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台前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台前


若说在天宝年间的大唐哪类案件最容易办下来,那定是非贪腐案莫属----当年李林甫扳倒张九龄时,靠的就是发生在开元二十四年的王元琰贪腐案。

他和牛仙客之所以能顺利上位,就是张九龄在这件事上的表态不合圣人心意。

李隆基那时候一门心思就想要把这案子办妥了,好抄没了他的财产补补自家小金库,谁知道张九龄严挺之两个愣头愣脑的就想护着王元琰,李隆基当然勃然大怒。

圣人一怒,便必然是官场大地震。

张九龄严挺之因此都被降级,补上来的就是李林甫和牛仙客,这两位可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知道说话做事必须看人脸色,给圣人打工就必须学会揣度圣意。

牛仙客是个性格有些软乎的,跟如今的那位左相陈希烈有些相似,平日里就是李隆基发布命令,然后李林甫说什么他做什么。那这李林甫凭什么比牛仙客高一头呢?

原因当然不仅是牛仙客性格软这么简单,归根究底还是他作为一个麻木的打工人不够懂得变通。圣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脏活累活黑活什么都干,干的很漂亮,却不知道如何粉饰太平,偶尔会引出些不好听的言论来。

李林甫却不一样,这人脑筋子活络得很,圣人每每提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要求来,要办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去,李林甫都能替他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此满足圣人的私欲。

也正因如此,李隆基才敢在朝堂上大玩特玩他的平衡术和养成游戏----有李林甫这尊足够听话又有能力的大佛在,他做什么都有底气。

而李林甫这些年最常拿出来用的整人理由,就是贪腐。

原因倒也简单。

其一,他是因为贪腐案而高升的,政治立场上天然地就要对贪腐案有更高的敏感度。其二,他自家一直以来也是个手脚不干净的,越是手脚不干净,对他人贪腐就更加无法容忍,毕竟不如此作为如何显得他高风亮节?

最后也是最直接的原因----这类案子操作起来简直不要太简单,叫自家手下的人偷摸着查查账,或者干脆弄一本假账出来也就行了,反正归根究底是圣人想整人,自家账册做得再假圣人也只会当看不见,他可以很轻易地把这事儿当铁案来办。

因此,杨国忠这一次也算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李林甫惯常的手段来对付李林甫的党羽们。

贪腐才是这件事的绝对核心,至于什么虐待官妓之类的事情,杨国忠不在乎,那只是他在民间博取名声的一个由头。

他研究过近几年朝中几桩大案的判决,基本上都是坐实了核心罪名之后便一并把其他罪名全都一起扣上了,接着便是数罪并罚。

哪怕这些罪名再无稽、再没有现实依据最终也会一并判罚,比如韩朝宗脑袋上就有个“私通侄女,有悖人伦”的罪名----大家都知道这事儿是假的,因为他被弹劾时那侄女离他十万八千里,已是多年未曾见面。

但反正有御史“风闻”了这事儿,韦坚那边更是兵败如山倒,老韩很不幸地给牵连了,这罪名也就跟着其他一大堆杂七杂八的罪名一起没怎么查证就给坐实了。

杨国忠觉得自己只要在贪腐这事儿上办成了,把虐待官妓的这个罪名一起坐实了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何况教坊司确实对官妓不怎么样。

再说这两件事也并非八竿子打不着,账册上写了不少给官妓们采买吃穿用度胭脂水粉乃至琴棋书画的用具,但实际上呢?一些登记在册的官妓可能都会被卖给哪家富人,更何况这些小物件?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贪墨国家财产,于情于理罪无可赦!

杨国忠不觉得自己会输。

因此他很是干脆地在朝堂上开了炮。

今日并非朔望大朝会,仅是常参,但这对于如今的也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了----李隆基自从天宝改元以来就很少上朝,除非是有什么要害之事,因此每次上朝气氛都不太祥和。

而今日,殿内的气氛却比往日更加凝滞。

文武百官依序而立,眼观鼻,鼻观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高力士侍立在御阶之侧,面容沉静。御座上的李隆基半阖着眼,指尖一下下地敲打着龙椅的扶手,仿佛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无所知,又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李林甫立于百官之首,面色如常,只是双眼微微扫过御史行列中的杨国忠时,眼神中掠过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冷芒。

他很清楚这人想做什么,但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有阻止----圣人最近对他的态度不对劲,杜有邻案已经是闹得满朝风雨了,再对这杨国忠出手......恐怕要出乱子。

就在诸司按部就班奏事完毕,殿中侍御史正要唱喏“无事退朝”的间隙,杨国忠猛地深吸一口气,手持笏板,大步流星出列,声如洪钟,瞬间打破了殿内的平静:

“臣!御史杨国忠,有本启奏!臣要弹劾太常寺辖下教坊司上下官员,贪墨公帑,欺君罔上,苛虐官属,致死人命!其行卑劣,其罪当诛!请陛下明察!”

嘶----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杨国忠真的在朝会之上,当着天子与满朝文武的面,将“教坊司”三个字毫不避讳地吼出来时,殿内依旧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

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有惊愕,有审视,有担忧,还有来自那些李林甫党羽们的森然冷视。

说来这李林甫一党的结构也是有趣,这位权相直接兼领着吏部和兵部,又靠着吏部的便利和在圣人面前的话语权对整个官场施加着巨大的影响力----

他的党羽耳目遍布朝堂,却大多在中层和基层,位居高位的实际上只有他一个人,其余位阶接近的实际上都是他排挤的对象,也就是安禄山这个特殊的胡将才能勉强与他合作。

他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他不允许自己所控制的这方“小朝堂”里有除他以外的其他人能够染指权力的中枢。

而此时,李林甫本人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是嘴角似乎极其细微地向下撇了一下,仿佛在嗤笑一只不知死活的蝼蚁的狂吠。

御座上的李隆基敲击扶手的手指停了下来,他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杨国忠身上,带着一丝慵懒的探究:“哦?杨卿所奏,事关教坊......可有实据?朕近日倒是听闻了些许风言风语。”

不少官员听了这话都觉得圣人演技不太好,这元结状告教坊司的案子早就是全城皆知的事情,圣人也一直都在明里暗里地收集此时的资料----高力士手底下的那些小太监这段时间可没少忙活。

可此刻圣人他竟然说自家只是略有耳闻?这不是把所有人都当傻子吗?

但谁又有办法呢?圣人毕竟是圣人,你又不能驳了他的面子,除非你的脑袋和脖子在一起太多年过腻了好日子。

“陛下圣鉴!此案绝非风言风语!”杨国忠昂首挺胸,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副本,双手高高举起,“此乃臣协同给事中韦见素大人,核查教坊司近年账目所得之铁证!其中纰漏百出,贪墨之巨,触目惊心!”

他话音未落,队列中立刻有一名御史跳了出来,这人亦是李林甫手底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叫做刘坤,在朝中以无中生有、搬弄是非闻名,当初说韩朝宗“私通侄女”的就是他。

他平日里就看杨国忠这个新晋的御史不爽,此刻又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想杀杀他的威风。

刘坤于是厉声喝道:“杨国忠!休得胡言!教坊司掌管宫廷乐舞宴飨,用度繁杂,账目偶有疏漏在所难免,岂容你捕风捉影,妄加揣测,污蔑朝臣!”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0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