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三十七章 我考考你

第三十七章 我考考你


“姓杜?”杨昱有些疑惑,自家不认识什么姓杜的朋友啊?这长安城的大户人家好像也没几户姓杜的,跟自家也没啥交情......

姓杜的......

杨昱想不到哪个姓杜的会专程来找自己。

“人在哪呢?”

“还在外面候着呢。”

“请进来吧,去书房那边坐坐。”杨昱朝管家吩咐了一声。

杨国忠在长安的名头,虽然官衔上只是个八品兵曹参军,可朝中人都心知肚明,这位如今是贵妃的亲兄长,圣眷正浓,升迁只是时间问题。

更何况,他这人平日里做事极为卖力,几乎到了工作狂的地步。

宫里外头的差事,他一概接得爽快,从不推诿,凡是圣上交办于他的活,都能看见他一头扎进去,直到做完为止。

这种人,哪怕官还没做大,也要提前笼络。

然而,想巴结他不容易。

杨国忠性子高傲,不太爱接见那些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外客。能走进他府里坐一盏茶的,不是李林甫那一派的中坚人物,就是和他在工作中有直接交集的官员。

那些单纯想攀个关系的闲人,连府门都不一定进得来。

正因如此,虽然今天这帮人都说是来贺杨昱晋爵的,但也就只是“顺便”----名义上是道喜,实际上是借机攀攀杨国忠的关系。

一个纨绔子帮他姐姐弄点水果回来,算什么本事?大多数人只能看到杨国忠有能力有背景还圣眷正浓这么一件事。

真来找杨昱来的,估计也就只有这一个。

既然人家送了贺礼,总不好怠慢。

他进了自家堂哥的书房里,直接坐到了老哥平时坐的位置上去。

也算体验一下一家之主的感觉。

书房里最近新添了一副《江山春色图》,这还是前不久王维送来的。虽然画的有点敷衍不过杨国忠很喜欢这画,就挂在书桌旁。

以后也是可以当传家宝的东西,挺好。

不多时,脚步声自外而近。门扉一开,进来一人,身形略高,穿着一袭青色圆领袍,腰束布带,虽无华饰,却干净整齐。

他眉目端正,鬓角微有风尘,神情拘谨而又带着一丝探寻的意味。

书房的门轻轻合上,外头的喧闹便隔绝了大半。杨昱抬眼,打量着眼前这位。

身形清瘦,眉骨略高,眼神不算锋利,却沉稳如一泓未被风扰的湖水。

衣袍干净整齐,洗得有些褪色,并非丝缎锦绣,而是寻常布料,袖口处略有磨痕。

这身打扮在今日贺客中,也“算鹤立鸡群”。

实在是有些寒酸了。

杨昱心里微微一动。

在长安混迹这半年多,他也没少见那些穿着华贵、言笑盈盈的官宦子弟,见过他们的寒暄、奉承,也听自家堂哥和陈洝他们说这些人笑脸背后的那些龌龊。

眼前这位显然不是那类人。

“请坐。”杨昱伸手指了指案前的位置,自己也不多端架子。

杜甫拱了拱手,动作里透着一股书卷气:“郎君好。某姓杜,名甫,字子美,襄阳人氏。冒昧叨扰,还请见谅。”

杜甫?

杨昱指尖顿了顿,心里陡然亮了个小灯泡。

杜甫?诗圣杜工部?

他这才意识到原来杜甫是这个时代的人。

不过看年纪,现在的杜甫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士子,距离成为后来那被誉为“诗圣”的少陵野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多半还是白身,连“工部员外郎”都没做上。

但杨昱毕竟是后世人,这个名字在他的记忆里分量极重。

可正因如此,他更有些摸不着头脑----在自己的印象里,杜甫向来是个不与乱世同流合污的清高士子,即便日后也常困于贫病之中,却始终不肯轻易低头攀附权贵。

那这样一位人物,今天怎么会来给自己送贺礼?还送了个......

牌匾......“精英青年”?不提反过来念是个啥玩意,这四个字儿完全不符合这位诗圣的水平啊。

“杜兄远道而来,有失远迎。”杨昱笑着端起茶盏,亲手为他倒了杯热茶,“请用茶。”

杜甫微微欠身,接过茶盏,双手捧着,像是多年的习惯----他对这种礼节一丝不苟。

两人先是说了几句寒暄的话,杜甫言辞并不浮夸,反倒有种笃实感。

他说自己在长安已有一月有余,此番前来,一是闻六郎得圣上嘉赏、晋爵开国县男,实属青年才俊之表率,不来一贺,心下不安;二来也想借此机缘,结识一位能干有为之士,互通声气。

这话说得既有恭维,又不至于太过谄媚,杨昱反倒更疑惑----按自己对杜甫的印象,他应该不屑说这种近乎巴结的话才对。

“杜兄这般抬举,杨某实在愧不敢当。”杨昱放下茶盏,笑意里带着几分探究,“倒是杜兄…………我早闻你诗文清峻、志向高远,如今怎么......”

杨昱想说你跑来巴结我这不是ooc吗,但话到嘴边又收住,就换了个说法:

“怎的就亲自登门了,倒让我有些好奇。”

杜甫神色微微一敛,抿了口茶,才开口道:“郎君见笑了。某自幼便以文章立身,自忖胸中亦有经纶。然而科举之途,并非全凭才学可行。长安繁华,亦险恶非常。若不能得一二良朋相助,怕是难有寸进。”

杨昱挑眉:“所以杜兄此来,是为结交?”

杜甫眼神也没什么闪躲,坦然点头:“不讳言,正是如此。”

书房里的空气忽然静了几息。

杨昱端着茶盏,脑子里一边想的是----这杜甫可比自己印象中更直白啊,居然能把‘我要找关系’这事说得这么干脆。

换作长安的其他士子,哪怕心里这么想,嘴上也要绕上三层话。

他实在有点拿不准这人是不是他认识的那个杜甫,一来是跟他印象相去甚远,而来其实他也不知道杜甫是不是这会儿的人。

以前读诗读一读的也就过去了,他也没怎么关心过那些作者生平之类的。

万一这人就不是自己认识的杜甫呢?

只是刚巧同名同姓?

于是在杜甫眼里,这位杨六郎是沉吟片刻,随后面色一阵古怪,又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

“那我考考你?”

考什么?杜甫完全摸不着头脑,莫不是这少年想要考校自己的诗才文采?不过这也颇合他的心意----他是不怕考这些的。

他怕的是他看错了人,万一这杨昱也是个不学无术的主,那这朋友可就算是交错了,如今一听这要当朋友还要先考考的,他乐意之至。

“郎君请说吧。”杜甫点了点头,甚至很是正式地坐直了身体。

“那什么......”杨昱在脑中飞速回忆着杜甫写过些什么诗作,然后随口来了一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后面什么来着?

杨昱想不起来的,不过如果面前这人真是他想的那个杜甫的话应当是会有所反应的......吧?

杨昱当然搞错了,这诗句出自杜甫于天宝十四年创作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如今这个时间点压根不存在这么一首诗。

所以杜甫也是摸不着头脑。

他只觉得这短短十个字写的实在是好,简直直戳进他的心窝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16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