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0章 藩王离开,苏丹的手段
第120章 藩王离开,苏丹的手段
朱高爔听到苏丹的话,却挺高兴的。
姑且……就把这话,当做是夸奖吧!
苏丹有时候虽然憨一点,但是怎么说曾经也是鲁迷国的贵族,眼界远非普通人能够比拟。
眼下朱高爔跟他提到了火绳枪和乌尔班大炮这俩玩意,苏丹闻弦而知雅意,已经明白了他们要图谋的“大事”。
苏丹琢磨着,反正自己已经被打上了“燕王派”的标签,索性就一条路走到黑。
于是他就神神秘秘地看着朱高爔,略带一丝试探:
“郡王,之前咱们留在土堡的流民,还剩下好多,要不要我顺便把他们迁移到北平,顺便再……训练训练他们?”
前半句的迁移不算大事,苏丹真正想说的是,帮朱高爔训练士兵。
这个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在训练士卒方面,除了普通的剑术,火绳枪的装填、射击、保养外,还有带着异域特色的攻城、守城战术。
除此之外,奥斯曼帝国的士兵,还有一个极其出色的特征——纪律性和服从性。
严格的纪律和服从训练,能够培养士兵们的自律意识和团结意识。
而自古以来,倘若一支军队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再结合强大的火器以及正确的战术。
那么……当他们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就将会成为大杀器似的存在。
而这些,所谓落魄贵族的苏丹,刚好都有所涉猎。
朱高爔听到这话,都惊了。
“你有这么好心?”
苏丹噎了一下,然后特老实地承认了:
“这不是还得靠你当官儿嘛。你大哥是世子,手底下不缺人。你二哥也是高阳郡王,有自己的班底。你三哥虽然合适,但是相比起你这位定海郡王,我觉得你更好。”
说着,苏丹又顿了顿,挠了挠后脑勺,龇着大白牙,露出来一个笑容:
“更何况……咱俩才是最先认识的。”
朱高爔琢磨着,有些事情他虽然早慧,但是也不能过于突出,次次都亲力亲为地出面。
这样一来,苏丹倒是成为了一个极其合适的选择。
沉吟片刻后,朱高爔也露出了一个笑容。
很纯。
很无害。
苏丹一见他这样,就知道——
妥了。
……
翌日。
留在应天的藩王都该回去了。
临别前,魏国公徐辉祖并没有前来,反倒是徐增寿乐呵呵地跑过来送行。
他看着朱棣,笑眯眯地开口:
“姐夫,你就安心地去北平吧。应天这里,还有我在。你家那几位,我都帮你看着的。准吃不了亏。”
朱棣听到这话,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这位小舅子的肩膀,很认真地开口:
“一切就有劳了。”
朱高爔等人站在一旁,见到这离别的一幕,心中有些酸涩。
与来到金陵时,那种优哉游哉的心境不同。
眼下朱允炆即将登基,谁也不知道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到底什么时候会烧起来。
谁也不知道,藩王的未来又会在哪里……
以前大明天子是朱元璋,而眼下的大明天子即将是朱允炆。
一个是亲爷爷,一个是隔了一层的哥哥。
傻子都知道这其中的亲疏远近。
想到这里,就算是最为桀骜不驯的朱高煦,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迷茫之色。
他还是个大小伙子,没有结婚呢。
朱高炽作为,显得要稍微镇定点,但是拢在袖袍中的手,还是忍不住紧紧攥在一起。
反倒是朱高爔,因为知道有玉佩和大明混一图在身,那底气……足的不得了。
徐增寿回过头,一眼看过去,就看到这大胖小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镇定的不行。
嘿。
徐增寿有点讶异地挑高了眉毛。
这小外甥确实有点不一般啊。
他究竟是什么都不懂,还是心性沉稳过人?
也许是什么都不懂,看不清眼下的局势吧……
徐增寿心中默默揣测。
只是他刚想到这一点,就听到城门口,小孩子的尖锐哭声。
徐增寿扭过头去一看,就看到宁王的嫡长子朱盘烒就在那里扯着嗓子哇哇大哭,那撕心裂肺的模样,看起来好不凄惨。
只是就算他看起来再可怜,但是那种魔音入耳的感觉,还是整的城门口的所有人,脑瓜子嗡嗡疼。
而且仔细对比起来,朱高爔和朱盘烒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年龄差。
果然,有了对比以后,徐增寿收回了之前的想法。
谁说小孩不懂事了?
正是因为是小孩儿,所以有的时候心思更加敏感。
应天府内潜在的危险,与父母分离两地的委屈……
他们都能隐约感觉到。
正是因此,徐增寿看向朱高爔的目光,顿时就变了。
这小外甥的胆儿挺大啊。
不错不错,有他徐增寿的风范!
