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第95章 鞑靼来袭
第95章 鞑靼来袭
大同。
朱高爔尚且不知道应天那边发生的事情,更不知道,在他看来,不过是一项“小发明”的玩意儿,居然为他挣回来了一个爵位。
尤其是这个爵位的称号,还显得极富有内涵。
是日。
朝阳冉冉升起。
朱高爔脖子上,挂着一个陶哨,伴随着尖锐而有节奏的哨声响起,一大帮肌肉线条流畅,皮肤黝黑的流民,正在平地上,进行每日两次的演练。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流民的后背,几乎都装着一个长盒,随着他们的走动,长盒中不时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等到来到靶场的时候,长盒中的东西,才算真正映入众人的眼帘。
这东西……赫然就是苏丹从鲁迷国带回来的火绳枪。
准确的来说,现在已经被朱高爔和一众匠人,改装成了独属于明朝的火绳枪。
经过多日的训练,这些流民从对于火绳枪的态度,从一开始的胆怯提防,到如今点燃火绳、塞推弹杆、瞄准、发射……
一系列的动作,宛若一气呵成,丝滑到不可思议。
紧接着,伴随着数道枪声响起,火绳枪的子弹,直接没入草垛。
虽然有些子弹轨迹还是偏差了许多,但这也好歹打在草垛上了。
朱高爔要求不高,对于短短时间内,就能把握到火器关窍的流民,已经算是极其满意了。
倒是苏丹站在一边,即便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一幕,但是他的内心,还是再一次受到了冲击。
等到流民,也就是新编制的庄子护卫队结束训练后,苏丹才用一种奇怪的表情,看向朱高爔,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殿下,大明的流民,都是如此智慧的吗?要知道,我当初玩火绳枪的时候,即便有人指点,学习的速度也才跟他们一样……”
朱高爔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笑:
“谁说庄子的护卫没有老师?”
苏丹睁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求甚解。
就听得朱高爔继续开口:
“他们想要吃饱饭,想要活下去,想要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们拿起了火绳枪。这些……难道不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老师吗?”
苏丹听到这话,沉默了良久,这才道:
“殿下,您有的时候,可真不像是一个五岁的孩童。”
“我得先提醒你,马上就要过年了。到时候我就六岁了。我已经是个大孩子了。”
苏丹:“……”
果然,刚刚的想法,应该都是错觉。
正说着,朱高爔也从旁边小吉祥的手上,接过盛放在木盒中的火绳枪。
他亲自下场,来到靶场中,手中动作顺畅,丝毫不逊色于刚才的流民。
甚至因为朱高爔先天力气惊人的原因,面对火绳枪的后坐力,朱高爔反倒是显得更加从容淡定。
只听得砰的一声枪响,黑火药的气息散布在空气中,子弹经过并不怎么精准的膛线,居然正好没入靶场的正中心。
朱高爔满意地收起火绳枪。
果然,天才不管做什么,都是显得格外出类拔萃。
诶,低调。
想着,朱高爔转过身,看向另一边,望向朱高爔像是看怪物似的苏丹,矜持道:
“基本操作,基本操作,没什么好说的哈。”
……
如今城墙的修缮逐渐步入正轨,郊外的庄子也像是一台庞大而精密的机器,在不断的运转过程中,齿轮逐一啮合。
代王府中。
朱棣作为一个准·阴谋家和政治动物,已经初步具备了先决条件。
那就是——厚脸皮。
在来到大同的这段日子,他充分发挥了“弟弟的就是他的,他的还是他的”思想,在代王府中,如入无人之境,俨然一副将代王府当作他自家的模样。
就好比此刻。
朱棣再次“鸠占鹊巢”,扎根在代王的书房中,跟燕王府的长史,以及随行的一众心腹探讨一个问题。
就见他们的桌子上,摆着来自于一架马车的车辐。
这车辐与大明所制的模样不同,作为燕王爱将,燕山中护卫千户的丘福,看到这个车辐,嘴里顿时就骂骂咧咧起来了:
“这狗日的玩意儿,一看就是鞑靼那边留下来的。王爷,我看鞑靼那边已经在试探咱们了。咱们这……是准备来个瓮中捉鳖,还是主动出击?”
丘福说得话,倒是没有错。
燕王作为“塞王”之一,长期在边境和鞑靼打交道,对于他们马车上的车辐形制,已经极其了解。
只不过燕王想的更深了一点。
此次鞑靼南下,目的究竟是为了抢掠粮食,以此过冬……还是听说了水泥的事情,顺带过来打探消息?
