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原来是个三杯倒
一家子并谢容当归热热闹闹的吃晚食,一盘栗子炖肉烧的油汪汪的,一碗鸡汤炖菌子汤底油亮,一盘时令鲜菇炒笋子,一段煮的软烂软糯的桂花糖藕,一盆子肉饼加上满满的白米饭,可谓是非常丰富了。
自然还得再加上周月桥做的特制水煮鱼片,放了红彤彤的辣子跟花椒,又麻又辣,只是她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做了个微辣版的。
这回谢容倒是很喜欢,手下不停夹着鱼片,嘴唇变得微红,辣了就喝两口桂花蜜,周月桥看的喜欢,想着下次再做别的菜。
照例是光了盘,连水煮鱼片的汤都被周庆给喝了,家里人吃辣的能力正在慢慢提高,周月桥对此很是欣慰。
吃过了晚食那自然是该干什么干什么。
周老二几人打水洗粉,邹云娘收拾着厨房,周小满烧着热水,周月桥没有搬出绣架,秋日里的天黑的早,也没必要争这么一会儿。
周月桥帮着把今儿磨出来的藕粉洗了,天色也暗了下来。
今晚的月色还不错,虽然不是满月,但是因着没有云层遮挡,月光落在地上就跟镀了层白霜似的,凉风拂过不知从哪吹来几片落叶掉在院子里。
一叶知秋,温度也因为下过雨后显得凉爽了起来,不再那么闷热。
周月桥洗去一身尘土后出了净房,一眼便瞧见了坐在院子里的身影。
清冷的月光洒在他身上,一袭青衫衬的人如天上月,翩翩兮似谪仙人。
周月桥看的心里痒痒,“谢大夫,再不回神可就要登仙啦,这么好的月色不喝一杯倒是显得有些浪费了。”
“你会喝酒?”
周月桥点点头:“我从京城回来的时候路过泉州,从行商手里买了两坛子当地村子里特产的梅子酒,还没喝过呢,也不知是什么味儿。”
“那……”他有些犹豫,但对上周月桥的目光轻轻问道:“姑娘酒量如何?”
“自然很不错的。”这点周月桥还是很有自信的。
“可与姑娘浅酌几杯。”
周月桥心情大好,立马回屋里把梅子酒拿了一坛,又取出酒壶跟酒杯用热水烫了消过毒才拿过去,又拿了些瓜果蜜饯下酒。
她斟了两杯,一杯递给谢容,一杯自己饮尽了,回味了一下,“好喝。”
这种酸甜味带点酒精的饮料正合她的胃口。
院里静悄悄的,两人坐着边饮酒边赏月,偶尔说上两句话,只觉得惬意快哉。
“谢大夫,你说你这么年纪轻轻的又医术了得,一定有很多小姑娘想嫁给你吧,怎么还没成亲呢?”
谢容淡淡一笑,“周姑娘花容月貌又有本事,不也还没成亲吗?”
“你觉得我貌美吗?”周月桥脸色有些泛红,也不知是喝了酒的缘故还是被谢容夸奖了的缘故。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她弯起眉眼,半撑着下巴去看他,“我要嫁的人不必多富贵,也不必多有本事,只需要一点就可。”
“哪一点?”
“得我心悦之,否则纵有泼天富贵,权势滔天,我也不屑一顾。”
谢容的瞳孔里印出周月桥的身影,喃喃自语:“能让姑娘心悦之的人……定是个不同寻常的人。”
“也不能这么说吧,比如……谢大夫你觉得……唉?”
周月桥话还没说完,就见谢容一头栽了下去,彻底趴在了案上。
她有些傻眼:“谢大夫?”
伸手推了推,没反应,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还问我酒量如何呢,原来是个三杯倒。”
不过……
周月桥色从心起,大着胆子伸出指头戳了戳他的脸,一下,软乎乎的,又戳了一下,接着忍不住笑起来。
当归出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他家公子趴在案上醉的不省人事,而周家的姑娘正一下下戳着他的脸颊玩的兴起。
这这这……
难道他家公子不喜欢大家闺秀至今未成亲是因为喜欢周姑娘这样没什么规矩还爱作弄人的农女?!
当归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一言难尽。
周月桥早早就醒了,天色还没亮呢就进了厨房,把昨儿剥了壳的栗子放在灶上蒸熟,蒸熟后又细心的去掉上面没有剥掉的一层棕皮,又拿了个木臼出来把栗子磨成泥加些桂花蜜进去搅匀了备用。
将面粉揉成大面团,又揉了个小面团加入点猪油混合成酥油,油酥放入大面团中捏上成球,用擀面杖压平卷起再切成均匀的小剂子,再擀开最后加入栗子现包起压成饼状。
锅里起油上饼烙至两面金黄,来回翻个两三次就成,这样的栗子饼做起来虽然麻烦,但表皮酥脆一捏就掉渣,吃起来更是层层叠叠口感丰富,满口的栗子酥香,最后又撒了些椰蓉,让饼子带上些椰香才算大功告成。
等柳叶进厨房的时候见到的就是盘子里刚出锅的栗子饼,“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也不喊我一声。”
“娘你快尝尝好不好吃。”周月桥塞了个栗子饼给她。
柳叶连忙接过咬了一口,眼睛都亮了,“比在江宁买的糕饼还好吃。”
周月桥对自己的手艺是很自信的,这做法还是她跟当年方府老爷升迁时一同去京城的江南厨子学的,那厨子做的一手好糕点,都是江南这边的精致小吃,后来又跟着陪嫁进了王府,她没少去蹭吃食。
“这是正宗的江南手艺,里面若是加豆沙或是鲜肉都好,只是这时节的板栗最好吃。”
“你若是喜欢,让你弟弟再去多捡点回来,板栗能久放,放着慢慢吃。”
周月桥当然是同意了,板栗林子里多的是,等藕粉的事忙完了闲下来,哪怕去镇上卖栗子饼多少也是一笔进项。
早食煮了咸口的肉糜粥,肉糜煮的软烂,只是可惜没有松花皮蛋……说来在这个时代她似乎还没见过松花蛋呢,看来得找个时间做一些。
每人一个小红薯,已经烤得焦香,是周庆这两天起了个大早才从地里挖出来的。
一碟子江阿婆腌制的酸黄瓜,清脆可口,配粥最是好了。
再加上新出炉的栗子饼,也算是非常丰富了。
家里种的红薯并不多,也就田岸跟菜园子里几拢,但村里的穷苦人家种的多,红薯这东西虽然吃多了胀气,但能填饱肚子,是大部分农人冬日里的主粮食。
但比起红薯来周月桥更喜欢吃大米饭,所以周老二在种田的时候没种红薯都种了稻谷,就是为了让她吃上新鲜的大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19/438064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