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此番未能亲听其详述!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此番未能亲听其详述!


“其二,统治中过于严酷、不近人情的具体案例。例如,某些严刑峻法的极端例子,某些徭役中民夫死伤惨重的具体数据,在官方宣传中要尽量避免提及。如果无法避免,则要强调其‘必要性’,如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保护中原和‘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虽然事实未必如此。”

“其三,皇室内部的一些丑闻或争议,如宣太后与义渠王的关系、穰侯专权、范雎与白起的恩怨等,这些内部矛盾不宜宣扬。”

“其四,过度求仙问道、耗费民力的事情,如果可能,也应尽量淡化。”

赵天成说了很长一段,停下来喝了口水。

“总之,宣传的核心原则是:扬长避短,重塑记忆。将秦的崛起描绘成一部顺应天命、自强不息、革除积弊、救民于水火的奋斗史。将六国时代描绘成一个分裂动荡、贵族骄奢、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代。”

“将秦的统一描绘成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是光明战胜黑暗,秩序战胜混乱,进步战胜落后。”

“所有的历史叙述,都要服务于‘天下归一’‘华夏一体’这个核心主题。要不断告诉所有人,无论是原来的秦人、齐人、楚人,现在都是‘秦人’,都是‘华夏子民’,我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根源,现在共同生活在一个强大的、统一的、能保护我们、带给我们更好生活的国家里。过去的恩怨应该放下,未来的繁荣需要我们一起建设。”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通过教育、文书、石刻、舆论等各种渠道进行灌输。可能会遇到抵抗和质疑,但必须坚持做下去。一旦这种新的‘国家认同’和‘历史记忆’被大多数人接受,那么大秦的统治才能真正稳固,才能谈得上万世一系。”

扶苏和章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赵天成的话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一个超越了军事征服和法律强制,深入到思想和文化层面进行统治的宏大蓝图。

他们意识到,这或许比打造一支无敌的军队、制定一套严密的律法更为复杂和深远。

赵天成的阐述,层层剖析,将大秦面临的意识形态困境和破解之道清晰地呈现出来,其价值无可估量。

扶苏将赵天成的话刻在了竹简上,力求不漏掉每一个字!

章台宫。

数卷精心编联的竹简静静置于御案之上,在宫灯映照下泛着微光。

殿内寂静,嬴政的目光沉沉落在简上,刚刚,他已逐字阅毕扶苏通过特殊渠道紧急呈入宫中的密简。

那上面尽可能详尽地记录了赵天成关于“国家认同感”与“重塑历史叙事”的长篇论述。

嬴政端坐如磐石,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唯有搭在冰冷青铜镇纸上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震动,那手指已许久未曾移动分毫。

李斯和蒙毅垂首立于下方,默然无声。

他们被陛下紧急召来,只知与长公子从阳狱传来的新讯息有关,却万万没想到,等待他们的竟是如此石破天惊、完全超乎想象的内容。

时间仿佛凝滞。

终于,嬴政的手指极缓地敲击了一下镇纸,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脆响。

他抬眼,目光先扫过案上竹简,继而锐利地射向下方的李斯和蒙毅。

“此中所言……皆是那赵天成所述?”嬴政的声音低沉平稳,听不出情绪,但那份刻意压制的平静,反而让熟悉他的李斯感到其下汹涌的暗流。

这篇竹简的内容对他的冲击太大了。

“回陛下,”李斯躬身,“臣虽未亲闻,然观长公子所录,言辞风格、思虑之深诡,确系赵先生一脉。且长公子素来严谨,笔录应无虚妄。”

嬴政的目光缓缓移向李斯和蒙毅:“二卿,阅后以为如何?”

李斯猛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刚从深水中挣扎而出。

他的脸色微白,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他掌律法、主导意识形态,自认对掌控人心、引导舆论已有极深见解。

但竹简上所载赵天成之言,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这已远超“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更超越了“焚书”以统一思想的粗暴手段!

这是一套系统的、深谋远虑的、直指人心最深处的统治术!

它非为堵嘴,意在重塑人心!

非为压制记忆,旨在系统地篡改和重构记忆!

“陛下!”李斯的声音带上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他极力维持着丞相的镇定,但内心的巨大震撼难以全然平复。

“臣……臣以为,赵先生此论……骇人听闻,然……然直指根本,其深远处,远超‘纸’之利,甚至远超‘金融’之险!此乃……此乃定鼎天下、收服六国人心之无上妙法,亦是至险之刃!”

他略顿,努力梳理着震荡的思绪:“其言‘国家认同感’,道出了臣等以往虽模糊感知、却始终无法清晰言明之要害。武力可征服土地,律法可约束行为,然真正能令万民归心、使江山永固者,确为此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之‘认同’!其提出‘讲故事’、‘形成对比’、‘降低对手,抬高自己’、‘重塑记忆’诸策,看似简单,实则精妙绝伦!若操作得当,确可潜移默化,使六国遗民渐忘故国,而认同大秦!”

李斯越说越快,思维渐晰,震撼却愈深。

“尤其是其关于周朝历史、秦自身历史之剖析与利用策略,其对诸国弱点、我大秦短板之洞察……臣……臣自诩通晓律法吏治,于此等宏大叙事之构建、于人心微妙之处拿捏,实不及此人万一!此人所思所想,已非治术,近乎……近乎道!”

蒙毅在一旁,同样是心神剧震,难以自持。

作为将领,他更惯于战场交锋和军令如山。

竹简上的文字,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一扇名为“人心战场”的大门。

他骤然惊觉,最大的敌人或非匈奴铁骑,亦非六国遗贵,而是天下百姓心中那道无形的隔阂与疏离。

“陛下,”蒙毅声调洪亮,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臣虽一介武夫,亦看明白了。赵先生此言,是将天下视为一个更大的战场!以往臣只知攻城略地,如今方知,攻心方为上上之策!若真能如其所言,让天下人皆以为‘秦人’,皆愿为‘大秦’而战,那……那我大秦锐士之后备将无穷无尽,内部将稳如泰山,对外征伐亦将事半功倍!此论之价值,确非千军万马所能及!”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极度懊恼之色。

“只可惜……此番未能亲听其详述!长公子所录,已是惊世骇俗,不知亲耳聆听,又是何等震撼!臣……臣恨不能当时就在那耳房之中!”此言发自肺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9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