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高武捕途 > 第三十五章:人际关系网初现

第三十五章:人际关系网初现


验尸房的僵局被那碗底的白色沉淀打破后,老仵作李诚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不仅主动重写了验尸格目,将“疑似牵机散中毒”“耳后针孔待查”等条目一一列明,还破天荒地对林越拱手道:“林捕头,是老夫有眼无珠了。这案子……确实透着邪门,还请你多费心。”

林越谢过李仵作,拿着新的验尸格目直奔前院的刑捕司文案房。此刻天已大亮,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积着薄尘的卷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和墨汁的味道。

文案房的老吏见林越进来,连忙起身:“林捕头可是来查张大人的卷宗?王总捕头一早便吩咐过,您要什么,尽管拿。”

“有劳了。”林越点头,“我要张启明近三年的往来书信、同僚名录,还有他在户部任职期间的所有奏疏副本,尤其是涉及盐税改革的部分。”

老吏应了声,转身钻进一排排高耸的书架后。刑捕司的文案房堪比小型藏书楼,各级官员的档案、历年案件的卷宗都按类归档,单是张启明这类六品官员的资料,就装了满满两个木柜。

林越没闲着,自己动手翻找。他首先抽出一本《云安郡官员名录》,指尖划过“户部主事  张启明”一行,目光随即扫向其同僚。很快,“吏部侍郎  李嵩”的名字映入眼帘,旁边标注着“正五品,分管官员考核,兼理盐铁司协查事务”。

“盐铁司协查……”林越指尖一顿。盐税改革本就是户部主导,李嵩一个吏部侍郎却要掺和,这本身就透着不寻常。

这时老吏抱着一摞卷宗过来,喘着气道:“林捕头,都在这儿了。张大人是出了名的‘笔杆子’,往来书信比一般官员多三成,您慢慢看。”

林越道了谢,将卷宗搬到靠窗的案几上,分门别类整理起来。他首先看的是张启明的奏疏副本,其中近半年的内容,十有八九都围绕着“盐税改革”展开。

“……今岁淮南盐场丰收,然私盐泛滥,官盐滞销,国库损失甚巨。臣以为,当提高私盐刑罚,同时下调官盐定价,引私盐贩子入正轨……”

“……吏部侍郎李嵩所提‘盐税加征三成’之策,实乃饮鸩止渴。百姓本就困苦,加征盐税必致民怨沸腾,恐生民变。臣恳请郡尉大人三思……”

字里行间,张启明的态度鲜明而坚决,对李嵩的主张更是毫不留情地驳斥。林越继续翻找,发现两人的争执并非仅限于奏疏,还有几封往来的私信,措辞愈发激烈。

其中一封是李嵩写给张启明的,墨迹潦草,显然是盛怒之下所书:“张启明!你屡次阻挠新政,莫非是与盐商勾结,中饱私囊?若执迷不悟,休怪李某不念同僚之情!”

而张启明的回信则字字刚正:“李大人身居高位,当以百姓疾苦为重,而非一味逢迎上意,搜刮民脂。盐税改革,我意已决,纵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林越将这两封信单独抽出,放在一旁。从时间上看,最后一次书信往来就在张启明遇害前五日。如此激烈的冲突,足以构成杀人动机——李嵩若想推行自己的盐税政策,除掉张启明这个最大的障碍,并非没有可能。

但他很快又皱起眉。李嵩是正五品侍郎,位高权重,要杀一个六品主事,何必用如此复杂的“密室毒杀”?直接寻个由头将其罢官,甚至罗织罪名构陷,岂不是更简单?除非……李嵩有把柄握在张启明手里,不敢走明路。

林越暂时压下这个念头,继续梳理人际关系。他注意到,卷宗中多次提到一个名字——刘谦,张启明的副手,任户部主事助理,从七品。

关于刘谦的记录不算多,但有一份弹劾奏疏格外醒目,正是张启明亲笔所书:“……臣部主事助理刘谦,利用职权,虚报盐引损耗,贪墨官银三百两。证据确凿,恳请革其职,交刑部问罪……”

