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八百就八百 > 第 254 章,熙宁变法

第 254 章,熙宁变法


【  耿恭把劝降的匈奴使者直接烤了吃,岳飞满江红中就有了,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刚看到这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以为是豪放+浪漫,其实是写实主义。

十三将士归玉门,汉家将士坚守西域疏勒城,东汉朝廷派出援军千里大营救,安西军坚守了一辈子,独守孤城五十载,满城皆是白发兵。  也没有等来唐朝的援兵。】

已经赶到西域的郭昕,看着天幕说“这一次我一定要做的比历史上更好,到时候直接派兵打通和中原的联系,等人过来救可不是我的风格。”

【大汉的军队到哪都充满自信。

咱们现在称呼男子汉,这个男子汉就是当时匈奴对汉人男性的称呼。一汉抵五胡可想而知当时有多强。

兄弟们看,完整的匈奴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汉家郎,汉家郎,逐我到何时,驱我到何方?青山一重又一重,稻田变作你家乡。我祖我宗埋骨处,今是你家新殿堂。莫问我魂归何处,深山洞里唱沧桑。

我去我还以为就前面两句呢,没想到这么长啊。】

老刘家的皇帝看着匈奴歌很是满意,尤其是刘恒和刘启,他们两个可是被匈奴欺压最狠的。

【给匈奴打的会作诗了。

还有力气作诗,还是打得不够狠。】

不少的古人直接笑了出来,后人的思考角度还真是不一样啊。

李长风这时候划向下一个视频。

(熙宁变法)

正在摸鱼的苏轼看到了这个标题,心想现在是熙宁二年,也就是说天幕讲解的,很有可能就是,官家马上要执行的变法。

此时的苏辙正低着头忙公务呢,没时间看天幕,所以错过了这条信息。

这时候赵顼和王安石也商量的差不多了,就出来找苏轼两兄弟。

因为在苏家住时间长了的原因,赵顼也是很随意对着苏辙说“子由,你把这个交给门口的侍卫,让他们去通知这些人过来。”

苏辙抬起头还没说话,苏轼先接上话了“官家,要不先等一等。”

赵顼眉头皱了一下问“等什么?”同时心想这次又不用你做饭,你不会是要反对变法吧,如果是的话,那你就下出去溜达溜达,正好把房间腾出来。

“等天幕说完,我看天幕这个标题像是说这次变法的事。”

赵顼三人同时抬头看向了天幕,觉得苏轼说的有道理,先看了再说,反正不差这一点时间。

{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变法,千百年来争议无数,有人认为他导致了靖康之耻,让北宋灭亡。

也有人认为,他扫除积弊,富国强兵,那么王安石变法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们四人对视一眼没有说话,他们已经确定这次说的,就是关于这次变法的事,不过这两个评价也太极端了吧,一个靖康之耻,一个富国强兵。

赵顼感觉到满满的恶意,上次说他儿子一个是哲宗,一个是徽宗,让他不敢轻易接近女色。

现在准备好要变法又来了,一个靖康之耻,一个富国强兵,合着我什么都不能做,只能这样干杵着。

王安石本来志得意满的,现在也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赵煦看着天幕一时间陷入了回忆,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继续处理政务。

赵匡胤这次没有拿着棍子去找赵光义,他先要看看这次变法是怎么失败的,里面有没有自己能借鉴的东西,至于打赵光义和他的几个儿子的事先放一边,反正又跑不了。

{一举将财政提高二十倍,但是却换来满朝文武的激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他曾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大力推行变法,是全世界实行土地改革的先驱者之一,甚至八百多年后革命导师列宁,也引用王安石变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深远。

那么这个影响深远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让北宋失去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以至于短短几十年后就灭亡了。}

赵顼几个人无语的看着天幕,前面这些就忽略吧,我们就想知道为什么。

{在分析变法原因为什么会失败前,我们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变法,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财政),具体来说变法前的北宋财政,已经入不敷出接近崩溃。

造成财政崩溃的元凶是冗官冗兵,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宋朝其实并不穷,虽然朝廷富裕,但是开支更高。

比如每年给辽国和西夏岁赐,官员的俸禄占了开支的大头。}

不少的皇帝看见岁赐两个字直皱眉,这个宋还真是丢人,用这钱练出来一支强军不好吗,非得给敌国送过去,白白便宜的对方。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靠发动政变夺权,所以为了防止后人效仿,宋朝就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以达到遏制武将的目的,就开始大力扩张科举,使得文官数量急剧攀升,而且文官的待遇也高,级别最低的九品官每个月都有上万文铜钱,更不要说那些一品大员了。

说完冗官,我们再说一下冗兵,虽然宋朝武将的地位不高,可是面临的国防压力一点也不少。

因为北宋到死也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导致辽和西夏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因此朝廷必须派重兵防守边境,而且北宋的都城也地处平原,无险可守,这也需要大量的兵力。

于是一百年的时间里,北宋的兵力就从宋太祖时期的三十多万人,增加到了一百二十五万,高速增长的官员和军队,让宋朝的财政支出连年攀升。}

不少的皇帝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有一百多万军队,还不想着从里面训练一支强军扩充地盘,真不知道这个赵宋皇帝在想什么。

{而财政收入却反过来了,一年比一年低,在王安石变法前,宋朝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有超过七成的土地集中在,不需要缴纳田税的士绅手里。

当皇位传到宋神宗手里的时候,他面临的局面就是财政即将崩溃,崩溃的后果是皇权对地方控制的降低,有改朝换代的风险,于是宋神宗就选中王安石开始改革。}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123/4391866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