什么拥有那么多不用交赋的田产?

那将是天下人的孔庙,圣人仍为文祖受世人敬仰,但这伺圣的活却要由天下人共同来完成。

全天下人都为圣裔,这所谓的圣裔就将一文不值。

他呆呆的看着崇祯,就连手中奏本掉落都没发现。

因为这份奏本里的内容若是由皇帝亲笔,根本不可能成事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但这是由张鹤鸣和祝以豳之手炮制出来的。

想都不用想,江苏和安徽两地的文人一定会跳起来支持,纷纷上奏同意。

陕西还用说吗,河南、湖北、湖南、两广、福建、山西、北直隶、甚至是山东都会纷纷上奏。

最最重要的是,这些所谓的支持信件谁来统计?

礼部!

还有个钦天监!

那是皇帝的礼部,哪怕全是上书反对都能说成全票通过的礼部。

那钦天监...

再加明刊发表结论,迁圣祠已成定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7844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