奏疏后面附着郡尉的批复:“刘谦贪墨属实,念其初犯,罚俸三年,降为文书,留部查看。”

时间是在半年前。林越摸着下巴沉思:被顶头上司弹劾,差点丢了官职,刘谦对张启明怀恨在心,也合情合理。而且刘谦身为副手,对张启明的作息、习惯甚至密室的情况,恐怕都了如指掌,作案条件比李嵩更便利。

但他同样有疑虑。刘谦只是个从七品文书,就算杀了张启明,也未必能取而代之,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正比。除非……他背后有人指使?

林越将李嵩和刘谦的名字写在纸上,用线连了起来。一个是有动机但动手不易的高官,一个是有条件但动机未必足够的下属,这两人之间会不会有关联?

他继续翻阅卷宗,这次把重点放在张府的内部人员上。张启明的家人不多,妻子早逝,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求学,府中常驻的是三个仆役:一个负责洒扫的老仆,一个烧饭的厨子赵六,还有一个伺候笔墨的小厮。

卷宗里对这三人的记载很简略,只在去年的户籍核查中提到“身家清白,无不良记录”。林越却没放过细节——老仆是张启明的同乡,伺候了二十年;赵六是三年前从乡下雇来的,手脚还算干净;小厮则是张启明远房的侄子,机灵但性子跳脱。

“内部人员……”林越笔尖轻点桌面。能在密室杀人后不留痕迹,熟悉张府环境是必要条件。这三人中,谁有机会接触到牵机散?谁又有机会在张启明进密室前下手?

老仆年纪大了,似乎没什么动机;小厮是亲戚,按说不该加害;倒是那个厨子赵六,负责饮食,若想下毒,机会比谁都多……可密室里并无食物,验尸也没发现消化道中毒的迹象,反而是耳后有针孔,这又怎么解释?

林越揉了揉眉心,只觉得线索像一团乱麻。李嵩、刘谦、张府内部人员,三个方向都有疑点,却又都缺乏直接证据。牵机散的来源、密室的手法、凶手的具体动机……还有太多谜团等着解开。

“林捕头,查得怎么样了?”一个略带戏谑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林越抬头,见是分管北城的巡捕长周成,正抱着胳膊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两个捕快,脸上都带着看热闹的神情。这周成是郡城老捕快,资格比王烈还老,仗着自己破过几个小案,向来眼高于顶,对林越来郡城当巡捕长本就不服气。

“周捕头有事?”林越不动声色地将桌上的卷宗收拢。

周成踱到案几旁,瞥了一眼纸上的名字,嗤笑道:“还在琢磨呢?我听说了,李仵作一开始说是暴病身亡,是你硬说中毒,还弄出些稀奇古怪的法子验毒?林捕头,不是我说你,张大人死在密室里,门窗都锁着,怎么可能有人下毒?怕不是你想立功想疯了,拿个死人做文章吧?”

他身后的捕快也跟着哄笑:“就是,依我看,就是心疾死的,哪来那么多弯弯绕绕?”

“咱们捕快是抓贼拿凶的,不是来猜谜语的。林捕头刚从县城来,怕是还不懂郡城的规矩,这种官场上的事,少掺和为妙。”

林越放下笔,看着周成:“周捕头的意思是,不管验尸结果如何,都该按‘暴病身亡’结案?”

“不然呢?”周成挑眉,“李侍郎是什么人物?刘文书再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你怀疑他们,有证据吗?就凭你那碗里的白渣子?我看你就是小题大做!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一个县城来的……”

“住口!”林越猛地站起身,目光如刀,“查案讲究证据,没错。但在找到证据之前,任何疑点都不能放过!张大人死得蹊跷,若我们因为他是官员就敷衍了事,对得起身上的捕快服吗?对得起‘  justice  ’……对得起公道吗?”

他最后两个字几乎是吼出来的,震得周成等人都愣住了。文案房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声掠过。

周成脸上的戏谑僵住了,随即涨红了脸:“你……你敢教训我?”