临别前,朱棣走到哥四个面前,三令五申地强调:
“在应天府,行事小心。尤其是老二,你要是真在这儿惹出什么事来……我也帮不上你。”
老二本来是想撇嘴的。
凭啥说到惹事,就想起他?
他朱高煦像是那种无缘无故找事的人吗?
不过听到后半茬,他心中的郁闷也没了。
算啦。
老爹日子也不好过。
眼下应当是一家人同舟共济,度过难关的时候,他朱高煦还不至于拖全家人的后腿。
这段时间,就不跟老大吵架刺挠了。
想着,朱高煦心气儿瞬间就平缓了下来。
甚至他还特别友好地冲着朱高炽笑了一下。
朱高炽被吓了一跳,心中顿时就琢磨开了。
他又干啥了?
引得老二对自己,又有什么意见了?
徐妙云此刻也上前一步。
只是相比起朱棣的半威胁,徐妙云说得话就要柔和多了。
朱高爔听着老娘堪称事无巨细的吩咐,非但没有觉得烦,反而听得特别认真。
朱棣看不下去了:
“行了,说这么多,这小子能全部听进去吗?”
朱高爔呵呵一笑:
“别拿你有限的智慧,来度量本郡王。”
“邦!”
砂锅大的拳头,瞬间就砸在了朱高爔的脑袋了。
朱高爔蔫了。
不膨胀了。
朱棣神采飞扬,只觉得心念通达。
徐增寿看着这一幕,挠了挠下巴,有些愣神。
姐夫一家……都是这样的吗?
正在这会儿,城门口的哭喊声愈发撕心裂肺。
那尖锐的嗓音,让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只是碍于朱盘烒是个小屁孩,所以大人们不好计较。
倒是朱高爔,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凑到人群堆里: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
这小子……
朱高煦推了他一把,略带嫌弃:
“怎么哪哪都有你?不过一个小孩哭,你也不嫌吵。怎么着?你还能把他哄不哭?”
一想到哄小孩,其余仨兄弟都是打了个哆嗦。
小孩子什么的,果然还是最讨厌了。
他们自己都还只是个孩子……吧?
朱高爔一听,就不乐意了。
他自己就是小孩。
谁有他了解怎么哄小孩?
于是朱高爔就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大摇大摆的,走向还在鬼哭狼嚎的宁王嫡长子——朱盘烒。
此刻宁王也被儿子整的满头大汗。
他可不像朱棣,在朱高爔的折磨下,已经蜕变成一个成熟的爹了。
面对他眼下的嫡长子,宁王可以说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
这可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也正是在这两难的时候,宁王眼神一瞥,就看到一个小胖墩慢悠悠地走过来。
乍一看,还觉得他有点面善。
总觉得像是在哪里见过似的。
等到朱高爔站在朱盘烒身边的时候,他瞅着了这小子一眼,顿时就乐了。
这小子眼泪都没了,是光打雷,不下雨啊。
不过想要在朱高爔这个熊孩子面前玩这手段,这小堂弟还是太嫩了点。
就听到朱高爔猛地“嗷”了一声,眼泪就扑簌簌落下来了,啥也不说,闷头就是哭。
他嗓门太大了。
朱盘烒被吓了一跳,呆呆地看向朱高爔,都不知道该怎么哭了。
朱盘烒见他这么惨,迟疑了一下,伸出手,用袖子擦了擦朱高爔脸上的泪痕,小声安慰起来:
“别哭了。他们只是走了,又不是不回来的。再说了,你爹他们走了,咱们等孝期哭丧结束,也可以回去的。”
说着说着,朱盘烒自己也被安慰到了,甚至还来了一句:
“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
宁王脸色都绿了。
你都知道!
那为什么刚才还哭得一副撕心裂肺的模样?
哪怕再怎么溺爱孩子,宁王还是忍不住有一种打孩子的冲动。
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刚刚哭起来那架势,恨不得水淹金山寺。
朱高爔擦了一把眼泪,瞅了朱盘烒一眼:
“那你刚刚不也是哭嘛。”
朱盘烒的脸颊顿时就涨红了,支支吾吾片刻后,这才说出了心中的话语:
“我哭一哭,就是为了送送我爹。让他知道,其实我是舍不得他的。”
说着,朱盘烒靠近朱高爔,带着气音,小声道:
“我这么做了,我爹心里肯定不好受,就算回了封地也会时常记挂我,有了好东西,指定给我留一份。“
“堂哥,我娘告诉过我,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也多学学。”
朱盘烒自以为声音小。
实则宁王听得一清二楚。
他脸都绿了。
这死孩子,是不是长了八百个心眼子?!
算盘珠子都崩到他爹的脸上来了!
第一更。果然……又起晚了TT
继续写下一章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52/111110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