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又有新差事了
李隆基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陷入了沉思。
殿内一时间只剩下那规律的轻响。高力士依旧垂首侍立于阴影之中,就仿佛他根本不存在于这天地之间一般。
杨昱也不再言语,该说的他已经说了。
他知道,李隆基只是需要有人给予他一些支持、一些肯定----当然,还得有个看似客观的视角来进行包装。
年迈的帝王对于自己的那点儿野心愈发的有心无力,就更沉醉于曾经的功业之中,听不得批评,像是一种受伤的老猫,只能顺毛捋,谁敢逆毛薅它,谁就要倒霉......
任用听话的李林甫为相是如此----那是大唐宗室对他这位族长顺从的象征;任用那胡儿安禄山为将亦是如此----那是草原诸部、西域诸国对他这天可汗尊敬的象征。
甚至于宠幸自家姐姐也是如此,老夫少妻却能恩爱依旧,更显得他这老头子宝刀未老,神采不减当年。
明明是大唐建国以来威望最高、在朝中最一言九鼎的帝王,可如今的他他却也是最脆弱的那个帝王。他自家不能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就越来越需要外部的支持,但又放不下他的面子。
杨昱这些臣子们想要在他手底下混出头,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其一是给足他面子,其二就是能帮他做事。
沉默许久,李隆基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照你这么说,此物虽非必胜之法宝,却也是破局之关键?”
“回陛下,”杨昱拱手,“是利器,而非神物。利器能否建功,终究要看执刃之人如何运用。王节度使乃当世名将,郭将军亦是沉稳善战,有他二人在,辅以此新锐利器,臣以为......此次石堡城之役,雪耻有望。”
他没有把话说满,但“雪耻有望”四个字,却精准地戳中了李隆基内心深处最在意的东西。
石堡城,不仅仅是军事要地,更是他这位“天可汗”心头的一道疤,是帝国威望受损的象征。
李隆基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暮色更深,宫灯已次第点亮。他的眼神悠远,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片他曾立志要纳入版图的高原,那座让他耿耿于怀多年的堡垒。
“雪耻有望......”他低声重复了一遍,随即收回目光,看向杨昱,眼神已恢复了帝王的清明与决断。
“朕知道了。”他摆了摆手,语气平淡,“下个月我军就会开拔前往陇右,到时候你也跟着去,不许推辞。”
杨昱稍稍愣了一下,随即躬身领命:“臣定不负使命。”
“退下吧,你这段时间可以去找棣王坐坐,他前两日已经回到长安了。还有,记住今日之言,朕不希望你再惹祸,日后不可如此莽撞。”
“臣,谨记。”杨昱深深一揖,不再多言,退出了南熏殿。
当他踏出殿门,秋夜微凉的空气涌入肺腑,他才发觉自己的后背竟已沁出了一层薄汗。
与帝王奏对,尤其是与李隆基这样精明且心绪难测的帝王奏对,无异于在悬崖边走钢丝。
殿内,李隆基沉默良久,忽然对阴影中的高力士道:“力士,你觉得这小子......方才所言,有几分真,几分假?”
高力士上前一步,躬身道:“圣人,老奴以为,杨长史所言......句句在理,并未虚言夸耀。此子......心思缜密,见识不凡,虽年少,却已有栋梁之材,假以时日必成大唐重臣。”
李隆基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指尖在御案上画着无形的轨迹,喃喃自语:“栋梁之材......重臣......”
李隆基重复着高力士的话,嘴角扯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杨昱走在兴庆宫漫长的宫道上,秋夜的凉风一吹,方才在殿中强自镇定的心神才彻底松懈下来,随之涌上的便是对李隆基最后那道命令的细细琢磨。
“让我随军去陇右…………”杨昱摩挲着下巴,眉头微蹙,“真是单纯因为火药是我参与弄出来的,需要我去现场指导,确保这东西能派上用场?”
他很快否定了这个过于简单的想法。
李隆基是何等人物,若只是技术顾问,李仙宗派几个得力弟子跟随,效果也是一样的,没必要非得点名他这个贵妃的弟弟、刚刚还在长安搅动风云的外戚。
所以这个调动多半还是因为他的身份和作为,仔细想想,大概可以说是......调虎离山?又或许是一种保护?
他今日煽动民意的举动,看似过关,实则已深深触犯了帝王忌讳,更将李林甫得罪死了。
留在长安,他就是风暴中心,无论李林甫后续如何反扑,或是他自己再“惹是生非”,都会让李隆基为难----杨昱看得出来,自家姐夫实在不想动自己。
若是自己这个小舅子出了事情,李隆基却不管不顾的话,既会使人猜想杨家是否不再得宠,又可能引起其他势力对他家原本占据的生态位的觊觎。
这位圣人可不想就这么打破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平衡,他面对那些新的变化实在是有心无力了,所以李林甫也好,安禄山也罢,又或是什么杨昱杨国忠郭子仪李泌......这些最最重要的棋子能不动就不动。
其他那些伤不到各方根本的边角料,比如什么韦坚,什么杜有邻......爱怎么样怎么样。
将他扔到陇右军中,一来让他远离长安这是非之地,避免与李林甫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影响朝局稳定。与此同时,杨国忠此刻风头正盛,把自己抽出去也算是削一削杨御史的威风。
二来,也是让他去军中镀层金,若是火药真立下大功,他自然也能分润军功,将来提拔重用也更名正言顺。
至于第三......或许也有借军旅之苦磨磨他这“不安分”性子的意思。
此外......十月动兵,时近冬日,又是去那高原苦寒之地......也真亏自家姐夫能做出这么抽象的决定。一旦到了冬日,唐军必将难以维持战力,不得不败退下来,因此此战必须速战速决。
若真能顶着如此大的劣势打赢,似乎也更能凸显出做出这决断的那位圣人的圣明。
而且转念一想,吐蕃人应该也不会想到唐人会在这个时间点上出兵,一是时机,二是火药,打他们个出其不意,倒也合理。
“这位姐夫皇帝,心思还真是弯弯绕绕。”杨昱摇了摇头,不过对于去前线,他倒并不排斥。见识一下冷兵器时代的宏大战争场面,亲自验证火药的实战效果,这本身就很吸引他。
说起来,既然皇帝让他去找棣王李琰,他此时又左右无视,那不如便顺路去一趟。圣心难测,但圣意必须遵从,尤其是在这种敏感时刻。
至于陈妙......唉,多让这丫头尝尝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也好,过段时间要分别的更久了,就当是让她提前习惯一下吧。
自家也是为她好。
所以杨昱既没有回杨府,也没有去清虚观,而是径直便去了棣王府。
府邸门房听闻是长安的大名人杨昱杨长史求见,也不敢怠慢,立刻进去通传。
不多时,便有人引他入内。
然而,当他在王府仆役的引领下走进花厅时,却发现厅内并非只有棣王李琰一人。
另一名身着华服、气质略显阴郁的青年男子正与李琰对坐饮酒。
杨昱目光扫过那华服青年的脸,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那位青年不是别人,却是寿王李琩。
他名义上的......前任姐夫。
场面一时间有些凝滞。
李琰见到杨昱,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正要招呼,却见杨昱神色有异,又瞥了一眼身旁的李琩,顿时也明白过来,笑容不免带上了一丝尴尬。
都说不请自来是恶客,这杨长史不仅是不请自来,还来的确实不太是时候,这回可算是名副其实的恶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88384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