“我只是在说查案的规矩。”林越寸步不让,“周捕头若有闲心在这儿嘲讽,不如多派些人手去查牵机散的来源,去访张府周边的街坊。若是查不出东西,再来说我小题大做不迟!”

周成被噎得说不出话,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巡捕长竟如此强硬。他打量着林越,见对方眼神坚定,毫无退缩之意,心里竟莫名地打了个突。他哼了一声,甩袖道:“好!好得很!我倒要看看,你能查出什么花来!要是查不出,看王总捕头怎么收拾你!”

说罢,带着两个捕快悻悻地走了。

看着他们的背影,林越缓缓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知道,郡城的捕快圈子远比青石县复杂,周成的嘲讽只是开始,若是此案查不出结果,只会有更多人看他笑话。

但他不在乎。从穿越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他就明白,想活下去,想活得有尊严,只能靠自己。查案不仅是他的职责,更是他在这个陌生世界立足的根基。

他重新拿起那份弹劾刘谦的奏疏,目光落在“罚俸三年,降为文书”上。降职之后,刘谦还留在户部,日日面对张启明,这份恨意只会有增无减。而李嵩,会不会利用这一点,暗中收买刘谦?

林越忽然想起什么,起身对老吏道:“麻烦再找一下刘谦近半年的出入城记录,还有他的账户流水——就是在‘钱通银号’的存取记录,有吗?”

老吏愣了一下:“账户流水?这得去银号查,刑捕司可没有。不过出入城记录倒是有,我这就给您找。”

林越点点头。他记得在青石县时,查贪腐案往往能从银钱往来找到突破口。刘谦若是被收买,账户上必然会有异常。

很快,老吏拿来了刘谦的出入城记录。林越仔细翻看,发现刘谦每月只出城一两次,多是去城郊的寺庙上香,没什么异常。但就在张启明遇害前三天,他曾在傍晚时分出城,直到深夜才回来,记录上只写了“私事”。

“这三天……”林越目光微凝。这个时间点,太可疑了。

他将记录收好,决定下午亲自去钱通银号一趟。同时,他还得派人去查张府的厨子赵六,尤其是他的出身和近期的行踪。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案几上的卷宗上,仿佛给那些冰冷的文字镀上了一层暖意。林越看着纸上李嵩、刘谦、赵六的名字,感觉那层笼罩在案件上的迷雾,似乎正在一点点被拨开。

他知道,这张人际关系网才刚刚展开,背后或许还有更深的牵扯,但只要顺着线索查下去,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来人。”林越扬声道。

两个西城的捕快应声而入,正是之前跟着他在西城巡街的,对他还算信服。

“你,去查张府厨子赵六的底细,三年前从哪个乡下过来的,家里有什么人,最近有没有和陌生人接触。”

“你,去全城药铺、毒坊打听,最近三个月有没有人买过牵机散,或者钩吻草、附子这类主材,重点查与李嵩、刘谦有关联的人。”

“是!”两人领命而去。

林越看着他们的背影,深吸一口气。不管前路有多少阻碍,他都必须走下去。因为他坚信,任何罪行都不可能天衣无缝,只要找到那根线头,就能将整个阴谋彻底扯出来。

而此刻,远在吏部侍郎府中,李嵩正站在窗前,看着庭院中凋零的菊花,脸色阴沉得可怕。管家匆匆进来,低声道:“大人,刑捕司那边……好像查到些东西,那个新来的巡捕长,叫林越的,正在查刘谦的底细。”

李嵩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刘谦那边,没出什么岔子吧?”

“应该没有,他这几日都在府中抄写文书,没敢乱走。”

李嵩冷哼一声:“一个小小的巡捕长,也敢查我的人?告诉刘谦,安分点,别给我惹麻烦。要是他敢乱说话……”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管家连忙低头应是。

阳光透过窗棂,在李嵩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像极了他此刻复杂难测的心思。一场围绕着密室凶案的暗斗,才刚刚拉开序幕。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101/503184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