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左卫长史
王维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空白的金榜对元结这样的寒门士子意味着什么。
那不仅仅是仕途的断绝,更是支撑他们这些读书人一路走来的信念支柱的崩塌。
而如今,连他心中最后一点温暖的慰藉,那个在黑暗中给予他希望的姑娘,似乎也…………香消玉殒了。
“我去看看他。”
杜甫放下酒杯,声音里没有激昂,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近乎窒息的压抑。他站起身,脚步有些虚浮,走向那片混乱的中心。
王维没有阻拦,只是默默地看着杜甫的背影,那背影在喧嚣的灯火下显得格外单薄,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
他知道杜甫想去做什么,也知道这注定是无力的挣扎。
杜甫拨开围观的人群,走到元结身边。
两个金吾卫见有人靠近,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但见杜甫衣着虽不华贵却也整洁,不像寻常市井之徒,身后又跟着一个穿着官袍的王维,便也只是哼了一声,并未立刻呵斥。
“次山?”杜甫蹲下身,声音放得很轻,试图唤回元结的神智。
元结毫无反应,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灵魂已经随着那个名字一同飘散。他口中依旧无意识地重复着:“海棠…………她死了…………死了…………”
杜甫伸出手,轻轻搭在元结冰凉的手臂上。
那触感让元结猛地一颤,涣散的目光终于聚焦,茫然地看向杜甫。
“子…………子美兄?”
元结认出了他,眼中先是闪过一丝微弱的亮光,随即又被更深的绝望淹没,“你......你也看到了?榜......是空的......野无遗贤......呵,野无遗贤......”
他惨笑着,泪水无声地滑落,“我本想......本想考中了......就......就来接她......带她走......离开这地方......我答应过她的......我答应过的......”
他的声音哽咽,断断续续,每一个字都像从破碎的胸腔里挤出来,带着血沫般的痛苦。
“我......我这两个月......不敢来......不敢分心......我怕......怕辜负了她的期望......我想给她最好的......我想让她堂堂正正地站在阳光下......”
元结猛地抓住杜甫的胳膊,眼神里充满了溺水者般的哀求与不解。
“子美兄!你告诉我!我错了吗?我寒窗苦读,不敢懈怠,只求一个机会,一个能改变我们命运的机会!这有错吗?为什么......为什么连这点念想都不给我留?为什么连她......连她也......”
他再也说不下去,将脸深深埋进臂弯里,肩膀剧烈地抽动着,哭声在长安城繁华的夜色里显得格外刺耳和凄凉。
杜甫蹲在他身边,感受着那绝望的颤抖通过手臂传来,心中一片冰凉。
他想说些什么,想安慰这个同病相怜的年轻人,想告诉他世事艰难,想劝他节哀顺变…………可所有的话语都堵在喉咙里,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能做什么?
他自己也刚刚被那“野无遗贤”四个字打得晕头转向,前路茫茫。
面对这金吾卫的威势,面对这妓馆背后的教坊司,面对这冰冷无情的世道,他杜甫,一个同样落第的布衣书生,又能帮上什么忙?
他只能默默地蹲在那里,一只手搭在元结颤抖的肩膀上,传递着一点微不足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暖意。
翌日。
杨府的书房内,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新刷漆的木器味道。
他百无聊赖地趴在宽大的紫檀书案上,指尖无意识地拨弄着案头一块沉甸甸的铜制腰牌----左卫长史。
这玩意儿是前几天高力士亲自送来的,还附带着一套崭新的绿色官服。腰牌上“左卫长史”四个字刻得清清楚楚,提醒着他如今的身份。
可这身份…………着实也让他有些提不起劲。
出了大慈恩寺之后,郭子仪那边也来了消息,叫他去去左卫衙门点了个卯,看了看自己的值房,然后呢?
衙门里那些堆积如山的文书案牍牍,什么军械账册、粮秣调度、兵员名册......
闹了半天还是文职,他以为进了左卫府就算是武职了呢,结果还是跟靖安司那边工作内容差不多的样子。
一堆文书看得他头大如斗,他试着翻了翻,感觉比靖安司那些卷宗还要枯燥乏味十倍。
郭师父倒是派人来指点过几次,但他听着那些复杂的流程和术语,只觉得眼皮打架。
相比之下他更想直接去当边关的兵。
于是乎,他干脆就......又溜了。
反正也没人真敢管他这位郭大将军的徒弟、贵妃娘娘的亲弟弟、新晋的县男爵爷。
只要没人找郭子仪打小报告就行。
这几日他基本就窝在自家府里,美其名曰“熟悉业务”,实则是在书房里发呆,或者溜到后院练练枪法,权当活动筋骨。
“唉…………这官当的,比在靖安司当主簿还无聊…………”杨昱嘟囔着,把腰牌往案上一丢,发出“哐当”一声轻响。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管家略显急促的通禀:“六郎!郭大将军到了!”
杨昱一个激灵坐直了身体。郭师父?他怎么来了?莫不是来拎自己回值房的?
他还没来得及整理好表情,书房门已被推开。郭子仪一身半旧的青布常服,风尘仆仆,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杨昱那副懒散模样,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像两把拧紧的锁。
“师父!”杨昱赶紧站起身,脸上堆起笑容,“您老怎么有空来?快请坐!福伯,上茶!”
郭子仪却没坐,目光如电般钉在杨昱脸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迫人的寒意:“成天翘班不理文书的日子,过得很是清闲自在?”
杨昱心里咯噔一下,知道瞒不过去了,讪讪笑道:“师父......我这不是......刚接手,还在熟悉嘛......”
“熟悉?”郭子仪冷哼一声,打断他的话。
“熟悉到整日窝在家里躲清闲?左卫长史的职责,是让你在府里‘熟悉’的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这般懈怠,对得起圣人的恩典,对得起你腰间那块牌子吗?”
杨昱被训得脸上有些挂不住,辩解道:“师父,那些文书…………我是真看不明白啊!算盘珠子都拨不利索…………”
他上辈子最讨厌的学科就是数学,高考数学直接来了个大血崩,考了个38回家。阿拉伯数字他都有点看不明白,现在在一堆汉字里面看账......
简直是要他的命。
“看不明白就学!”
郭子仪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谁生来就会?你以为这官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只管张嘴接着就行?坐堂理事,运筹帷幄,督运粮秣,监造军械,乃至临阵参赞,都是你分内之责!你以为这左卫长史是让你当个富贵闲人?”
杨昱被训得哑口无言。
但他心里也还是不服气,他觉得自家不是读书的料,也不是干这文书活儿的料,他想上出去打架,去四处走动,去沙场征战,去做些他看得见成果的事情。
孔圣人明明就说要因材施教嘛。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1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