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第167章 朱高爔的三寸不烂之舌
第167章 朱高爔的三寸不烂之舌
朱高爔真是服了这些当哥的。
不要这么黏人好不好?
他回过头,瞅了老二一眼,没好气道:
“我跟娘在叙旧呢。你们有事待会再说。”
在老大和老二之间,朱高爔选择了老娘……
朱高煦沉默了。
他在徐妙云前面,可支棱不起来。
倒是朱高炽,反倒是笑出声来,难得显露出明晃晃的嘲笑之意。
朱高燧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深觉墙头草不好做,一不小心就会从骑墙的吃瓜群众,变成了殃及池鱼的倒霉蛋。
思来想去,朱高燧小心翼翼地换了个话头:
“呃……平安和瞿能等将领已经被俘获,咱们要不要去看一眼?”
说起平安和瞿能,还有一个被俘获的大将众人没有提起。
此人正是李景隆。
不过眼下李景隆恐怕正在和朱棣对话,哥几个看了几眼,对于南军中难得的几名悍将,都抱有极高的好奇心。
他们对视一眼,目的达成一致,气氛又再度和缓下来。
……
“你就是平安?”
听到来自朱高煦的声音,平安本来是不想要睁开眼睛的。
但是旋即,他就听到来自于朱高爔的唠唠叨叨声。
“原来这就是平安啊。二哥,你看到没有,他肩膀上这支箭还是我射中的……”
平安听到这里,紧闭的眼眸倏地睁开。
他的眼神在人群中穿梭,最终定格在滔滔不绝的朱高爔身上,目光如炬,迥然有神。
虽然在战场的惊鸿几瞥下,平安知道朱高爔年纪很小。
但是这么近距离接触朱高爔,平安这还是第一次。
朱高爔的年幼,大大的出乎了平安的预料。
若非曾亲眼所见,平安难以相信,就是这么一个开朗碎嘴的小胖子,在战场上嗖嗖地放冷箭,最重要的是……还真的让平安本人吃瘪了!
别说是平安在朱高爔身上吃瘪了。
就连旁边的瞿能也是如此。
甚至论起在此次先锋军交战过程中,朱高爔几次三番地射中军旗,对于南军的士气打击,是极其致命的。
平安心中憋着一股火,但是看着朱高爔那副模样,话到了嘴边,却又怎么都说不出来。
反倒是朱高爔作为小孩子,没有那么多的顾忌,直接开口了:
“平安,你好厉害啊。刚刚在战场上,要不是我和二哥一块打你,说不定二哥真的会受伤!”
朱高煦的嘴角抽了抽。
就算要说好话,想要拉拢平安,也没必要拉踩吧……
他朱高煦才多大!
再磨炼几年,小小平安,对他而言不过是手下败将,不值一提!
平安看了朱高爔一眼,虽然心中好受了一点,但是嘴角依旧是绷着。
瞿能更是在旁边说了一句: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朱高炽作为燕王世子,面对态度冷硬的瞿能和平安二人,并没有露出恼火的神态,反而让士卒准备了热汤热饭。
不多时,饭食便摆在平安和瞿能面前。
朱高炽做事一向很周道。
既然要施恩,他干脆就将被俘的南军,都用热腾腾的饭食招待了一餐。
朝廷的军队经过北平这一战,本来就觉得绝望。
在士兵数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都能被逆风翻盘。
而且南军主帅李景隆更是当场倒戈。
虽然说是要面见燕王,但是谁不知道,这就相当于半只脚反叛朝廷了。
李景隆本身作为反复横跳的二五仔,他可没有那么高的道德操守和忠君气节。
一餐饭就在唏哩呼噜之间吃完了。
平安和瞿能两个人也倔,愣是把这一餐饭当做断头饭来吃,姿态狼吞虎咽的。
朱高爔蹲在一边,围观他们吃饭的姿态,终于忍不住提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疑问:
“你们两位,是想要在死之前好歹也做个饱死鬼吗?”
