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准备
“小安啊,这次去陇右,我打算再把你带上,你觉得怎么样?”
杨昱睡前专门把安元光拉到了房里来,他觉得自己也是时候该养一养自己的一套班底了,而座下头号大马仔的位置,他打算让安元光来坐。
“郎君......我愿意的。”小安听闻此言愣了愣,随即受宠若惊地表示答应,“我在长安早就呆不住了,只要郎君有需要,我随时都可以为郎君喝汤吐火!”
“什么喝汤吐火......那叫赴汤蹈火,福伯最近怎么教你的汉话?”杨昱挠挠额头,对安元光的这汉语水平表示了十分的质疑。
安元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他那头卷曲的黑发,眼睛里带着些窘迫和执拗:“是,是赴汤蹈火......福伯教过的,就是......就是有时候一着急,就记混了。但意思是一样的,郎君!”
小安倒不是真的对杨家、对杨昱有多忠诚,只不过是被俘虏回长安之后人生地不熟的,感觉太过疏离,所以才想着要回西边透透气。
杨家对他好归对他好,但他在部落里待了那么些年,从小到大,他对那部落的归属感也并没有多强,要求他个把月就彻底对杨家归心,未免太过无稽。
当然了,该表的忠心是必须要表的。
“我这条命是您施舍的,您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别说赴汤蹈火了,就是......就是上刀山,下煎锅......”他似乎在想还有什么更厉害的词,憋得脸都有些红了。
杨昱看着他这认真又有些笨拙的模样,不由得失笑。他也知道这小子是在长安憋闷坏了,倒也不戳穿他。
有些话哪怕再假,真要是说多了,他自己也会信的。后世练兵很多时候要求背诵些纪律口号,就是为了让大头兵们把这些本身可能都不甚理解的内容刻到脑子里。
背多了,就算不认同也会下意识照做。
他拍了拍安元光的肩膀:“行了行了,知道你的心意了。没那么严重,不用你上刀山下煎锅,就是跟着我去军中历练历练。陇右那破地方气候苦寒,不比长安安宁,而且可能要真刀真枪跟吐蕃人干仗,怕不怕?”
“不怕!”安元光挺起胸膛,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在马背上驰骋的部落少年,“我们部落的男人,从小就是在马刀下、在箭雨里长大的!我不怕打仗,我能保护您!”
“你能保护我?”杨昱挑眉,语气有些古怪,“小安,你在好好想想你是怎么被我擒住的?”
杨昱这么一提醒,安元光才想起初见杨昱时的那一幕----那少年仿佛杀神一般一人一枪直接杀进了他们这些马匪之中,毫无惧意。
没出一炷香的功夫,除了他之外的其他部众就已经死的死伤的伤了,只有他年岁尚小所以被留了一命。
“我......我尽量不拖郎君后腿就是。”安元光挠挠头,自家这郎君还真不太需要他保护。
“嗯…………有这份心就好。不过军中讲究纪律,不比你在部落时自由散漫,一切要听号令行事,这点你能做到吗?”
“能!”安元光用力点头,“郎君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福伯说了,在汉地最看重这所谓纲常礼教长幼尊卑,听话守规矩最重要,想来军中也是如此。”
“嗯......这么说倒也没错吧,也算福伯没白教你。”杨昱点点头。
他沉吟片刻,继续道:“此去陇右,你便跟在我身边做个亲随。除了护卫之责,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交予你。”
安元光立刻挺直了腰板,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专注:“郎君请吩咐!”
“其一,”杨昱伸出一根手指,“火药之事,你已见过其威力。所以到了军中,相关的运输、保管乃至部分演示操练,你都要尽快熟悉起来,到时候才能替我分忧。此事关乎军机,务必谨慎,不得有丝毫泄露。”
“明白!”安元光重重点头,他在鄯州时就已经知晓火药之威了,深知此物的厉害。
“其二,”杨昱伸出第二根手指,“你本出身西北,精通骑射,又熟悉西北地理风情,所以我需要你发挥所长,必要时,可能还需要你去当斥候探查敌情之类。”
安元光又是用力拍了拍胸脯:“这个我在行!郎君放心,草原、沙漠、山沟沟,我都熟!吐蕃话也会几句的!”
“其三,”杨昱看着他,语气放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期许,“多看,多学,少言。军中规矩多,人际关系也复杂,你初来乍到,多看别人如何行事,多学汉家军伍的规矩章法,不该说的话,一句也别说。若有不懂的,随时来问我,或是请教马大哥他们,莫要自作主张。”
安元光将杨昱的话一字一句牢牢记在心里,他努力板起脸,但到底还是个十多岁的少年,这幅姿态看起来就很是滑稽。
“郎君说的,我都记住了!多看,多学,少言!我一定不给您丢脸!”他顿了顿,似乎觉得光说不够,又抱拳行礼,朝着杨昱深深一揖,只是动作依旧有些僵硬古怪。
杨昱看着觉得好笑,但又觉得不能打击少年人的一腔热血,所以面上就只是点了点头,也用严肃的语气回道:“记住就好。回去早些休息吧,过几日便要动身,养足精神。”
“是!郎君也早些安歇!”安元光响亮地应了一声,这才转身,几乎是同手同脚地退出了房间,轻轻带上了房门。
听着门外那略显凌乱却轻快远去的脚步声,杨昱摇了摇头,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一抹笑意。
这小子,虽说心思还不够缜密,行事也略显毛躁,但本身算是一块良才美玉,给自己捡回来了,自然要好好打磨一番,日后未必不能成为一员得力干将。
自家若是能养出一个名将来......啧啧啧,到时候史书上哥们的评价得高到什么地方去啊!
他跟李隆基一样,也是养成游戏爱好者。
走到窗边,杨昱推开支摘窗,深秋的夜风带着寒意涌入,吹散了些许屋内的暖意。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杨昱的心绪也飘向了遥远的陇右。
石堡城......吐蕃......
不同于之前押送军械的小打小闹,这一次,他将亲身参与到一场关乎国运、注定惨烈的大战之中。
即便拥有刀枪不入的体质,面对千军万马的冲杀,面对战场上的流矢飞石,他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以前看电影时不都说金钟罩铁布衫啥的有什么......罩门之类的弱点吗,万一哪来一支什么暗箭就把自家给放倒了呢?
更关键的是,自家是刀枪不入了,大唐的其他将士可不是刀枪不入的。他这次出征多少也算个小军官,肯定会带一些自己的兵,介时可就不再只为自己的安全负责了。
怎么保证自家的队伍能全须全尾地去,全须全尾地回来呢?杨昱很是头疼。
要是决策失误害死了自己手下的士兵怎么办?要是关键时刻犯蠢葬送优势怎么办?要是优柔寡断错失战机怎么办?
他长这么大,甚至于说两辈子加起来都没经历过什么生离死别,也没担过什么大项目、大责任,都是自己干自己的,之前押送军械时有什么事情也是自己上去打杀。
但到了更大的战场上,真的还能如先前的那些小打小闹般护住其他人周全不让他们受伤吗?
杨昱没有这个自信。
他觉得肩头上的责任莫名其妙地就重了。
此战,除了物质准备之外,他还需要做很多很多的心理准备才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8391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