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华夏守护者形象。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华夏守护者形象。


“秦法严苛,徭役繁重,这是事实。长平之战坑杀赵卒四十万,虽然是为了取胜,但手段过于酷烈,在各国尤其是赵地留下了极深的心理创伤和仇恨。统一过程中,战争造成的破坏和死亡,也是实实在在的。”

“统一后,修长城、建阿房、筑陵寝、戍五岭,动用的民力惊人,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这些行为,都给六国遗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你们要讲‘统一带来和平与秩序’,但很多人切身感受到的可能是‘统一带来了更沉重的压迫’。这是你们宣传中最大的悖论和难点,很难绕开。”

牢房里一片寂静,只有赵天成平静的声音在回荡。

扶苏和章邯之前的兴奋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压力。

赵天成毫不留情地揭开了大秦辉煌武功下的伤疤和软肋。

“所以,”赵天成总结道,“你们不能简单地喊‘我们统一了天下,你们要感恩’,那样只会激起反效果。你们必须采取更聪明、更复杂的叙事策略。”

“策略的核心之一,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降低对手,抬高自己,或者说,把大家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具体怎么做?”扶苏急切地问,他现在完全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

“首先,针对‘出身’和‘法理’问题。不要回避秦非姬姓宗亲的事实,但要强调一点:所有诸侯,包括秦,最初的政治权力来源,都是周天子的分封!无论你是周武王的弟弟,如晋、功臣,如齐、还是后来因为功绩被提拔的如秦,在法理上,你们都是周天子册封的诸侯!这一点上,大家都是‘臣’,没有谁是天生就该高贵的。”

“周王室衰微后,诸侯们都不再尊奉周天子,纷纷僭越称王,互相征伐,本质上都是背叛了最初的君臣之义,都是导致天下分裂动荡的‘乱臣贼子’。在这个层面上,所有诸侯,包括六国和秦国,在‘不尊周室’这一点上,道德地位是平等的!谁也别看不起谁!”

“而大秦最终扫平这些不尊号令、相互攻伐的割据势力,重建统一,从某种意义上看,甚至是替周王室或者说替‘天下共主’这个理念清理了门户,终结了乱局。这样就在法理上,将秦的统一行动,与周初的分封秩序间接地联系了起来,赋予了其一定的延续性和正当性。”

扶苏眼中重新亮起光芒:“先生的意思是,将周室作为所有诸侯权力的共同来源,强调诸侯后期的背叛,从而淡化秦自身出身相对较低的问题,并将秦的统一置于‘拨乱反正’的位置上?”

“没错。”赵天成点头,“但这还不够。还需要对周朝的历史做一个总结性的书写和定性。”

“如何书写?”章邯追问。

“要牢牢抓住‘评价权’。”赵天成道。

“只有最终的胜利者,才有资格对前朝的历史进行总结和定性。这就像……只有亲儿子,才有资格全面评价自己的父亲,外人说的不算。现在,周朝这个‘父亲’已经没了,天下诸侯都是他分封出去的‘儿子’。但现在,其他的‘儿子’都被打败了,只剩下大秦这个最强的‘儿子’还站着。”

“那么,由大秦来对‘父亲’周朝的一生功过进行总结,来裁定周朝与其他诸侯之间的恩怨是非,就是顺理成章、拥有最高权威的。因为大秦现在是唯一的、最终的继承者和裁决者。”

“在这个总结里,你们要客观评价周朝的功与过。功: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开创了数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框架。过:后期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导致天下分裂,战乱不休。最终的结论是:周德已衰,天命转移。其分封制后期已证明无法维持天下的和平与统一,反而成为战乱的根源。”

“这样,既承认了周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迎合了六国遗民对周文化的认同,又指出了其制度的最终失败和必然被取代的命运,为秦废分封、行郡县提供了历史依据。通过这个总结,大秦就将自己定位为周朝事业的批判性继承者和革新者,而不是毫无关系的野蛮破坏者。”

扶苏和章邯听得连连点头,这确实是一个极高明的视角。

“那么,具体到周朝和秦朝自身的历史,哪些可以利用,哪些需要淡化甚至修改呢?”赵天成沉吟了一下。

“关于周朝的历史,可以利用的点:其一,强调周初分封的‘功臣’性质。不仅分封宗室,也分封了像姜子牙这样的功臣,说明周王室看重功绩。这可以类比秦因功授爵的制度,找到一丝联系。其二,宣扬周文化中的‘大一统’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虽然周是分封制下的‘天下共主’,但这种观念本身是支持统一的。其三,歌颂周朝早期的盛世,如‘成康之治’,描绘一种和平、有序、繁荣的社会图景,然后将秦的统一描绘为‘恢复’这种盛世景象的努力,而不是开创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秩序。”

“需要淡化的点:主要是周朝后期王室狼狈不堪、被诸侯欺凌的具体事例,如周郑交质、楚王问鼎等,过多描述会削弱周室的权威感,间接影响秦这个‘裁决者’的威严。只需笼统说‘王室衰微’即可。”

“关于秦朝自身的历史,可以利用的点:其一,强调秦人艰苦创业的历史。从为周室养马,到与戎狄血战获得立足之地,再到历代君主奋发图强,塑造一个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形象。这可以激发认同感,尤其是老秦人的自豪感。”

“其二,大肆宣扬商鞅变法带来的‘法治’‘公平’,将其描绘成打破贵族世袭、给普通人上升通道的先进制度,虽然实际情况复杂,但宣传可以突出这一点。”

“其三,突出秦统一过程中的‘不得已’。例如,长平之战可以描绘成赵军先挑衅、秦军为求生存不得不进行的决战,坑杀降卒则可以淡化处理,强调战争的残酷和无奈,而非秦军的残暴,这点很难,但要尝试引导。”

“其四,重点宣传统一带来的具体好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开辟灵渠等,强调这些措施对经济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是‘惠及天下’的德政。”

“需要淡化甚至修改的点:其一,早期历史上与戎狄过密的关系,避免强调‘戎狄’色彩,多强调‘保西垂’‘拒戎狄’的华夏守护者形象。”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9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