燕王府中有长史思忖片刻,便开口:
“鞑靼多为奸诈之辈,如今我们看到的车辐,焉知是不是他们故意留下,想让我们主动派兵出城。”
“王爷,若是派出军队,正面和鞑靼交锋,说不定会中了鞑靼的计谋。毕竟……这里是大同,代王的藩地啊……”
倒不是说,有了代王在,朱棣就不能够节制军队了。
实在是因为,代王本来就是个废物点心,在藩地上,一直以来,不仅不事生产,甚至还强抢民脂民膏。
上行下效。
可见大同藩地军队内部,必然也会有所糜烂,如果真硬碰硬,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朱棣沉吟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眉头一皱:
“朱高爔那小子……现在在哪里?”
现在城外,可不安全了。
那小子,听说最近和一个鲁迷国人勾勾搭搭,眉来眼去的,一直在城郊的庄子里厮混。
现在大白天的,这小子不会还在城郊外吧?!
这样一想,朱棣整个人都不好了。
其余的长史和武将,听闻此话,反应也不慢,脸上齐齐变了颜色!
……
此时。
城郊外。
一伙人马聚集在一个小村庄处。
村庄里满是血淋漓的痕迹,空气中,还夹杂一丝刺鼻的血腥味,浓郁到令人有一种想要呕吐的欲望。
跨过满是尸体的村庄小路,这些身着长袍,头顶毡帽,背后缀着一长条乌黑油亮辫子的鞑靼人,满脸喜色地从屋子中,搬出一堆一堆的麦谷。
有些麦谷是作为明年春来时发芽的种子。
只是现在,这些种子也要化作粮食,落入鞑靼人的口中。
阿鲁台的儿子,也就是阿卜只俺,看着一袋一袋的粮食,被搬运上马匹,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有些这些粮食,总算可以过冬了。”
说着,他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抬起头,向大同所在的方向看去,冷哼一声,面露不虞之色:
“若非东西分裂,瓦剌贼心不死,否则等我父和大汗积蓄数年之力,必将重夺旧江山。区区一个大同……又算得了什么?!”
而今东蒙古的大汗,也就是鞑靼的大汗,不是别人正是鬼赤力,而阿鲁台是鬼赤力麾下数一数二的能臣。
作为阿鲁台之子,阿卜只俺更是在部落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只不过在面对明朝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身份特殊一点的丧家之犬罢了。
北元都被老朱打灭了,区区一个鞑靼,每年也就蹦跶这么几下,要是真把大明惹急了,几个塞王就能把他们揍得满头包。
旁的不说,燕王和宁王,就是极好的例子。
至于代王……呃,不提也罢!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南下的时候,他们总爱挑着大同这个软柿子捏。
忽然,阿卜只俺像是想到了什么,眯了眯小眼睛:
“我听说,最近大同在修筑城墙,多了一个新花样,叫作混凝土?”
旁边的部下俨然一副没有放在眼里的样子:
“什么混凝土,纯凝土的,不过是汉人的幌子罢了。”
说着,那部下突然又兴奋起来:
“台吉,前面似乎有个庄子,上面还有炊烟,看起来有不少人……我记起来了!那好像是代王的庄子,前两年我们还进去扫荡过,啧啧,里面好东西可真不少啊……”
阿卜只俺听到这话,有些意动,但是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兴奋冲昏了头脑。
越是在这个时候,他反而更加冷静下来了:
“别忘记我们来的目的,要知道……现在燕王也在大同中……”
说起这位燕王,即便是太师阿鲁台的儿子,也不由得一阵心颤。
旁边的部下却还在不断劝说:
“台吉,不过是城郊的一个庄子,就算我们抢了里面的东西,难道燕王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追赶出来吗?”
“再者……”
部下神秘一笑:
“少主刚好可以趁着这次的机会,前去查看大明所谓的混凝土,看看那究竟是什么东西。”
也许是最后的混凝土,打动了阿卜只俺,他犹豫片刻后,终于下达了命令:
“走!”
与此同时。
彼时还在庄子中到处溜达的朱高爔,突然感觉到心中一悸,莫名有些心跳加速。
好像即将有什么大事就要发生似的。
他往四周查看了一下,发觉庄子周围的围墙已经打的差不多了。
整个庄子,在朱高爔加上蒯富一群建筑大师的设计下,呈现出密不透风的土堡模样。
只是在原本用黄泥材质的基础上,朱高爔在原有的泥土表面,又浇筑涂抹了一层混凝土。
果然,在这个世界上,银子不是万能的。
但是没有银子,那是万万不能的。
若不是有多劳多得的酬劳制度在,这堡垒哪能以这么快的速度修筑起来?
第一更奉上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52/111110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