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江城子

第一百一十七章 江城子


三日后,玉真观。

秋日那甚是明媚的阳光轻巧地透过观内那棵老松的枝桠,洒下斑驳却又灵动的光影,却驱不散观内弥漫的庄严肃穆之气。

正如杨昱所料,此时的玉真观内已是人山人海,但与他预想中贵妇云集的场面不同,挤满前庭、回廊的,多是身着襕衫、头戴幞头的士子。

这些长安城的年轻读书人,或神色愤慨,或面带悲戚,不过眼神中又都带着些探究。

持盈散人在长安城的舆论场中扮演透明人已有好些时日了,如今一出手居然就是这等盛大无比的场面,却不知有何深意。

教坊司的这个案子也算是近来的一大政治热点了,虽说因为拖得太久关注度慢慢地变少了,但背后的利益牵扯,他们还是清楚的。

持盈散人是要做出某种政治表态了?还是说她此举代表了兴庆宫中那位圣人的意思?

他们猜不透。

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这之中定是带有对那些教坊中的官妓们的同情的。

他们这些读书人与教坊司的官妓们关系最为密切----诗酒唱和,红袖添香,多少风流韵事、知己之情都与此地相连。

“海棠们的悲剧,在他们眼中,不仅仅是一次社会不公,更是一种对他们才子佳人美好幻想的残酷摧残,足以引动兔死狐悲之慨。

而那些平日里最热衷参加各种法会、雅集的贵妇人,今日却寥寥无几。

仅有的一些年轻少女,也多是冲着杨昱的才名而来,聚在一处,窃窃私语,目光不时瞟向即将作为主祭台的前方。

至于真正的贵妇人们,虽然她们总喜欢在各种宗教法事中现身、交游,想要为自己塑造出一副名为“慈悲”的金身,但她们心中又大多鄙夷官妓的出身与职业,视此为污秽之事,唯恐沾染上身,坏了自家“清誉”,故而避之不及。

官员到场者更是屈指可数。

御史杨国忠、库部员外郎王维、给事中韦见素、秘书监晁衡以及刚刚逃脱大劫打算出来散心的著作郎王曾,算是撑场面的核心。

此外便是几个品阶不高、或因与元结交好、或本就对李林甫不满的年轻官员。

还有一个甚是出人意料的来宾,便是这长安县尉颜真卿竟也身着常服,悄然立于人群边缘,而没有与杨国忠等人站在一处。

他神色肃穆,对外只说是维持治安----如今长安上下的日常治安都是他和靖安司在负责,如今玉真观这边聚集了如此多人,他亲自过来看着,这理由倒也说得过去。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位主动权站到了风口浪尖,尽全力坚守职责的县尉,此来更多是出于一份未泯的良知与对公道的无声支持。

持盈散人并未现身于前庭,只在后殿静修,她不喜欢抛头露面,所以就将舞台完全留给了年轻人,正好也锻炼锻炼自家这些不成器的弟子。

因此法会便由李冶协同观中几位年长道姑主持。时辰将至,场中渐渐安静下来。

李龟年又一次被杨昱请了过来当背景板。

老乐师对于这事儿自然是不会推拒的,韦念奴当初跟着他四处表演时,也与他说过海棠的故事,他也十分惋惜,因此就算杨昱不请他,他也要当一回恶客不请自来。

李龟年抱着琵琶,静坐于台侧一隅,神色凝重。随着他指尖拨动,一曲苍凉、哀婉的琵琶曲如泣如诉地流淌开来,瞬间将所有人的心绪拉入了悲悯的氛围之中。

杨昱深吸一口气,走到了台前中央。

他今日穿着一身素色长衫,褪去了平日里的散漫,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痛。

他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尤其在元结、王维等人身上停留片刻,最后看向了人群中那道白色的身影----陈妙果然来了。

她站在长安各个道观派来当代表的道姑们的最前列----清虚观作为太史令李仙宗的地盘,地位自然是相当超然的。

她依旧穿着那身与杨昱初遇时穿的月白道袍,看着极为素净,没有任何装饰,甚至说得上朴素,却难掩其天生丽质与灵动。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杨昱心中不知为何飘过这么一句评价。

杨昱看着她,她也看着杨昱。

此刻,她正目不转睛地望着杨昱,眼中有关切,有期待,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

她被父亲解禁参加此法会,理由自然是“代表清虚观襄助法事”,她来的路上装了一路的深沉和悲恸,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家心中如今揣着的是怎样一只小鹿。

“噗通”、“噗通”,那只小鹿在她的胸中装来撞去,她都生怕别人听到她此刻的心跳。

看着就这么莫名其妙红了脸的陈妙,杨昱的耳根也不知为何有些发红----这大概就是少年少女的情窦初开吧,说不清、道不明,朦胧的同时却也梦幻而美妙。

不过此刻却不是沉醉于儿女情长的时候。

杨昱定了定神,向李龟年微微颔首。琵琶声转而引入《江城子》的曲调,更为低沉哀切。

杨昱清朗而带着磁性的声音随之响起,回荡在寂静的观宇之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词句一出,那股跨越生死的刻骨思念与苍凉悲怆,便如潮水般涌向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士子们联想到自身与那些或许已香消玉殒的红颜知己,无不为之动容,人群中已隐隐传来啜泣之声。

人群之外,元结已经泣不成声。

他双手死死攥着衣角,仿佛词中每一个字都是一把千斤的巨锤,重重敲打在他心上,让他心中疼痛万分。

陈妙站在台下,听着那“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句子,虽明知这词是杨昱为元结与海棠所作,描绘的是阴阳两隔的悲痛,但她的一颗心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别处。

一别多月,他的心中是否也有那么一个时刻在想她,就像她每日每夜都在想他一样?

他写下这“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句子时,那无尽的哀思里,可有一丝一毫,是因为与自己的分离?

她痴痴地望着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少年郎君,心中又是骄傲,又是酸楚,还夹杂着一丝莫名的甜蜜与期盼。

这词太过真挚,太过深情,让她忍不住将对号入座,沉浸在一种感同身受的凄美想象之中。

她不由自主地想象起,若是将来......自己与他......

她猛地甩甩头,试图驱散这不合时宜的遐思,脸颊却愈发滚烫。偷偷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自己的失态,这才稍稍安心。

重新将目光聚焦在台上那光芒夺目的少年身上,她心中那份复杂情愫,便不可抑制地如同春水一般荡漾开来。

台上,杨昱一曲《江城子》终了,余音袅袅,整个玉真观内一片寂静,唯有压抑的抽泣声和沉重的叹息声此起彼伏。而那词中的深情与悲凉,已深深浸入每个人的心底。

那些冲着杨昱来的长安少女们,原本是计划好了要在杨昱的词唱完后一起高呼“六郎”之名作为应援的,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想起这回事来,都已经稀里哗啦地哭成了一团。

杨昱对这效果很是满意,想来东坡先生词中那种超越时空的苦恋之情,在场的诸位都已经感受到了。

杨昱深深吸了一口气,稍稍平复、收拾了一下自己也被词中意境感染到的情绪。目光扫过台下,最终又落在了主台边上那个形容憔悴、双眼红肿的书生身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0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