“咳咳咳……”
瞿能和平安因为朱高爔的这一番话,都不约而同地呛起来了。
这孩子,说话是真挺直白的。
平安呛完了以后,又将衣襟上的米粒拈起,一粒一粒地吃进嘴中,等到饭食全部咽下后,只说了一句话: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其中的意思,是拒不受降,宁可一死了。
朱高煦等人就奇了怪了。
这靖难以来,他们碰到的倔种还真不是一般的多。
但是要说这些人有多么欣赏朱允炆这个君主本人吧……似乎还真没有。
朱高爔这会儿算是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古往今来,想要造反,难度都会那么大。
除了破船还有三斤钉这说法,那就是所谓正统思想了。
朱高爔就托着腮帮子,继续认真地“胡搅蛮缠”:
“你别欺负我朱高爔读书少,我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黄金台乃是招纳贤才的地方,意思是就是为了感谢君王慧眼识珠之恩,所以才愿意为君王征战至死。”
说着,朱高爔话音一转:
“可是真要说起来,你最开始也不是在朱允炆手下干活的,也不是朱允炆慧眼识珠,提拔了你。一开始看重你,提拔你的,是我爹才是!”
嗯??!
不止是平安,就连瞿能都震惊了。
要知道,平安原先是在朱棣手下做事的,但是真正论起独挑大梁,那还是在建文帝这次北上征伐燕贼之战中,才算是崭露头角。
但是瞿能不一样啊!
他可是洪武朝就遗留下来的武将。
他曾随蓝玉出征,平西番之乱。
又曾讨伐月鲁帖木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瞿能还还建议就地开垦屯田,修渠泄水,组织群众开采盐井,筑城置戍。
真要说起来,瞿能就算想要提携玉龙为君死,那也是为太祖死,而不是为建文帝死……
诶?
这道理听起来就像是歪理一样。
但是为什么,偏偏听起来还有几分道理呢?
瞿能不吭声。
但是眸中闪烁的神色,却说明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不止是瞿能和平安,事实上,周围的南军将领都在思考着朱高爔的话。
都说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但是更多的时候,就是因为是小孩子,才会说出一些最浅白,但也是最直指真相的言语。
眼见众人陷入了思考中,气氛一时安静下来,朱高爔继续开始自己的絮叨。
朱高炽哥仨也看出什么来了。
尤其是朱高炽,他不比朱高煦和朱高燧看朱高爔劝降的次数多,真要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识。
朱高炽忍不住用惊疑不定的眼神,看向朱高煦和朱高燧,那意思明明白白的,就差说出口了。
朱高爔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会忽悠人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见状,又有些无奈,又有些自豪。
那厢朱高爔还在碎碎念。
“天下是天下的人,而不是他朱允炆的天下。你们这些臣民,同样也不是朱允炆的奴才,而是天下万民的公仆。”
“你平安领兵打仗,难道就是看大明百姓自相残杀吗?南军和燕军,难道不都是大明的军户百姓吗?他们不也是血肉之躯吗?”
平安一时间听得入神,总觉得朱高爔的这番话,颇为大胆,但是同样,也极其新奇,他从未接触过类似的言论。
只是他的心中始终还有些疙瘩,忍不住辩驳:
“既然不想要南军和燕军,也就是你口中所说的大明百姓互相残杀,那从根本上来说,燕王就不应该发起所谓的‘靖难’!”
朱高爔又开始絮絮叨叨:
“这都是短时间内的阵痛。我爹存在的意义,是让大明的百姓过得更好,是让天下安泰,让边境安稳,让百姓安居乐业……”
平安的脸皮抽了抽,有点想要问一句,燕王是真有那么好,还是说,是因为朱高爔是他的儿子,所以才把燕王吹得那么好。
这一通夸下来,说得好像燕王是什么天神下凡,唐宗宋祖转世,大慈大悲菩萨涅槃……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平安原本无懈可击的心防,还是因为朱高爔的这一通操作,微微松动了一角。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另一边传来脚步声。
李景隆出现了。
在他出现的刹那,全场的注意力,瞬间转移,集中在李景隆的身上。
李景隆感受到那些恨不得将他吞吃的目光后,脚步一顿,旋即又恢复自然。
除了李景隆外,还有一个人,也让人极难忽略。
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朱棣。
朱棣也不知道站在角落那边,听了多久,又听了多少话。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他此时的神色来看,朱棣的心情显然不错。
他唇角微微翘起,拍了拍朱高爔的肩膀:
“行了,去玩吧,这里有爹在。”
朱高爔不觉得这是件好事。
他锄头挥的正欢快呢,这会子老爹就出来打扰他的好事。
这不,墙脚撬到一半,老爹来接盘了。
白给他说好话了。
朱棣一眼就看出这小子在想些什么。
他没好气地一巴掌拍在朱高爔的脑袋上:
“行了,你才多大,就想着组建自己的班底子了。人芝麻大点,心思却不少。”
呵呵哒。
朱棣,你会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的!
等你老了,我朱高爔迟早拔你的氧气罐!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52/111109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