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一百八十九章 但后来呢?

第一百八十九章 但后来呢?


“必然会经过筛选、加工,有的被纳入官方叙事,就像《诗经》里的《国风》,有的则流传开来,成为民间共识的一部分。这个采集、筛选、加工、传播的过程,就是最早期的‘舆论管理’和‘文化建构’!小说家,或者说稗官,就是这条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他顿了顿,让这个冲击性的概念沉淀一下,然后举更具体的例子:“再说个你们都知道的人——伊尹!”

“伊尹?”扶苏和李由异口同声,这是商朝开国功臣,贤相的代表。

“对!伊尹的事迹,正史有记载。但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呢?《孟子·万章》里提到伊尹‘以割烹要汤’!什么意思?就是说伊尹是通过当厨师,用烹调之道来比喻治国之道,从而接近商汤,得到重用!这个故事流传多广?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底层逆袭’的励志故事模板?它传递了什么信息?——有才华的人,哪怕出身微贱,也能通过独特的方式遇见明主,成就大业!”

“这种故事对于缓解阶级固化、给底层人才提供希望、塑造商汤不拘一格用人的明君形象,有多大的好处?编这种故事的人,难道不是在做有利于商朝统治的舆论铺垫?这算不算小说家干的活?”

蒙海听得两眼放光:“嘿!这个有意思!要是会做饭也能当大官?”

他虽然是在开玩笑,但确实被这种有趣的故事吸引了。

李由则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伊尹负鼎干汤的故事,他当然知道,但一直将其视为一段历史佳话,从未分析过其作为“叙事”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和政治功能。

如果…如果很多所谓的历史“佳话”,其最初流传和定型都带有某种目的性…那历史本身…

赵天成不给他细想的机会,继续轰炸:“再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你以为只是哲学家们在吵架?里面充满了叙事斗争!各家都要用自己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攻击对手!”

“儒家祖师爷孔子,删订《春秋》,‘一字褒贬’,这本身就是最极致的叙事控制!但他也讲故事啊!《论语》里多少寓言和小故事?‘苛政猛于虎’是不是故事?通过一个妇人宁愿待在虎患之地也不愿去承受苛政的悲惨故事,来抨击暴政,传播仁政思想!这效果比直接说‘你们不要收太重税’是不是强百倍?”

“墨子‘非攻’,他怎么宣传?他讲‘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故事,讽刺上行下效的危害;他组织弟子们到处宣讲宋国守城的故事,来展示‘非攻’实际上是积极防御。墨家弟子团队纪律严明,执行力强,他们传播故事的能力绝对是一流的!这算不算舆论战?”

“庄子,更是编故事的高手!《逍遥游》里的鲲鹏,《秋水》里的河伯海若,《庖丁解牛》,《佝偻承蜩》…他用无数奇诡瑰丽的寓言故事来阐述他的道家思想,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远超干巴巴的哲学论述。没有这些故事,庄子思想还能那么深入人心吗?”

“还有孟子,他用‘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齐人有一妻一妾’这种生动幽默的故事来论辩,效果拔群!这些故事迅速成为成语,融入文化血液,持续不断地影响着后世人的思维。这就是故事的力量!这就是小说家的力量!”

赵天成越说越快,例子信手拈来。

“再看纵横家!苏秦张仪之流,他们游说诸侯,靠的是什么?仅仅是分析利害?不!他们极其善于讲故事、造舆论、编预言!张仪欺楚,肯定要编织一套‘秦强楚弱,联秦得利,抗秦遭殃’的叙事故事。苏秦合纵,必然要描绘一幅‘六国同心,则秦兵不敢出函谷’的美好蓝图,以及‘否则将被秦国各个击破’的恐怖前景。他们需要收集各国的情报、民谣、传说,加以利用,甚至制造谣言来影响君主决策和民意动向!他们干的很多事,就是高级别的、带有极强目的性的‘小说家’工作!只不过他们的平台更高,直接面对君王而已!”

扶苏听得如痴如醉,又冷汗涔涔。

他接受的教育让他熟悉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但赵天成却从一个全新的“叙事斗争”和“舆论操控”的角度将其串联起来,让他看到了百家争鸣背后那场看不见的、用故事和话语进行的惨烈厮杀。

原来思想领域的交锋,是如此生动和…“狡猾”?

李由的震撼更大。

法家也讲故事,比如“徙木立信”,但这更像是作为一个成功案例来宣传。

他从未意识到,其他学派竟然如此系统地运用“故事”作为武器。

而陛下“焚书坑儒”,试图用行政手段消灭异端思想,是否正是因为潜意识里感受到了这种“故事力量”的威胁,却又无法有效掌控和运用它,只能选择最简单的物理消灭?

这难道不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赵天成看着两人变幻莫测的脸色,知道他们已经初步入巷,决定再下猛药,举一个更直接、更接近秦国的例子。

“说点更近的,你们秦国自己的事!”

李由和扶苏都点头。

“秦穆公‘失其骏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穆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闻穆公为晋所围,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赵天成复述了这个著名的故事,然后问道:“这个故事,你们不觉得太完美了吗?三百人正好吃了马肉,穆公正好宽宏大量,后来打仗正好被这三百人救了。它的真实性有多高?难道没有可能是后世秦国的史官或者小说家为了塑造穆公的仁德形象和‘好人有好报’的价值观,而加工创作出来的吗?这个故事流传开来,对于塑造秦国君主并非只会严刑峻法的形象,对于收买人心,有没有好处?编这个故事的人,是不是在帮秦国搞宣传?”

扶苏彻底愣住了。

这个故事他耳熟能详,一直是作为穆公仁德的典范来传颂的。

他从未怀疑过其真实性,更没想过这可能是“宣传”。

赵天成冷笑一声:“还没完呢!再看秦始皇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他即位初期,嫪毐作乱,攻打蕲年宫。史载秦始皇‘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但后来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9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